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中心
康樂國小於2003年6月通過教育評估中心、督導室評估成為“海珠區達標學校”,還是“海珠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它致力於為廣大外來工子女提供了優質的學習環境,曾被《人民日報》讚譽為“城市裡的希望工程”。學校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毽球訓練場等多個體育健身場所。還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用圍牆打造出色彩鮮艷、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宣傳廊,使整個校園充滿書香校園的文化氛圍。
項目背景
據中國科協1992年、1994年和1996年三次全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眾的科學素養水平十年來停滯不前,科學素養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差很大。現實表明,我國學生動手操作能 力和綜合解決問題能力嚴重不足,亟待改善。其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國中國小科學教育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間接經驗的傳授、輕親身體驗的獲得。“做中學”科學教育的提出,不僅基於我們已有的經驗和借鑑國外的先進成果,而且認真審視和分析了我國科學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做中學”科學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倡導的準則是針對這些問題,力圖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克服這些弊端。因此加強科學教育已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緩的一項艱巨任務。
綜觀現階段國外科學教育的研究與改革,強調以親自動手的方式開展科學學習並以此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在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許多教育已開發國家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課程改革方案中,科學探究都被列為課程目標和內容體系的最關鍵和最基本的要素。與“做中學”相類似的科學教育實驗計畫——如美國的“Hands-on”(動手做)和法國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義是“動手和麵團吧”),已分別經歷了十四年和五年的研究摸索,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經驗。
2003年10月,廈門市被確定為“國家‘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廈門實驗區”,該校也列為實驗區的五所國小之一。學校聘請了學校顧問吳岳老師(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原市教科所所長曹驊老師、市教育學校科學學科教研員陳素雲老師以及教科所研究員蘇文木老師等參與了課題的研究。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進行了多次的課題研討,為充分了解課題情況,課題組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的“做中學”相關資料,吳岳老師還與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然室的教研員殷志傑老師以及北京師範大學的劉英健教授取得聯繫,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見附一),同時科研室還抓住了國家“做中學”課題組成員之一,南京師範大學赦京華教授到廈門講學的機會,與其進行了認真、廣泛的交流,為該校“做中學”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目標與任務
該校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的目標是:讓所有在校的學生都有機會親歷探究自然奧秘(知識)的過程,使他們在觀察、提問、構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兒童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為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成長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未來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礎。
“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強調以面向每一個兒童,著眼於未來全民科學素養的提高,以面向全體兒童基本素養的培養為首要原則,關注科學教育的平等機遇和基礎性,“人人參與”是“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的重要標誌。“做中學”科學教育的開展也將為科學課程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基礎教育課程的持續發展。
準則
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應遵循以下準則:
1、面向每一個兒童、尊重兒童間的差異。
鼓勵每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情趣、願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學習。
2、為兒童終身的學習,更為兒童學會生活奠定基礎。
要鼓勵孩子們親自動手操作,尊重事實,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有責任心,善於與人合作;有進取心,樂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孩子們的科學文化素養,為他們未來能適應社會,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礎。
3、教學案例應來源於生活,從周圍取材。
依據國家制定的科學課程標準中關於科學教育的要求,靈活多樣地開發與設計突出本土化並體現地方特色的案例。案例應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要有利於兒童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拓展兒童的視野。
要關注和重視孩子們在生活中感興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並把它們作為科學教育內容的重要來源。應從孩子們身邊選擇易於獲得的和有教育價值的物品,作為他們的操作材料。
4、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發現過程。
“做中學”的核心是讓孩子們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提出問題、猜想預測、動手操作、記錄信息、解釋討論、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發展孩子們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
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為孩子們提供具有多種教育價值的內容和具有適宜結構的材料;
引導孩子們觀察和發現問題,鼓勵他們自己嘗試著動手解決問題;
為孩子們的探索發現鋪路搭橋,促進他們親歷發現過程;
指導孩子們學會使用科學探究記錄本,記錄探究過程和所得出的結論,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
引導孩子們進行討論和交流,發展他們的交流和表達能力。
6、採用激勵性評價。
評價要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激勵,都有成功的體驗,都擁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發展。不僅要注重孩子們探究活動的結果,更要重視探究的過程。要關注孩子們是否在原有水平上獲得了新的知識經驗,更要關注孩子在探究過程中是否積極投入、尊重事實、有獨到的見解、能設法解決問題、能接納同伴的觀點、善於與同伴合作和交流。
