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廈shà
【名】
(廈俗作廈。古通作夏。形聲。從廣,夏聲。廣(yǎn)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見《爾雅·釋詁》。本義:大屋子)
同本義〖mansion;tallbuilding;house〗釋意:
大廈
dàshà 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廈大樓。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廈子(小廂房;小屋);廈處(住所)
門廡;廊屋;披屋〖penthouse〗。如:廈宇(廊子);廈房(旁屋,廂房);廈復(庇蔭);前廊後廈
廈 xià
基本字義
1.〔~門〕地名,在中國福建省。
⒉mansion
詳細字義
〈名〉
⒈(今讀 shà。形聲。從廠,夏聲。廠(hǎn)山厓石穴。(shà)本義:大屋) 廈門的簡稱 [Xiamen(Amoy)]。如:鷹廈鐵路。
⒉另見 shà
形
大〖large〗
廈屋一揆,華屏齊榮。——晉·左思《魏都賦》
又如:廈屋(高大的屋)
另見xià
廈
Xià
名
(今讀shà。形聲。從廠,夏聲。廠(hǎn)山厓石穴。(shà)本義:大屋)廈門的簡稱〖Xiamen(Amoy)〗。如:鷹廈鐵路。
另見shà
康熙字典
《集韻》所嫁切,沙去聲。旁屋也。或作。《韻會》作廈。《監韻》從廠,誤。
(廈)《唐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夏。《說文》屋也。《玉篇》今之門廡也。
又《韻會》通作夏。《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注》今之門廡旁廣而。
又《集韻》大屋。《唐·太宗登三台詩》所欣成大廈。
(廈)
考證:〔《玉篇》門之廡也。〕 謹照原文改今之門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