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列巴基

庫列巴基

庫列巴基(俄語:Кулеба ки)是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西南部的一個城市,距下諾夫哥羅德188公里。2002年人口39,072人。1719年首見於文獻,1932年設市。

基本信息

正文

庫列巴基庫列巴基

庫列巴基(俄語:Кулеба́ки)是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西南部的一個城市,距下諾夫哥羅德188公里。2002年人口39,072人。1719年首見於文獻,1932年設市。

下諾夫哥羅德州

俄羅斯城市,機械工業中心、文化中心,下諾夫哥羅德州首府。位於伏爾加河與其支流奧卡河的匯流處,西距莫 下諾夫哥羅德州斯科400千米。人口約141萬。建於1221年。16世紀成為沙俄重要工商業中心。1817年馬卡爾耶夫斯基大市場遷來後,貿易繁榮。1849年建立造船廠,1862年至莫斯科的鐵路修通。城市地位加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工發展迅速,成為蘇聯重武器庫之一。1932年改名高爾基,1991年蘇聯解體後恢復舊名。機械工業是主導,占工業產值的70%以上,產品有汽車、船舶、飛機、軍工產品和機庫等。石油加工、造紙和食品工業也很發達。是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5條鐵路交會點,伏爾加和奧卡河的重要河港,重要航空港。有多條油氣管線從薩拉托夫天然氣田和伏爾加-烏拉爾油田通此。是高爾基的故鄉。有高爾基大學等10多所高校和數十個研究所。市區分為8個區,5個位於奧卡河東岸,西岸有3個區。與周圍許多城市共同組成城市集聚區

地理位置

下諾夫哥羅德州位於伏爾加河流域,伏爾加河高高的右岸(高度為247米)和低矮的中下游左岸。其南部是莫爾多
下諾夫哥羅德州瓦共和國,西南部是梁贊州,西部是弗拉基米爾州和伊萬諾沃州,西北部和北部是科斯特羅馬州,北部和東北部是基洛夫州,東部是馬里埃爾共和國和楚瓦什共和國。
境內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支流為奧卡河)、韋特盧加河、蘇拉河。
下諾夫哥羅德州的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一月份的平均氣溫為零下12℃,七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9℃,降雨量為每年500毫米左右。
州內的土壤為草皮灰化土和灰化土。在植物分布方面,伏爾加河中下游左岸為針葉林(雲杉、松樹)及混高林,右岸為闊葉林和草原。

行政區劃

下諾夫哥羅德是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建立的一座城市。在蘇茲達爾大公康斯坦丁·瓦西里耶維奇之子安德烈·康斯坦丁諾維奇王公統治時期(1359年),下諾夫哥羅德變成了一個擁有相當大領土的獨立公國。下諾夫哥羅德公國於1393年被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吞併。
下諾夫哥羅德州1990年以前稱為高爾基州,成立於1929年1月14日。州的領土面積為7.48萬平方公里。
州內的行政單位數量有47個區、11個州屬市、14個區屬市、10個市內區、69個城鎮、511個行政農莊。
州的中心為下諾夫哥羅德市。該市建於1221年,從莫斯科市到下諾夫哥羅德市的距離為439公里。下諾夫哥羅德市市內有8個區,分別是汽車製造廠區、格娜維斯基區、列寧區、莫斯科區、下諾夫哥羅德區、普里奧克斯基區、蘇維埃區和沙爾莫夫斯基區。
其它州屬市有:阿爾扎馬斯市,建於1578年;巴拉赫娜市,建於1536年;博戈羅茨克市,建於1923年;博爾市,建於1938年;維克薩市,建於1934年;戈羅傑范市,建於1152年;捷爾任斯克市,建於1930年;克斯托沃市,建於1957年;庫萊巴基市,建於1932年;巴甫洛沃市,建於1919年。

人口

2003年下諾夫哥羅德州的人口總數為349.42萬人。在下諾夫哥羅德州居民的民族構成中,俄羅斯族占總人口的94.6%,韃靼族占1.6%,莫爾多瓦族占1%,烏克蘭人占0.9%。
下諾夫哥羅德州-主要經濟部門