7、充分動員社區、家庭和大學生志願者的力量,支持科學教育。
我市現有的科技場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是科學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源。積極獲取這些資源的幫助,為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活動提供場所和設備支持。
動員家長,讓家長也成為孩子們的科學探索與發現的支持者。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時機與孩子分享探究活動的樂趣和科學發現的價值,並發揮各自力量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科學活動,形成家長、兒童、教師間良好的合作與支持關係。
8、通過現代化的網際網路增進國內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為教師、兒童及有關人員提供科學教育信息、活動案例與相關資料,科學家、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為教師、兒童、家長提供線上科學問題和教學方法諮詢,形成資源共享、相互交流的、開放性的網際網路結構。
積極參與國際類似計畫的交流與合作。通過網際網路及時了解和借鑑國外科學教育改革的新進展和新經驗,推進學校的科學教育改革。
方法與對象
實驗採用方法
1、實驗法:
從教育實驗的目的來看“做中學”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探索性實驗。由於實驗不可控性和干擾變數較多,所以採用自然實驗法。要注重研究變數的分析和對實驗反應方式的測量分析。對學生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重在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態度和學習水平的調查了解。
2、調查法:
(1)調查會(座談)
重在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反映學生對教師“做中學”科學教育原則、方法實施的體會、感受和教師在教學進行“做中學”的情況。
(2)訪問(談話、面談)
對象主要是教師、學生家長,側重了解主要人員有關情況。(3)問卷調查
主要對學生、家長,一年一次,設計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問卷題側重在“做
中學”科學教育的實施與結果。
3、經驗總結法教育經驗總結是依據一定價值取向,對某種實踐活動進行研究。重點是“做中學”
研究的典型經驗、心得體會、理性認識的總結,要有代表性、創造性、生動性。
實驗對象
全體在校學生。
具體操作方法
採取科研為主,學校重視、家長和社會共同協作的方式結構。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探索適合該校學生特點的“做中學”教學課例與教學方法,進而推進對學生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改革的實驗。
為了開發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創新潛能,努力尋求“做中學”在科學課的實施,並結合“綜合生活實踐課”、“數學課”等學科課程進行“做中學”的實驗。把自然勞動、科技活動課整合為“科學實踐課”,將游離正規課程之外的科技活動納入課堂,提高學生綜合套用知識的水平和能力。
與少先大隊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相結合,結合“做中學”的研究,開展課外創造性活動。繼續深入“OM”活動、科技節、思維競賽、課題實驗研究(學生)等。
最佳化校園環境,提供學生“做中學”的場所。利用學校的科技長廊、櫥窗、板報、小白鴿電視台等宣傳教育陣地來倡導做中學;利用教室空間,根據各班級各自的特點布置了班級生物角、科技角等,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課題研究,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植物、動物、天文、環保等活動基地。利用科技活動室,添置科技活動儀器設備,購買科技書籍,開展電腦機器人、三小作品、三模作品等設計、製作活動。
與各學科的教學教研工作相結合。定期學習“做中學”理論,注重理論總結,以使下步工作得到有效開展。
落實學校課題科研製度,著力“做中學”課題研究骨幹教師的培養。定期召
開面向市區的“做中學”課題研討活動,積極收集相關的論文、課例、活動方案等,形成具有康樂特色的“做中學”課程資源。
預期結果
第一階段
2004年1月—2004年7月 課題學習探索階段
派員參加廣西“做中學”課題研討學習班。
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或組織機構),組建課題組,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做中學”科學教育工作計畫,明確任務與職責,開始初步實驗探索。
3、制定教師培訓計畫,分別組織師資培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建立穩定的師資培訓隊伍和實驗教師隊伍。
不斷充實項目研究隊伍,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工作,積累實驗經驗。
暫定分層次的實驗要求------“高層次”(詳見附二)
緊密與專家的聯繫,加大訊息的收集。(見附一)
積極利用“做中學”科學教育計畫各級網站,形成資源共享的有效機制。
第二階段
2004年8月—2006年1月 深化實驗階段
1、總結第一階段經驗,組織開展進一步的深化實驗(詳見附二),進一步完善實驗工作計畫和教師培訓計畫,逐步建立研究隊伍和骨幹教師隊伍。
2、積極開發本土化的課程資源,完善案例,產生一批“做中學”科學教育優秀案例和工具包,逐步建立“做中學”科學教育資源中心。
開展項目交流研討活動,形成適合該校的“做中學”科學教育的理論框架和實踐策略。
第三階段
2006年2月—2006年12月 推廣階段
1、對項目進行再深入研究,進一步總結項目實施經驗,歸納出兒童學習科學的規律。
2、繼續擴大實驗範圍,出版、彙編相關項目的有關成果,形成課題的研究報告。
以上是“做中學”科學教育計畫的實施擬劃分的三個階段。
組織形式
成立課題領導小組
顧 問:曹 驊(原廈門市教科所所長)
蘇文木(廈門市教科所科研員)
課題主持:吳 潔
副 主 持:鄭 飈
成 員:林彩霞 沈仲藩 葉雪冰 胡慧玲 粘雪英 賴軍英以及各學科
任課教師。
特邀成員:吳 岳(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
塗 堤(廈門市教育學院科學學科教研員)
陳素雲(廈門市教育學院科學學科教研員)
廈門市康樂國小
2004年4月
相關資料
1、《做中學案例集》
2、《“做中這”科學教育項目工作研討會》------參考資料
3、“動手做”
4、天文
5、實驗
6、美國“做中學”教材-----FOSS
7、加拿大1-8年級科學課程
8、以及大量網上資料
低層次研討
如何進行
首先是“做中學”課題的提出問題。
“動手做”提出:做中學所試點的應該是真正的“做中學”課,而不是一般的科學課。教學中教師不給假設,而是讓孩子們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問題,再根據自己認為能找到的東西設計實驗。教師請同學們把設計畫下來或圖解化,然後準備材料,對照結果。接著進行富有論據的討論,使孩子進入更有邏輯,更為嚴密的思維,也就是說掌握科學的方法。真實逐漸地明朗了,預先的假定被打破了。
這種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的“做中學”我們估且認為是高層次的研究。
相反如果問題是由教師提出再引發學生興趣進行“做中學”,我們則估且認為是低層次的研究。
目前,科學課實踐的應該是這種“低層次”,而“高層次”如何實現、如何填補空白則是該校“做中學”課題當前實驗的重點。
為實現“做中學”“高層次”的要求,學校課題組在今年六月份連續三次的研討之後提出以下針對問題如何提出的“高層次”研究方案:
將問題的如何提出列在課前進行。
具體操作
1、利用《實用趣味實驗圖鑑》的實驗例子引發學生興趣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2、學生“紙上談兵”,教師收集學生感興趣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3、教師組織學生開辯論會、篩選使部分人的想法變成全班人的想法。
4、確定研究內容後轉入第二部分的“做中學”課堂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