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庫木巴希鄉(原譯為“渾巴什”)位於阿克蘇市境西南部,距市城區直線距離約30千米。平均海拔1106米,鄉界北接托普魯克鄉,南至阿瓦提縣拜什艾日克鄉,東隔阿克蘇新大河與拜什吐格曼鄉和喀拉勒鎮相望,西到阿克蘇老大河與阿瓦提縣英艾日克鄉相鄰。南北最長25千米,東西最寬17千米。人口密度157.9人/平方千米。農業人口18249人,占總人口94.6%,男性10121人,女性9177人。轄設l4個村民委員會,29個自然村,91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巴什巴格村。“庫木巴希”維吾爾語,意為“沙灘的前沿”。
庫木巴希鄉位於阿克蘇新大河沖積平原中部,地勢平坦,水土資源豐富,適宜農牧業的發展,是阿克蘇市的糧、棉、畜和林果的重要產區之一。全鄉擁有耕地89875公頃(含固有耕地1171.1公頃),墾殖係數達73.6%,人均耕地0.47公頃;園地263.7公頃;林地7305公頃;草地230.7公頃。
1999年,全鄉播種糧食作物面積2168.7公頃,總產糧食12828噸,平均單產糧食5.9噸/公頃。棉花面積3000公頃,總產皮棉4264噸。平均單產皮棉1.4噸/公頃,年末牲畜存欄4.1萬頭。農業總收入達47651.32萬元。人均年純收入l205元曲農產品以小麥、棉花、玉米、蔬菜為大宗,特產優質核桃和卡瓦(南瓜)。
歷史沿革
庫木巴什鄉歷史悠久,物阜民豐。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推溯至元代的“渾巴升城”。清代,溫宿直隸州時期本地置渾巴什回莊,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渾巴什回應為溫宿府管轄。l913~1933年(民國2年至22年)為縣轄三區的渾巴什鄉。1948年(民國37年),渾巴什鄉下轄8個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於渾巴什民主建政為三區,轄6個鄉,1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1953年8月全縣調整行政劃分,三區改設為五區,轄渾巴什、巴什巴格、喀爾納斯、塔哈爾其、阿勒買里、蘇勒嘎依等6個鄉。1959年5月,五區改稱為渾巴什英雄人民公社,1960年5月,撤消托普魯克人民公社,原政區併入渾巴什人民公社。1962年5月,托普魯克析出,分別成立渾巴什和托普魯克兩個人民公社。渾巴什公社下轄14個大隊,91個生產小隊,2個直屬隊。l969年,公社管理委員會改設為革命委員會,1971年,設名改稱為紅衛人民公社。1978年,恢復渾巴什人民公社名稱。阿克蘇撤縣設市後,於1984年成立渾巴什鄉。1989年經上級批准,鄉名改譯為庫木巴希至今。
基礎設施
省道208線從阿克蘇發車,途徑庫木巴希,直通阿瓦提縣。市與鄉、鄉與村之間有縣鄉公路相通總里程300千米。交通運輸專業戶逐年增多。
庫木巴希鄉各項水利基礎設施比較配套。全鄉有總乾渠(東岸大渠)1條,長達16千米。流量205平方米/秒。分水閘3處,支渠16條,長180餘千米。主排乾長24千米。農田基本建設經過多年平整治理,條田、林網、道路、居民點規劃整齊。全鄉80%以上的耕地已建成正規條田。
社會事業
庫木巴什鄉人崇尚文化教育。 1999年,全鄉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教育條件、教學環境改善較比中國小技基本達到有校門、教室、圍牆、林帶、道路、操場、班級有墨寶、學入學率97%,其中漢語國小校1所,兒童入學率達到90%以上。
鄉設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3個,藏書近萬冊。室內和露天電影院各1座。有13個放映點,1個電影隊二村廣播室13個,喇叭進戶率達60%-鄉衛生院和計畫生育指導站1所,擁有病床18張,各村均設衛生所,負責農村醫療、衛生、防疫及計畫生育工作申村民基本上飲用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全鄉10個村通了自來水,占總村數的71%。程控電話通達5個村。
行政區劃
庫木巴希鄉區劃代碼:652901203000,轄14個村委會:巴什巴格村、巴格萬村、拍來其村、阿克艾日克村、托帕克阿熱勒村、尤喀克喀日納斯村、索勒尕依村、托萬克喀拉納斯村、闊什艾日克村、尤喀克玉特其村、托萬玉特其村、塔尕爾其村、阿亞克巴格其村、阿熱買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