廟下古村

廟下古村

廟下古村位於湖南省桂陽縣洋市鎮東部,東臨東成村,南與瓦僚村付家自然村及泉塘村接壤,西與春養村為鄰,北與永興縣洋塘鄉景星村曹家墟自然村交界。縣3535線穿村而過。距洋市鎮7公里,距東成墟市場1公里。因村南上首有一寺廟而得名廟下。始建於北宋祥符年間,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廟下古村境內保存比較好的明清古民居270多棟。這是個千年古村,廟下古村,古色古香、古民居錯落有致,村中古井、涼亭、祠堂布局精心,與古建築群完美融合,具有鮮明的湘南民居特色和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

地理環境

廟下古村位於湖南省桂陽縣洋市鎮東部,東臨東成村,南與瓦僚村付家自然村及泉塘村接壤,西與春養村為鄰,北與永興縣洋塘鄉景星村曹家墟自然村交界。縣3535線穿村而過。距洋市鎮7公里,距東成墟市場1公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日照時數1705.4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385.2毫米。年極端高溫南北山區30—35℃,中部丘崗山地為35/u40℃;年極端低溫山區-8至12℃,丘崗山地-3至—8℃,其中1998和1999年年平均氣溫均超過18.O℃,1998年7月中旬連續38天日最高氣溫≥35.O℃,日平均氣溫≥30.0℃;冬季偏暖,雨雪甚少。

村莊概況

廟下古村以丘陵為主,國土面積3.5平方公里。有水田936畝,旱土569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248萬元,人均收入5628元,以種植水稻和烤菸為主。近三年全村烤菸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畝以上。林地5000餘畝,現有油茶1000畝,桉樹近2000畝。農家書屋1家,藏書2000冊,遠程教室1間,配有電視機、DVD、電腦各1台,圖書管理工作曾獲省嘉獎。村衛生室1所,衛生員1人,酒樓1座,位於東成墟。村電站1座,年發電量 千瓦時。新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5%,新型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與900人。享受低保、五保待遇合計65人,社會保障體系初見成效。村內古民居聞名遐邇,古色古香、古民居錯落有致,村中古井、涼亭、祠堂布局精心,以三大古祠為代表的古建築氣勢宏大。涼上鐘樓矗立,村旁古柏蒼翠,後龍繁茂,名木眾多。與古建築群完美融合,具有鮮明的湘南民居特色和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

古村文化

廟下古村有一個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鄉村業餘湘劇團,演員全部是村裡的雷氏族人。劇團現有28人,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24歲。閒下來時,他們會在祠堂戲台唱上幾齣,娛樂鄉鄰。

湘劇源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2006年,湘劇被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村的雷氏宗祠有400多年滄桑,不知有多少代村人在這裡唱過戲。村裡的人大多是業餘演員,從小就聽戲,只要一教會,就能上台唱上幾句。有時在農田裡忙,洗腳上岸就可以唱戲。

近年來,該縣十分重視豐富基層民眾業餘文化生活,廟下古村被列為中國保護傳統村落,村裡的文化旅遊成為一張名片。當地文化部門撥款給劇團新添置服飾、道具等,新排了《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等10餘台傳統大型劇目,還代表桂陽縣出去巡演。湘劇習俗的繼承和發揚,讓古村這個戲窩子重新煥發生命力。雖然條件簡陋,但各個演出人物的造型還是很重要。

儘管日月更替,但咿呀咿呀的唱腔依然在廟下村縈繞,從來不曾因為現代文明的衝擊而消沉。也許,沒有什麼能改變這份獨特的執著與痴迷,因為老一輩給後人的這份傳統浸染,根深蒂固,深入骨髓。唱戲,在廟下村,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