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底層視野:現代學校教育與鄉村民眾生活》內容簡介:葉哲銘博士的新著《底層視野——現代學校教育與鄉村民眾生活》,以浙西南山區為研究範圍,一方面大量利用地方史志、政府檔案等資料對這一區域鄉村民眾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在20世紀上半期的諸多變化進行梳理,從中發現與現代學校教育直接、間接的聯繫;另一方面選擇該區域的一個村落作為個案,借鑑人類學的社區研究和個人生活史等方法,具體地考察分析了現代學校教育對該村落民眾生活的多方面影響。作者在書中所得出的結論未必都具有普適性,但是,作者所選取的切人路徑,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所收集整理的大量文獻資料,卻對我們全面理解、認識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的歷史圖景提供了頗有意義的啟示。作者介紹
葉哲銘男,1973年生,浙江大學教育史博士,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 自碩士研究生階段開始接受教育史學科訓練,對浙江近現代教育變遷情有獨鍾,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浙江近代高等教育變遷》,首次系統梳理了浙江省普通高校1949年前的發端、發展過程。2003年重回浙江大學,師從著名教育史學家田正平教授攻讀博士學位,並以家鄉——浙西南山區為區域研究對象,開始了現代學校教育與鄉村民眾生活變遷關係研究的艱難探索,完成博士論文《現代學校教育與鄉村民眾生活——以20世紀上半期的浙西南山區為中心》。 歷年共發表學術論文12篇,參編學術著作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子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1項。
作品目錄
1 導論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學術史回顧
1.2.1 早期社會人類學研究中的鄉村教育圖景
1.2.2 民國時期教育界對鄉村教育的關注和社會調查的展開
1.2.3 20世紀後半期海外學者的相關著作
1.2.4 20世紀後期國內相關學科的部分研究
1.2.5 20世紀後期教育史學科的相關研究著作
1.2.6 小結
1.3 範疇界定
1.3.1 現代學校教育
1.3.2 鄉村民眾生活
1.3.3 浙西南山區
1.4 研究方法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架構
參考文獻
2 浙西南山區的區域背景
2.1 浙西南山區的地理環境
2.2 浙西南山區的社會歷史變遷
2.2.1 建制沿革
2.2.2 人口繁衍
2.2.3 經濟發展
2.3 浙西南山區的傳統教育
2.3.1 官學
2.3.2 書院
2.3.3 學塾
2.4 落後的經濟與並不落後的傳統教育
參考文獻
3 現代學校發展與鄉村民眾受教育情況
3.1 現代學校辦學規模的發展
3.1.1 清末新式學堂的發端
3.1.2 民國前期學校規模的發展
3.1.3 民國後期學校規模的超常增長和回落
3.2 學校兼辦成人教育的情況
3.2.1 清末至國民教育制度推行前的情況
3.2.2 國民教育制度實施後的情況
3.3 浙西南山區民眾受教育情況的整體評估
參考文獻
4 現代學校教育對鄉村民眾經濟生活的影響
4.1 浙西南山區各種職業教育機構
4.2 學校畢業生的經濟改良活動
4.3 學校教育機構的經濟改良活動
4.3.1 浙江省農業改進所(英士大學農學院)的農業推廣活動
4.3.2 其他學校的經濟改良活動
4.4 學校教育對民眾經濟生活的有限影響及原因
參考文獻
5 現代學校教育對鄉村民眾政治生活的影響
5.1 學校教育與浙西南鄉村精英的“離鄉”和“返鄉”
5.1.1 現代教育與清末民初地方精英的政治啟蒙活動
5.1.2 民國時期學校教育與鄉村精英群體的“離鄉”
5.1.3 民國時期鄉村精英群體“返鄉”後的政治活動
5.2 學校傳播現代政治觀念的努力
5.2.1 學校與鄉村歌謠中傳播的現代政治觀念
5.2.2 抗日戰爭時期學校對鄉村民眾的政治宣傳
5.3 學校教育與鄉村民眾參與基層政權活動
5.4 現代學校教育政治功能的凸顯
參考文獻
6 現代學校教育對鄉村民眾文化生活的影響
6.1 現代學校與民眾傳統信仰空間的現代轉化
6.1.1 浙西南山區祠堂廟宇改為現代學校的情況
6.1.2 民眾傳統信仰空間向現代教育空間的轉化
6.2 學校教育與傳統習俗的突破
6.2.1 女子入學與身體解放
6.2.2 畲民教育與畲漢通婚
6.3 學校教育與民眾現代體驗的獲得
6.3.1 學校與現代事物的傳播
6.3.2 學校體育運動對民眾心理的影響
6.3.3 學校與民眾的“國際關係”體驗
6.4 作為文化傳播媒介的學校
參考文獻
7 村落個案:佳村和震東國小
7.1 佳村的地理、宗族和文教背景
7.1.1 “松川鎖鑰”
7.1.2 主姓宗族村落
7.1.3 地方傳統文化和教育
7.2 震東國小的發展軌跡
7.2.1 清末佳村新式學堂的創辦
7.2.2 民國時期震東國小的變遷
7.3 學校在村民生活變遷中的意義
7.3.1 士紳子弟:從儒生到專才的轉型
7.3.2 普通民眾子弟:文化啟蒙和身份變化
7.3.3 佳村女子:身體的解放與職業的獲得
7.4 村落與國小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8 結語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