工業

下諾夫哥羅德州的主要工業領域有機械製造業、化學工業、黑色金屬加工業、林業、紙漿造紙業、輕工業、食品業。
機械製造業和金屬加工企業生產載重汽車和轎車、公共汽車、履帶牽引車、汽車部件、零件和成套設備、船隻、 工業發展汽車及船隻的內燃機、飛機、車床、儀器、工具、化學、食品、輕工業用的設備以及電視和其它產品(主要產地在下諾夫哥羅德市、巴甫洛沃市、阿果扎馬斯市)。
化學企業生產的有有機合成產品、塑膠和合成樹脂、有機玻璃、油漆、農藥以及其它產品(捷爾任斯克市、下諾夫哥羅德市)。
在下諾夫哥羅德州境內有古老的鋼鐵中心(巴甫洛沃市和沃爾斯馬市)和藝術中心(霍赫洛瑪裝飾畫)。在州境內還有高爾基水電站和高爾基國營地方發電站。
下諾夫哥羅德州具有優勢的工業領域為加工業,占首位的是機械製造業(汽車製造以及船舶、車床和儀器製造業)、食品業、化學工業和石油化工業。
下諾夫哥羅德州的大型企業和公司有:下諾夫哥羅德市的“嘎斯”股份公司,有職工96,000人;下諾夫哥羅德市建築公司,有職工30,000人;“沙果爾”飛機製造廠,有職工22,500人;“紅沙爾莫沃”工廠,有職工19,000人;下諾夫哥羅德機械廠,有職工13,000人;“尼傑爾”下諾夫哥羅德工廠,有職工12,000人;扎沃爾日耶市的扎沃爾日耶發動機廠,有職工18,500人;維克薩市的維克薩鋼廠,有職工13,500人;捷爾任斯克的下諾夫哥羅德石油有機合成廠(НОРСИ),有職工12,000人;斯維爾德洛夫工廠,有職工11,500人;“卡普洛拉克達姆”股份公司,有職工10,000人;博爾斯克市的博爾斯克玻璃製造廠,有職工8,000人。

農業

下諾夫哥羅德州的農業以糧食種植為主,有發達的肉奶畜牧業和家禽飼養業。

金融

就上繳聯邦預算水平而言,該州是2004年的國家納稅大戶。當年該州財政收入為341億盧布,約合1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7%,其中州純收入為271億盧布,合9.783億美元。稅收收入占該州財政收入的93%。
2004年,該州吸引外資逾8000萬美元,其中直接投資4370萬美元,證券投資240萬美元。當年主要的投資方是英國(2590萬美元)、德國(1310萬美元)和土耳其(1610萬美元)。2004年,外商在該州投資興建了29個企業。當地吸引投資最多的行業是工業、交通、通訊和服務業。

運輸通訊

該州擁有發達的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網。該州公路總長為1.3萬公里,水路約800公里、鐵路1200公里。國際機場坐落在距下諾夫哥羅德市12公里處。下諾夫哥羅德市捷運自1985年開始運營。
伊爾-76運輸機2004年該州的貨運約為7190萬噸,比2003年下降9%。其中鐵路運輸1590萬噸,增長11.9%;公路運輸5540萬噸,下滑13.9%;空運500噸,下滑32.8%;水路運輸53.58萬噸,增長40%。客運在2004年增長了20.7%,達每公里84億人次,其中公路9.147億人次(增長11.1%)、有軌電車4.17億人次(增長17.6%)、無軌電車3.475億人次(增長18.4%)、捷運4720萬人次(下降2.3%)。
通訊方面主要包括電視、廣播、電話、電報、行動電話、傳呼、各類郵政服務和網際網路。當地通訊企業2004年創產值62億盧布,約合2.24億美元,其中提供給居民的服務量為31億盧布,約合1.12億美元。2005年1月,城區固定電話容量達到82.47萬部,比上年增長了4.3%,農村達8.77萬部,增長了7.1%。網際網路的使用人數也直線增長。

公共設施

該州的教育網包括3400所學校及75萬多在讀學生。目前,該州有16所國立和20所私立大學(2004年錄取學生總數4.52萬人,大學生總數17.58萬人、每年畢業人數超過2萬)。2004-2005學年伊始,在職業及師範院校的就讀人數為6300人。
校園環境該州有25個研究生院、4個博士班,2800多名研究生和42名博士生就讀。2004年,該州的副博士和博士分別達到3148人和728人。俄羅斯科學院在該州設立了一系列研究所,其中包括套用物理研究所、高頻物質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研究所、機器學研究所下諾夫哥羅德分所。
該州以其文化及體育傳統聞名全國。這裡有13家劇院、25座博物館、1178所圖書館、523家電影院、1222家俱樂部。下諾夫哥羅德國立格林卡音樂學院、7所文化及藝術中專、124所藝術學校培養了眾多文藝人才。
截至2005年初,該州共有體育場館4924處,29.53萬人在各種體育集訓班、俱樂部和體育小組接受訓練。下諾夫哥羅德政府成立了體育問題協調委員會,主席是州長霍德列夫。
該州有3327處歷史文化古蹟,其中396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青銅器時代的賽伊明墓藏(公元前15-前12世紀),薩拉托夫古城遺址(12-13世紀),戈羅傑茨、下諾夫哥羅德和阿爾扎馬斯的古俄羅斯村落考古發現,阿爾扎馬斯的復活教堂(18世紀),巴拉赫納的尼科利斯基教堂(1552年),大博爾季諾村的普希金自然保護區兼博物館,博爾努科沃村的博爾努科沃洞穴,弗拉基米爾村附近的基督教徒朝拜的斯韋特洛亞爾湖(該湖與俄羅斯古城基塔熱的傳說有關,傳說該城被蒙古韃靼人圍困,危在旦夕,城市轉瞬間沉入了清澈的湖水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