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頓-格庭效應(Compton-Getting effect)是指觀察者和輻射或顆粒源由於相對運動所造成的輻射或粒子強度的明顯各向異性。這種效應最早由亞瑟·康普頓和伊萬·格庭於1935年從觀察宇宙射線的強度所建立(1)。格里森和埃克斯福特從這效應的方程提供了完整的推導。
康普頓-格庭效應預言,在不受太陽風,如極高能量射線影晌下,沿地球運動方向的宇宙射線強度應該最高;已經有人計算過;地球在銀河系內的運動速度為200千米每秒,會引起最強和最弱宇宙射線強度之差約為0.1%,這樣小的差別
,用現代的儀器是可以測得出來的。但直到2005年還沒證實宇宙的康普頓-格庭效應。法曼(1970)從羅蘭茲相空間分布函式的不變性推導康普頓-格庭效應的各向異性。
但在地球的高能顆粒區,等離子的數據。康普頓-格庭效應是明顯的。此外,還可利用康普頓-格庭效應分析土星的卡西尼-惠更斯宇宙飛船所返回的能量中性原子數據。
參考文獻
(1)Compton, A.H.;Getting,I.A.(June 1,1935)"An Apparent Effect of Galactic Rotation on the Intensity of Cosmic Rays". Physical Review 47(11);8111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