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茨周期

庫茲涅茨周期亦稱庫茲涅茨循環。由美國經濟學家、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茨·西蒙(Kuznets,Simon)提出而得名。庫茲涅茨通過對19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美國經濟發展的研究,發現許多生產部門尤其是基礎工業部門的經濟成長率,約15到22年呈現有規則的波動,其原因是人口(特別是移民)的波動。

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茲在《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一書中提出。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涅茨提出的一種為期15-25年,平均長度為2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由於該周期主要是以建築業的興旺和衰落這一周期性波動現象為標誌加以劃分的,所以也被稱為“建築周期”。

他認為,現代經濟體系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存在一種持續,不可逆轉的變動,即“長期運動”。他根據對美、英、法、德、比利時等國19世紀初葉到20世紀初期60種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生產量和35種工、農業主要產品的價格變動的時間數列資料,剔除其間短周期和中周期的變動,著重分析了有關數列的長期消長過程,提出了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著長度從15年到20年不等、平均長度為20年的“長波”或“長期消長”的論點。

庫茲涅茲周期典型的是美國大移民時代就是這一周期的體現,主要標誌是兩大因素互相作用推進發展,一個是居民財產購建,二是人口轉移。80年代中前期主要早期集中在農村改革帶來的農業發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鄉居民消費進入到“數量性擴張”,農村住房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資產累積;中後期農民開始了就業變動,“離土不離鄉”的過程,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城市居民進入了家用電器普及化過程,城鄉居民進入以耐用消費品為主導的“追求消費質量”階段,家庭資產中的家用電器累積加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