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廊坊酒廠是在接收這三個酒廠基礎上建立而成的。一九四九年一月,縣委派姜澤、劉明禮等人將私人燒鍋“慶升泉”和“聚盛源”接管過來,摘下私人燒鍋的牌子,掛上了“匯泉涌”國營酒廠的牌子,廠址設在現廊坊影院。同年,沒收了大地主“侯三”的“天順涌”造酒廠。一九五一年經縣財政局、縣計委、縣辦公室批准,把現迎春路東側劃撥給了酒廠,廠址也從廊坊影院遷到迎春路上來,並定名為“安次縣廊坊制酒廠”。屬天津獨流制酒總廠的一個分廠。當時在武清縣城關鎮還有一個制曲廠屬廊坊酒廠管理,供酒廠制酒用。一九五五年獨流酒廠遷移到天津大直沽,武清制曲厂部分職工併入廊坊酒廠。一九五七年七月更名為“安次縣酒廠”。
品牌及含義
名稱:迎春牌;(2)創立時間:1975年;(3)含義:幾經寒暑,冬去春來,1973年,迎春酒研製成功,他的問世,也向世人證明了我們北方人也是可以生產醬香“茅台酒”的。也許是歷史的機緣巧合吧,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文革之後百廢待興的時期,人們在給這種新問世的醬香起名時,竟然在上百種名字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迎春”。公司發展歷程
廊坊酒廠是在接收這三個酒廠基礎上建立而成的。一九四九年一月,縣委派姜澤、劉明禮等人將私人燒鍋“慶升泉”和“聚盛源”接管過來,摘下私人燒鍋的牌子,掛上了“匯泉涌”國營酒廠的牌子,廠址設在現廊坊影院。同年,沒收了大地主“侯三”的“天順涌”造酒廠。一九五一年經縣財政局、縣計委、縣辦公室批准,把現迎春路東側劃撥給了酒廠,廠址也從廊坊影院遷到迎春路上來,並定名為“安次縣廊坊制酒廠”。屬天津獨流制酒總廠的一個分廠。當時在武清縣城關鎮還有一個制曲廠屬廊坊酒廠管理,供酒廠制酒用。一九五五年獨流酒廠遷移到天津大直沽,武清制曲厂部分職工併入廊坊酒廠。一九五七年七月更名為“安次縣酒廠”。一九五一年三月一日,廊坊制酒廠隸屬華北酒業專賣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一九五二年三月二十六日,隸屬河北省專賣事業公司;一九五四年九月隸屬天津地區工業局;一九五七年七月隸屬安次縣地方工業局。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安次縣人民政府根據河北工業廳(53)工財字第六八六四號通知精神,將河北省人民政府工業廳酒業生產管理局所屬廊坊制酒分廠占有地產及工具等折價移交給廊坊制酒廠,酒廠即轉為政府投資項目列為本廠固定資產。其中占地面積5191.6m2,(折7.8畝),固定資產1.48萬元。到了一九五八年,酒廠的固定資產達到12.2萬元,占地面積15600m2。
文革前(1958年—1966年)在此期間正趕上國家困難時期,糧食非常缺乏,為了克服原料不足問題,一九五八年試製出用高粱桿、蜜棗、薯乾、粉渣、橡籽等代用原料釀製白酒,先後生產了不同原料酒26類。一九六二年在廠長秦占元主持下,周恆剛工程師指導下,搞了薯乾“清蒸混燒一排清”操作法,並獲得成功。中央輕工業部派周恆剛工程師又來廠總結了經驗,召開了全國性的現場會。並印成了文字材料向全國推廣。一九六五年酒廠有了第一個自己的註冊商標——“高峰”牌。
經過全廠上下職工的共同努力,到一九六六年全廠固定資產達到23.9萬元,流動資金7.74萬元,產值40.26萬元,年產量500噸,利潤11.22萬元,利稅25.8萬元,銷售收入74萬元,職工人數達到63人。
十年動亂期間,廊坊酒廠也和全國一樣千瘡百孔,這場動亂使剛剛要上坡的酒廠,又遭受到很大的損失。但是廣大職工發揚了主人翁精神,做了很多艱苦工作。一九七0年在周恆剛工程師指導下,廠長周喜春主持下,試驗總結出“六度管理法”。(“六度”即:粉碎度、糊化度、澱粉度、溫度、酸度、酒度)“六度管理法”是大搞民眾性科研活動的產物。它以大量的對比試驗和數據,總結了白酒生產的傳統工藝,這個工作方法有三個特點:1、是煙臺釀酒操作法的發展,通過試驗和測定,有力的論述了該操作法的合理性。2、理論聯繫實際,以常規化驗方法,把死的數字復成了活的數據,有效的配合了生產,為化驗指導生產做出了範例。3、根據測定結果,大膽假設,提出了新的論點。為如何決定麩曲用量,應該冬季減曲還是夏季減曲等提供了新的線索。為此,輕工業部召開了部分省重點酒廠現場會,並將此印製成了釀酒專業技術書在全國發行。同年,廊坊酒廠使用上了第一台“鍋爐”,它是酒廠工人自己(用多管鍋和108塊鐵板)焊接改造而成的。一九七一年在北京大使館購買了一台原蘇聯產的蒸發量為壹噸的舊鍋爐,從此結束了使用地鍋生產的歷史,使職工勞動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觀。