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金特區

廈金特區

“廈金特區”這一構想,形成於1965年前。當時,新加坡《南洋商報》記者曹聚仁承擔“密使”,往返於中共中央領導人與蔣介石父子之間。曹聚仁與蔣介石父子密議所形成並報告給大陸的“六項條件”,其中第五項即廈門與金門合併為一個“自由市”。 1956年7月,新加坡《南洋商報》特派記者曹聚仁到北京採訪,受到了絕非記者所能享受到的待遇。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所編的《周恩來年譜》,經由1956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的討論,7月13日、16日和19日,周恩來三次接見曹聚仁,“先後由邵力子、張治中、屈武、陳毅等陪同”。

第二次接見時,周恩來說:“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有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日戰爭的勝利,這都是事實。為什麼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

8月14日,“國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重要信息,便首度由曹聚仁所供職《南洋商報》向外發布出去。回到香港後,曹聚仁立即將他在大陸和中共領導人接觸的詳細情況轉告了台灣方面。

1958年8月23日金門炮戰開始後,兩岸“密使”曹聚仁來京次數就更多了。

據曹聚仁研究專家柳哲在訪問原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淡廬後獲悉,曹聚仁在訪京時,也對中共領導人提出過一個意見,即在金門舉行國共談判。

台中日月潭涵碧樓紀念館說明詞寫道:“民國五十四年(即1965年)七月二十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在涵碧樓,聽取曹密訪北京報告,形成一個與中共關係和平統一中國的談判條款草案,當時稱為‘六項條件’。”

“六項條件”之五,即如今熱議的“兩岸試驗區”雛形:“廈門和金門合併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之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師長由台北徵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

然而,正當此事開展時,大陸發生“文革”,蔣介石也對國共重開談判產生疑慮而改變主意。包括“廈金自由市”在內的“六項條件”終未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