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廈門市天濟醫院(廈門市二輕醫院)創建於1956年,是隸屬於廈門市經發局的一家公辦、醫保定點醫
院,參保人員體檢定點醫院,她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計生技術服務、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級甲等”醫院。1999年被授予“愛嬰醫院”光榮稱號;2001年被列入中國性學會定點醫療單位;2002年被推薦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創建單位;2006-2007年度被市物價局評為“AA價格誠信單位”;2008年被衛生部辦公廳批准為國家社區“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醫院擁有一批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醫療專家隊伍,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進行較高水平的學術研究。醫院始終堅持以提高醫療質量作為立院之本,堅持“質量是生命、醫德是靈魂”的辦院方針,努力解決廣大人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同時也救治了大量的疑難危重病人。
科室設定:急診科、內科(心腦血管、糖尿病、 呼吸道、消化道、內分泌、風濕病等門診)、外科(肛腸、泌尿等門診)、婦產科(婦科、產科、不孕門診)、皮膚病科、口腔科、美容整形科、中醫科、理療室、預防保健科、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社區戒毒)門診、麻醉科、化驗室、B超室、心電圖室、放射科、體檢部(接待各企業團體、家庭、個人健康體檢)、產房、住院部等科室。
醫院歷史
廈門天濟醫院建立於1956年3月,她的前身為廈門手工業勞工保健所,所址設在南橋巷49號,由康濟舟醫師任所長,有醫師2名、護士3名、會計、出納、掛號、清潔工各1名。後來不斷增人擴大,增加設備,日門診量由100人至200人左右。當時手工業聯社所屬大小合作社80個單位。工人看病開支由合作社承擔。1958年初,保健所開辦起小藥廠,配置有三黃素注射液及I號、Ⅱ號胃散、涼膈湯、夏枯草湯等。並為基層工廠、合作社培訓了20多名脫產保健員。他(她)們積極為合作社社員做保健工作,並為保健所與合作社之間搭起聯繫的橋樑。
1958年8月,由於市工業局撤銷,市手工業局併入新成立的市輕工局。市手工業聯社同時撤銷,廈門市手工業勞工保健所由市衛生局接管,並改名為廈門市工廠保健所、黨團支部與市衛生局公費門診合併,行政與業務歸屬市衛生局領導,經濟上仍系獨立核算,自負盈虧。1959年底與輕工業局下屬的後江埭工廠聯合保健所合併、任命王澄泉為保健所長,同時修建後江埭樓房1棟,面積180㎡。這時,增加繩網廠、電池廠、電機廠、火柴廠、製革廠、橡膠廠等契約單位,共有近90個單位,職工萬餘人。合併後醫護人員增加到23人,每日門診量增加到300—400人次。同年增調林振勛中醫等人,在市南橋巷和市後江埭各設有中醫科。為方便工廠職工醫療保健需要,於1961年在後江埭建立簡易病床8張。不久,又成立簡易手術室、開展下腹部手術和小手術業務。病房由李光勵醫師負責,以接收治療內外科病人為主。
1962年6月1日,隨著廈門市手工業管理局、廈門市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的恢復,廈門市工廠保健所移交給市手工業管理局,並改名升格為廈門市手工業聯社醫院,在市南橋巷49號平屋及空地的基礎上投資2萬多元,加蓋二層樓房,增添了醫療設備和儀器,病房由後江埭遷往南橋巷,設床位10張,並增加了化驗與細菌室,開展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等。1963年又增加了許多設備,補充了一部分醫務人員,增設了口腔科、肺科、小兒科等。1965年,輕工衛生所成立,後江埭樓房為了歸還輕工局,並調回一些醫師與護士,醫院成立了黨團支部,醫院有工作人員45人,契約單位90多家,日門診量達500—600人次。
1965年底,為適應醫療事業的發展,開始籌建大同路409號四層大樓,總投資8萬多元,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於1967年竣工。以此同時,醫院由南橋巷遷入新址,舊醫院改成職工宿舍,這時簽訂契約單位102個,日門診量達600—700人次。1968年開設病床30張,並設立中等類型手術室,能開展中小手術。並設定較齊全的科室,其醫療設備和技術力量,已初具相當縣級醫院規模,在民眾中樹立了一定的信譽。
1970年3月,由於極左路線的影響,市軍管會下令,一周之內解散醫院,部分醫務人員調到市第一醫院,其他醫務人員分成5個醫療點工作,行政人員大部分劃到工廠,工作另行安排,部分老職工按退休處理,部分財物、醫療設備及盈餘3萬多元移交主管局,新蓋的樓房由主管局籌建半導體器件三廠。6個月後,於1970年9月,又重新建立手工業局衛生所。主管局撥款5萬元作為經營資金,由鍾阿虹、陳發抖負責,有醫務人員11人。1972年初,醫務人員增加到20人。1975年7月,由局衛生所改為廈門市第二輕工業局醫療所,並重新成立黨支部,增設了矽肺病治療點,開展了職業病的防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977年,半導體三廠的樓房歸醫院使用,並設立病床30張,以收治內科病人為主,日門診量達300—400人。1978年10月,經廈革【1978】212號文批准,改名升格為廈門市二輕局職工醫院。1979年加蓋90㎡的病房,又在市文灶口(廈門市第七塑膠廠邊),改建平房70多平方米,造價7000多元。主管局還撥給兩套房子,開設文灶門診部,給這一帶工廠職工看病帶來了方便。
