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是庫爾德游擊隊組織,成立於1979年,其宗旨是通過武力手段在地處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交界處的庫德人居住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在“庫爾德工人黨”成立的第二年,土耳其政府就以該黨企圖分裂國家為由,宣布予以取締。
作為代表一個民族的反政府政黨,“庫爾德工人黨”同時也是一個游擊隊組織。自1984年以來有超過37000人死於土耳其與庫爾德工人黨的衝突。因為庫爾德工人黨為了達成其政治目標不惜對軍事目標和平民使用與威脅使用武力,所以庫爾德工人黨在國際上被許多國家與組織列為恐怖組織,包括美國、北約與歐盟。
庫爾德工人黨由阿卜杜拉·厄賈蘭領導,直至他本人於1999年被逮捕。 在20世紀90年代初,“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力量比較強,共有約1萬名武裝人員。游擊戰的範圍也從農村逐漸擴大到城市。
主要活動
冷戰時期
工人黨的核心是一個原名“安卡拉民主愛國高等教育協會”(APOCUS)或“阿波會”(土耳其語:Apocular,“阿波主義者”)的組織,成員主要由學生組成,由阿卜杜拉·厄賈蘭領導(“阿波”是他的暱稱)。雖然該組織在安卡拉 成立,但隨後很快將焦點轉向土耳其東南部地區與當地的廣大庫德族人口,組織開始成型。隨著1978年10月27日“工人黨獨立宣言”正式發表,該組織改名為庫爾德工人黨。因其意識形態以共產主義為主,工人黨很快捲入與右翼組織的衝突中。1979年,穆罕默德·傑拉勒·布賈克(MehmetCelalBucak)被指“剝削農民”與“通敵”。工人黨嘗試暗殺他,但未成功。這是工人黨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進行的暴力活動。此舉引發土耳其政治極端團體之間的激烈巷戰。
從1978至1982年,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記錄在案的恐怖活動有43000多起。在衝突當中,土耳其前總理尼哈特·埃利姆(NihatErim)於1980年被暗殺身亡。當年的軍事政變很大程度上結束了衝突,工人黨的黨員被判死刑、徒刑或流亡敘利亞。
1980年11月10日,土耳其駐法國斯特拉斯堡領事館受到爆炸襲擊,造成嚴重財產損失,但是沒有人員傷亡。亞美尼亞地下解放軍(亞美尼亞激進組織,經常攻擊土耳其領事館,當時被列為恐怖組織,現已停止活動)與庫爾德工人黨宣布對此負責。一位發言人在與法新社通話時稱,爆炸是一次聯合行動,標誌了兩個民族主義組織之間“成效顯著的合作”成果。
該組織1980年被土政府取締後轉入地下活動,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土東南部地區從事反政府活動,並多次與土政府軍發生衝突,造成3萬多人喪生。上世紀90年代後,該組織被美國和歐盟列為恐怖組織。該組織擁有武裝人員3500人至3800人,主要活動在伊拉克北部地區。
20世紀90年代
隨著蘇聯解體,工人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共產主義思想基礎,嘗試更好地調和民族主義觀點和伊斯蘭信仰。在1990年代中期,傳統的炸彈襲擊也開始轉變成自殺式爆炸襲擊,在1995至1999年之間進行過15次之多。大多數自殺式爆炸襲擊者(15人中有11人)是婦女。
1990年代後期起,土耳其軍隊開始在與工人黨的陣地戰中取得上風,後冷戰時代國際政治的變化也使工人黨失去了很多國外支持者。因安全方面的擔憂下降,土耳其國會開始在可控情況下解除法律限制,對此外界因立場不同稱之為“正常化”或“修好”。禁止出版庫爾德語出版物的禁令在1991年解除,更多更徹底的改革,諸如解除庫爾德語廣播的禁令,在工人黨活動寥寥的2000年得以實施。
