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庫倫三大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駐地庫倫鎮中部。庫倫是17世紀建立的古城。城內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層建築有壯觀的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庫倫旗是清代內蒙古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聖地”。興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緣寺為財政中心,象教寺為喇嘛住所。興源寺始建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正殿有61根瀝金龍柱,面闊、進深各九間,有“八十一間殿堂”之稱,天王殿、山門兩側有配殿、鐘鼓樓等,占地2.5萬平方米,為藏漢結合式喇嘛廟,現設博物館。福緣寺建於乾隆七年(1742年),有山門殿、誦經殿、佛殿、老爺廟等四重殿宇及偏殿、鐘鼓樓,原有舍利塔,“文化大革命”中被毀。象教寺亦為四進院落,山門內有彌勒殿、無量佛殿、玉柱堂、佛母殿、寢殿、影壁等。三大寺建築具有蒙藏漢文化相結合特色,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並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歷史
錫勒圖庫倫三大寺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所在地庫倫鎮。
1931年以前的錫勒圖庫倫,是政教合一的喇嘛旗,十餘座喇嘛廟集中在庫倫鎮。其中興源寺,象教寺和福緣寺被稱為三大寺
興源寺為主廟始建於1649年(順治六年),占地25000平方米。象教寺位於興源寺東側始建於1670年(康熙九年),是行使政教權利的中心所在。內有正,廂房100間。福緣寺始建於1742年(乾隆七年),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昔日的喇嘛旗有“1000個喇嘛”之說。錫勒圖庫倫旗由於實行政教合一制使喇嘛具有了特殊地位,庫倫的喇嘛可以討老婆,繼承家業,生兒養女,過世俗官員那樣的生活。庫倫旗政教合一制歷時300年之久,至最後一任札薩克達喇嘛為止傳了23任。
近年來庫倫旗積極保護和修繕三大寺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三大寺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每逢初一,十五這裡香火鼎盛,人頭涌動,四面八方的遊客,信徒,不約而來,自是一番景色。 三大寺所在的庫倫旗曾經是一個實行政教合一體制的喇嘛旗,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當時大大小小二十幾座廟宇全集中在庫倫鎮內,曾一度成為東北地區宗教活動中心,其中庫倫“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1985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大寺景區開發建設以來,庫倫旗委、旗政府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多方籌集資金1.42億元,對“三大寺”景區進行了整體改造,彰顯了三大寺的宗教文化魅力。同時,嚴格按照《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狠抓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美化景區景點環境,豐富旅遊內容,強化宗教活動功能,為三大寺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年通過舉辦庫倫三大寺宗教旅遊文化節、旅遊資源推薦會、誦經法會、嗎呢法會、廟會等文化活動,拍攝製做了三大寺宣傳光碟《漠南名剎-庫倫三大寺》,印製了三大寺宣傳資料,進行了廣泛宣傳,進一步提升了三大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庫倫旅遊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現在的庫倫三大寺正以“晨鐘暮鼓、香菸繚繞”的面貌展現給遊客。截至目前,三大寺共接待遊客13萬人次,實現收入8000多萬元,旅遊業正在成為庫倫的一大特色產業和新的經濟成長點。庫倫“三大寺”宗教旅遊文化節在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舉行。在為期3天的文化節期間,組委會組織了賀希格圖敖包祭祀、興源寺開光法會、庫倫宗教歷史文化研討會等活動。
曾經長達300多年的政教合一體制,造就了庫倫旗古老、神奇、燦爛的宗教文化,使藏傳佛教、中原文明、北方遊牧文明在這裡交融。
建築
庫倫旗“三大寺”均為清代初年建築,總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群占地面積5.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1985年被確定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興源寺是原錫勒圖庫倫喇嘛旗主廟,始建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距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象教寺位於興源寺東側,始建於清康熙九年(1670年),統稱“上倉”,是旗札薩克達喇嘛的居住地和辦公場所。福緣寺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是清代庫倫旗財務機構所在地。“三大寺”在建築結構上採取漢藏結合式,三面環水北面靠山,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
賀希格圖敖包