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集體公益積累的不斷增加,1980年與其他工廠合資興建一棟職工宿舍,醫院分7套,較好改善了職工住房條件,也改善了醫院的環境,為廈門市二輕系統的職工在醫療、保健工作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由於醫療制度的改革,醫院生存艱難,1989年解散。於1991年,由主管局向人事局要求調入轉業軍官、整形外科專家朱文煌來院當院長兼書記,醫院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內加強管理,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提高醫療質量與服務質量,引進高級人才,提高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使醫院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一席之地。醫院除了對內加強管理外,還積極對外合作,1993年與第一醫院進行骨科合作,日門診量達200人次,提高了醫院床位使用率和醫療水平,緩解了第一醫院床位緊張的困難和病人住院難的問題,1996年由二輕局職工醫院更名為廈門二輕醫院。1998年從社會上籌集資金近千萬元,改善了醫院環境與面貌,引進了高級人才,採購了高精尖的醫療設備,提高了醫療水平。還與思明區醫院進行CT、彩超合作;與中山醫院等醫院進行了檢驗、病理、B肝DNA測定、宮頸癌DNA篩選等項目合作。由於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現在醫院已成為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計畫生育技術服務、健康教育“六位一體”的綜合性醫院。1999年醫院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家衛生部聯合授予“愛嬰醫院”光榮稱號;2001年被列入中國性學會定點醫療單位;2002年由廈門二輕醫院更名為廈門天濟醫院,並被推薦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創建單位;2003-2004年度被市物價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價格、計量誠信單位;2004年進入廈門市醫保IC卡定點單位。
醫院榮譽
1999年被授予“愛嬰醫院”光榮稱號
2001年被列入中國性學會定點醫療單位
2002年被推薦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創建單位
2006-2007年度被市物價局評為“AA價格誠信單位”
專家介紹
馮萬閣醫生職稱: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外科
大學畢業後在瀋陽礦務局總院外科工作近40年,曾在多個醫學院大學進修過普外科、泌尿、肛腸和骨科。擅長疝氣、闌尾炎、乳腺、甲狀腺、膽囊、胃、腸、子宮、附屬檔案、泌尿系、前列腺等器官手術;對內痔、外痔、肛瘺、肛裂等肛腸疾病和骨傷科疾病的治療有較深的研究。曾在國家級及省級雜誌發表論文10餘篇。
醫生職稱:執業醫師
所屬科室:肛腸外科
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外科專業,是中國中醫藥學會肛腸學會會員,畢業後在成都市二級甲等醫院從事肛腸科工作,工作期間到成都市肛腸專科醫院進修學習PPH術及傳統療法,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肛腸科常見病,多見病。能因人因病制定診療計畫,對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瘺、肛門息肉、肛門濕疹等治療有較深的研究。
醫生職稱: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眼耳鼻喉科
原廈門市第二醫院眼科、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是福建醫學會會員。63年畢業於福建醫學院,有48年臨床經驗。曾在省立醫院、協和醫院進修眼科、耳鼻喉科及微波手術。能運用中西醫結合和雷射、微波等儀器治療外耳道濕疹、中耳炎、乳竇炎、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咽炎、喉炎、聲帶息肉等疾病;能開展耳鼻喉科各種手術,深受廣大患者喜歡。
醫生職稱:副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婦產科
1966年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福建南平市第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40餘年,能較熟練地診治婦科各種疑難雜症。擅長病理產科(高危妊娠)、婦科腫瘤、不孕症,內分泌失調、性傳播疾病等。開展各種難產手術和大中小婦科手術,有較強的教學和傳幫帶能力。能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積極撰寫學術論文,共有10餘篇論文分別在全國和省級刊物發表及大會交流。
設備介紹
設備名稱:CO2雷射治療機
引進JZ-30大型CO2雷射治療機,在門診醫療中廣泛套用,通過氣化、切割、凝固等方式,對尖銳濕疣、宮頸糜爛、息肉等病進行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
B超診斷儀
引進大型超音波診斷儀,採用最新技術配備高密度的探頭,對胸、腹部、生殖器(婦產科)、泌尿系(泌尿科)等部位進行掃描、探測,經電腦分析處理後發出圖片及文字報告,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治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