1999年2月16號,“庫爾德工人黨”領袖阿卜杜拉·厄賈蘭在肯亞被捕,被押回土耳其接受審判。阿卜杜拉·厄賈蘭被捕後,該組織曾多次宣布單方面停火,該組織在土境內的反政府武裝活動逐漸減弱。但土政府認為這是一種緩兵伎倆,繼續對其實行清剿。伊戰前,土軍曾多次進入伊拉克北部地區實施越境軍事打擊。同年6月阿卜杜拉·厄賈蘭被判處死刑,暫緩執行。
1999年下半年起,“庫爾德工人黨”退入伊拉克北部地區,基本上處於停火狀態。
2000年之後
2000年,庫爾德工人黨宣布將採取和平手段實現其獨立目標。但在土耳其政府軍的頻繁打擊下,“庫爾德工人黨”的武裝人員人數下降到不足5000人。
2002年10月,阿卜杜拉·厄賈蘭被改判終身監禁,被捕後阿卜杜拉·厄賈蘭要求庫爾德工人黨放棄武裝鬥爭。同年,庫爾德工人黨更名為庫爾德自由民主大會。
2003年11月,庫爾德自由民主大會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表聲明宣布決定解散該組織,以便為和平解決土政府同庫爾德武裝之間的衝突創造條件。
2004年起,庫爾德工人黨加緊了對伊拉克邊境地區土耳其軍隊、警察與政府目標的攻擊。土耳其方面則向美方增施壓力,以獲得軍事打擊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工人黨基地的許可。庫爾德工人黨宣稱自己只是以行動來自衛和保護庫德人。
庫爾德工人黨宣布從2006年9月28日起停火,但是土耳其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和總參謀長亞沙爾·比於卡尼特將軍不承認這一行動。
2007年9月29日,“庫爾德工人黨恐怖分子在星期六於舍爾納克(Şırnak)的貝伊蒂什謝巴普(Beytüşşebap)進行伏擊。襲擊造成7名村民自衛隊員、5名在一個灌溉當地村莊的水壩工地工作的建築工人和一名兒童死亡,二人受傷。”
2007年10月上旬,工人黨武裝進行了另一次伏擊,這次的襲擊鄰近伊拉克邊境,打死13名土軍士兵。這個事件觸發了土耳其政府新一輪越過伊拉克邊境打擊武裝分子的威脅。
2007年10月17日,土耳其國會批准了軍隊進入伊拉克追擊工人黨武裝。投票結果是壓倒性的507比19。行動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推遲了,條件是對叛軍採取“立即行動”。僅僅五天之後的10月22日,BBC報導另一次工人黨襲擊導致12名土軍死亡,另有七人失蹤。
2007年12月16日,土耳其武裝部隊開始對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營地發起了最大的一次襲擊。土耳其空軍的F-16與F-4戰鬥機使用夜視系統摧毀了坎迪爾(Kandil)的主營地和扎普(Zap)、阿瓦欣(Avaşin)和哈庫爾克(Hakurk)的分營地。
2008年2月21日晚當地時間19:00,3000至10000人的土耳其地面與空中部隊開始越過土伊邊境對庫爾德工人黨營地發起襲擊。2月29日土軍撤出伊拉克。土耳其軍方報導,本次行動共擊斃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分子240名,土耳其部隊則損失27人。
2012年9月16日,有土耳其警車在土東部公路上行駛時,遭遇庫爾德工人黨埋設的地雷襲擊,造成8名警察死亡、9名警察受傷。
2012年9月18日,據土耳其媒體報導,一夥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人員當天在東部賓格爾省襲擊了一支土耳其軍用車隊,造成7名士兵死亡、48名士兵受傷。報導稱,武裝人員用火箭彈對車隊發起襲擊,雙方隨後展開交火。
2012年11月2日,據土耳其《今日時代》報網站報導,土耳其軍方當天出動4架F-16戰機對與土耳其和伊朗接壤的伊拉克北部哈庫爾克營地實施轟炸。報導沒有提及傷亡情況。
2013年3月18日,據土耳其《今日時代》網站報導,土耳其和平與民主黨代表團當天與囚禁中的庫爾德工人黨領導人阿卜杜拉·厄賈蘭會談之後說,厄賈蘭將於3月21日正式宣布庫爾德工人黨與政府軍實現停火。