同年為了支援農業生產,酒廠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在周喜春廠長的領導下,在遼寧省金州酒廠的支持下,建成了液體酒精塔、上馬了液態法制酒,研究試製成功了能幫助植物生長的“920刺激素”、“5406”土菌肥(又稱根瘤菌)和能給豬飼料生香的“生香酵母粉”,還種植了醫用靈芝專供北京使用。這些成果受到了農民朋友的歡迎和領導的好評,各區、縣紛紛來廠學習。一九七二年,在廠長周喜春主持下,得到了蘆台酒廠的支持,開始了優質酒的生產研究工作,經過全廠廣大職工的共同努力。於一九七三年試製成功了麩曲醬香型優質白酒,定名為高峰牌迎春酒。結束了廊坊地區沒有優質白酒的歷史。同年,酒廠建成液體酒生產車間。一九七七年,因受“十年動亂”影響酒廠利潤首次出現負數,為-2.14萬元。
進入八十年代,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廊坊酒廠也步入了一個發展高峰。自從迎春酒被評為國家優質酒後,酒廠聲譽大增,迎春酒在市場上很難買到,因生產能力僅為年產150噸,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為了緩和供需矛盾,一九八一年四月份開始技術改造,擴大迎春酒生產能力,一九八二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使迎春生產能力達到年產600噸。一九八三年又完成第二期工程,生產能力擴大到年產1000噸,兩期技改工程僅用了二十多個月,完成總投資312.25萬元(其中自籌資金8.25萬元),土建23400m2,使迎春酒產值由八0年的29.25萬元增加到八五年的195萬元(八0年不變價)利稅由18.40萬元增加到220.95萬元。實現了當年施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一九八五年企業實行了招標承包,為了酒廠的發展和競爭,在迎春酒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的形勢下,一九八五年三月十日由河北省輕工廳以(85)冀輕基字23號文正式批覆,總投資856萬元,土建面積15250m2(此項工程簡稱“856”工程),再擴大迎春酒生產能力1000噸,使迎春酒年生產能力達到2000噸,解決了迎春酒供不應求的矛盾,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在“856”工程中,建成了機械化車間、蓋起了面積為1032.75m2科研大樓、購入了天車和蒸發量為6.5/h蒸汽鍋爐、以及汽車和相應的機械設備,使職工的勞動條件和強度得到了很大改善。
企業概述
酒廠當時整個制酒過程全部是手工操作,沒有機械設備,條件非常簡陋。釀酒主要原料為紅粱。在此期間只能生產散白酒,產品銷售由酒類專賣部門調撥,銷往本地和天津各縣。建國初期至一九五八年,年度之間產量變化較大,一九五三年曾達到1119噸,其它年份在500—800噸之間;利潤一九五五年達到23.7萬元,是這個階段最好的,其它年份在10—15萬元之間;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完成稅金0.1萬元,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八年在6—8萬元之間,最高年份是一九五三年的8.1萬元。迎春酒在一九七七年華北地區奪冠。八十年代酒廠產品主要銷往天津、北京、內蒙、張家口以及河北省各地、市、縣,其中迎春酒在一九八六年銷往香港。年銷售收入達到了1195.09萬元,稅金282.93萬元,利潤106.62萬元,固定資產也達到了562.85萬元,年產量2531.09噸(其中迎春酒1107.08噸),產值2531.09萬元。職工人數達到763名。一九八八年廊坊酒廠固定資產達1300萬元,經省政府批准定為中型二類企業。這個時期是酒廠發展史上的一個巔峰。一九八二年縣政府撥款80萬元,將酒廠生產場地由市內搬遷的到光明西道216號。
一九八八年區經濟委員會劃撥給澱粉廠土地52.93畝。
六、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89----93)
一九八九年,由於廊坊酒廠未能及時適應市場變化,轉變經營觀念,使企業經濟效益出現滑坡。產量下降到1004.75噸,產值下降到171.12萬元,稅金下降到196.73萬元,銷售收入下降到603.47萬元,利潤出現負數為-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