7月12日凌晨4點,庫倫旗風水山植物園迎來了2萬多名前來參加賀希格圖敖包祭祀活動的各族民眾,他們中很多人都穿著蒙古族的服飾。敖包是蒙古語,意為錐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其頂端插著“蘇勒德”(帶有3個叉子的矛),敖包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在古代,遊牧於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就以石塊堆成敖包來作為道路或牧場邊界的界標,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用它來辨別方向、區分遊牧場地。久而久之,蒙古族人將其演化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壇。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有多少敖包,就有多少美麗的傳說。相傳每年農曆六月初一,格薩爾王都會下凡到庫倫的養畜牧河歇腳,並在河水裡為他心愛的駿馬擦身。所以,每年的此日就被定為祭祀賀希格圖敖包日,以感謝天地自然、懷念祖先功德,並向賀希格圖敖包祈禱,保佑人畜興旺、國泰民安,迎來草原的豐收和吉祥安康。
敖包文化發展到今天,歷史賦予了它新的內涵。賀希格圖敖包建於2009年,是由7個敖包組成的敖包群,象徵著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宇宙與人間的和諧。主敖包總高度17.8米,代表庫倫旗的17.8萬人口;底層周長37.6米,代表庫倫自1633年劃定旗域疆界至2009年,已有376年歷史;自上而下由7步台階構成,代表全旗7個蘇木鎮場;整個敖包由13種彩旗堆積而成,代表全旗13個少數民族;外圍人行道由4716塊片石鋪裝而成,代表全旗471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
明清時期,藏傳佛教傳入後,蒙古族地方相繼建起了喇嘛廟,而庫倫旗則是當時內蒙古地區唯一一個政教合一的喇嘛旗,這使庫倫旗的祭敖包活動也帶有了藏傳佛教色彩。
在祭祀活動還沒有正式開始前,人們有序地圍繞主敖包順時針繞圈行走,不時往敖包上放置食品或是錢,祈禱神靈降福。祭祀活動開始後,來自庫倫“三大寺”以及呼和浩特市大昭寺的喇嘛們焚香點火後,在祭祀台前分兩列相對而坐,開始了長達半個多小時的誦經。
誦經結束後,喇嘛們帶隊,後面的民眾緊跟著他們圍繞主敖包順時針繞圈行走。此時,一位來自民間、人稱阿老師的退休教師,大聲地念誦著以祈求風調雨順、萬物繁茂、人畜興旺、四季平安為主要內容的祈禱詞。走完3圈之後,喇嘛們開始將祭台上的供品:羊肉、麵包、水果……分散給周圍的民眾。
漠南名剎
7月12日上午9時,盛大的開光法事活動在庫倫“三大寺”之一的興源寺舉行。
清初自順治到乾隆的100多年間,清王朝在庫倫旗修建了多處喇嘛寺廟,其中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被統稱為庫倫旗“三大寺”。2006年6月,“三大寺”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至今,庫倫旗累積投入1億多資金用於“三大寺”的修繕復建。“三大寺”位於庫倫旗庫倫鎮,其中,興源寺是原錫勒圖庫倫旗的主廟,始建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次年竣工後,順治皇帝賜額“興源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在原正殿額克蘇莫廟的前面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九間,通稱“九九八十一間”的正大殿、天王殿和山門殿。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正大殿,在建築結構上採取漢藏結合式,改擴建為二層建築。興源寺設有轉世活佛或呼比勒罕,為首的喇嘛被稱為錫勒圖庫倫旗的掌印札薩克達喇嘛,曾有23任札薩克達喇嘛在此誦經朝拜。
興源寺正大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像是用緬甸白玉雕琢而成的,高2.2米,重3噸。釋迦牟尼像前面是札薩克達喇嘛的寶座,高約17米,寬20米,傳說是清太祖皇太極把自己用過的寶座賞給了札薩克達喇嘛。殿內地中心還有一塊雕有“四龍戲火爐”的長方形石塊,為元代之物,據說,這塊石雕蓋在吃人的“莽古思”出沒的洞口,使其永世不得抬頭。殿內東西牆上繪有喬達摩·悉達多修行成佛的彩色壁畫,保存完好。
興源寺大規模的法會每年舉行4次,即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四月初十至十五、六月初六至十五、九月二十一至二十五。其中,農曆正月和六月的法會伴有查瑪舞,這是第8任札薩克達喇嘛額爾德尼綽爾濟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赴西藏返回時傳入的一種舞蹈,完整的查瑪舞須有120人參加。
與興源寺僅一牆之隔的象教寺,是歷史上喇嘛行使政教權力的中心所在,始建於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是札薩克達喇嘛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在象教寺聽人使喚的格伊格喇嘛出得門來便覺著高人一等,其他廟裡的喇嘛非公事不敢入內,因此昔日在庫倫旗廣泛流傳著一句俗語:“廟裡的燕隼怕倉里的麻雀”。
福緣寺始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廟建成後乾隆皇帝賜名“福緣寺”。福緣寺一連4重殿宇,由山門寺、誦經殿、佛殿和老爺廟組成。
感受漠南宗教文化,體悟宗教曾經帶給茫茫草原人民的精神依託,以及今昔帶給他們在倫理道德、情感慰藉、文化藝術薰陶等方面的功用。
國家4A景區
通遼市庫倫旗有關部門了解到,2010年12月下旬,庫倫旗三大寺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4A級旅遊景區,成為通遼市繼大青溝之後的第二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據了解,庫倫旗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3座寺廟統稱三大寺,均建於清代,是當時政教合一體制下錫勒圖庫倫扎薩克達喇嘛旗的政治中心,距今有近400年歷史。三大寺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寺廟建築占地5.9萬平方米,寺廟建築集滿、蒙、藏等多民族文化於一體,風格獨特,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以來,庫倫旗投入1.42億元資金啟動了三大寺搶險修復、周邊環境整治與旅遊開發工程,拆除三大寺周圍違規建築,修復復建16棟寺廟及附屬建築,恢復了三大寺原貌,並安放了1000多尊佛像,配套了停車場等旅遊基礎設施。 三大寺旅遊景區的建立,不僅為庫倫旗旅遊產業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活力,對通遼市旅遊業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