2013年5月8日起,首批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人員8日開始從土耳其撤往伊拉克北部的庫德人聚居區,所有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將在3至4個月內撤離完畢。土耳其副總理布倫特·阿倫琴表示,這意味著政府軍與庫爾德工人黨武裝衝突的結束。
戰術思想
理論
1984年工人黨開始採用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在這個理論中有三個階段。開始幾年中的武裝據點來源多樣,因此前兩個階段交織在了一起。
在第一階段(1978-1984),庫爾德工人黨嘗試獲得人民支持。它攻擊政府機構,在當地散發宣傳物。工人黨的戰術主要有對土耳其政府的伏擊、破壞、城市暴動、抗議、示威。工人黨也被指責襲擊個別不願意與工人黨合作或者被懷疑串通土耳其政府的平民和居住區(包括庫德人與非庫德人)。在那幾年中,工人黨也和其他占有優勢地位的土耳其庫德人組織爭奪地盤。工人黨有效地利用獄警以號召大眾。在土耳其全國展開的劇烈衝突在1980年政變後到達高潮。
第二階段(1984-1999)開始於文官政府於1983年運作後,全國的政府軍與重要的政府機構受到逐步升級的襲擊。這一階段的目標是通過長期的低烈度衝突動搖土耳其當局的權威。除了騷擾土耳其軍隊、警察和當地的村民自衛隊之外,工人黨也對政府與警察設施以及當地旅遊景點發動自殺式爆炸襲擊。綁架與暗殺政府官員與被稱為政府傀儡的庫爾德部落領袖也有發生。從第一階段就開始的廣泛的破壞行動仍在繼續。工人黨對西方遊客進行的綁架主要發生在伊斯坦堡,但其他景點也有發生。工人黨也襲擊土耳其在西歐的外交與商業機構。
第三階段或稱“游擊戰階段”,要使用常規戰鬥奪取大城市,推翻政府,控制國家政權。工人黨在活動高峰時期奪取過城市,也通過土耳其的選舉制度在土耳其國會中進行活動,但是它從來沒有成功地主動出擊而在土耳其境內建立起根據地。
戰術
庫爾德工人黨的活動區域主要是多山的鄉村地區和人口密集的市區。山區地形使工人黨成員在山洞網路中得以藏身,也增加了土耳其軍隊進行空中襲擊特別是使用直升機的風險。在市區中,工人黨成員總能混跡於當地人群之中。
工人黨也埋設過地雷。使用地雷造成過平民死亡,部分因為民用卡車與公共汽車而不是原先構想的軍用裝甲車意外觸發了引信。
資金來源
該組織的年度預算估計約為8600萬美元。
庫爾德工人黨資金一部分來源於私人捐款,包括世界範圍內的各種組織和個人。這些支持者們包括土耳其東南部的庫爾德商人、敘利亞、伊朗和歐洲的工人黨同情者。
在活動最高峰時,庫爾德工人黨也從其他國家,特別是敘利亞獲得支持,其支持者也包括:希臘、伊朗、與前蘇聯。工人黨也與全世界的名人要人有緊密聯繫。前法國總統夫人丹尼埃爾·密特朗與工人黨領導層成員有積極的聯繫。
活動分布
目標 | 活動類別 | 土耳其 | 伊朗北部 | 西歐 | |
政府 | 抗議/示威 | √ | √ | √ | |
暴動 | √ | √ | |||
綁架 | √ | √ | |||
暗殺 | √ | √ | |||
破壞活動 | √ | ||||
化學戰 | |||||
爆炸襲擊 | 郵局/火車/電廠 | √ | |||
警察 | √ | ||||
軍事基地 | √ | ||||
武裝襲擊 | 軍隊 | √ | √ | ||
警察 | √ | ||||
村民自衛隊 | √ | ||||
平民 | 綁架 | √ | |||
暗殺 | √ | √ | |||
爆炸襲擊 | 村莊 | √ | √ | ||
旅遊設施 | √ | ||||
商業機構 | √ | ||||
有組織犯罪 | 勒索 | √ | √ | ||
販毒 | 轉運地 | 轉運地 | 目的地 | ||
販賣人口 | 來源地 | 來源地 |
影響
作為一個革命性的左翼組織,庫爾德工人黨宣稱存在著“土耳其政府對庫爾德民族的粗暴侵犯”,從而使自己的行動正當化。
作為革命性的組織,庫爾德工人黨將土耳其社會看作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畸形產物。工人黨將襲擊擴展到敵人的所有階層(農民、商人等)和它所認為的政府傀儡。庫爾德工人黨的行動影響巨大。它對成為攻擊對象的當地經濟與基礎設施打擊尤甚。該地區因勞動力、成本(保險費、設備成本、受訓練的人員損失等)和生產能力(工作時間損失、遷移限制、交通不暢等)等原因無力參與經濟活動。當地有很高的歷史旅遊業潛力,但由於長年以來的恐怖威脅一直未能得到發展。
據1998年7月號的《世界報外交月刊》稱,衝突給土耳其政府預算添加了沉重的負擔。1993年,7千萬美元由總理的秘密基金劃出。據薩瓦斯(Savas)稱,該款主要用於從以色列購買武器與反恐裝備和國外活動。
庫德人
庫德人是西亞庫爾德地區的民族。約1025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漢,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北至亞美尼亞的葉里溫,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遠及敘利亞的阿勒頗。分屬土耳其(40%)、伊朗(31.2%)、伊拉克(22.4%)和敘利亞(4.9%);還有少數人散居在黎巴嫩、 阿富汗、獨立國協國家、約旦等國。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使用庫爾德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分為南北兩種方言。伊拉克的庫爾德文字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蘇聯的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數屬什葉派。
阿拉伯帝國後期,庫德人曾建立幾個封建王朝。其後,突厥人、蒙古人幾次侵入庫爾德斯坦。元史稱其為“曲兒忒人”。12世紀時,塞爾柱蘇丹桑扎爾首建庫爾德斯坦省。16世紀初至17世紀30年代,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直至19世紀,庫德人在奧斯曼帝國境內仍保持半自治狀態,成為土耳其和伊朗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嗣後,由於奧斯曼帝國崩潰,庫德人則分屬於數國。
創始人被謀殺
2013年1月10日凌晨,3名庫爾德女子被發現死於法國首都巴黎的庫爾德信息中心。法國內政部長曼努埃爾·瓦爾斯表示3人頭部均遭槍擊,是被蓄意“處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其中一名受害者是庫爾德工人黨創始人之一。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稱此舉是挑釁行為,PKK發言人將這起謀殺事件稱為“政治謀殺”。目前(2013年1月12日)還沒有任何組織宣布對此負責。CNN稱,案發地點庫爾德信息中心位於巴黎第10區,在庫德人聚居區內。英國《衛報》稱,3名遇害者的身份現已被確認,分別是薩金·詹瑟茲、菲丹·多安和萊拉·瑟伊萊梅茲。詹瑟茲是PKK創始人之一,還曾是庫爾德游擊隊戰士;多安是庫爾德信息中心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庫爾德斯坦國家大會”(歐洲一個庫德人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簡稱KNK)的巴黎代表;第三名遇害者是青年庫德人組織負責人。
綁架中國工人
2014年8月26日,新華社稱3名中國工程師在土耳其東南部被庫爾德工人黨綁架。
恐怖組織導航
恐怖組織是恐怖分子組成的網路與組織,這些組織通常分於世界各地,透過各種極端的行為與手段來發泄、引起關注或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為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