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兒彼爾[小說]

幸運兒彼爾[小說]
幸運兒彼爾[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篇小說《幸運兒彼爾》是誕生於一百年前的丹麥新現實主義經典之作。 書中描寫的時代,正值丹麥由農業化向工業化轉變的時期,為我們勾畫了這一時期丹麥社會的風情畫卷。 它也是一幅時代的畫卷,是丹麥由農業向工業化轉變時期社會風情民俗的生動寫照。

長篇小說《幸運兒彼爾》是誕生於一百年前的丹麥新現實主義經典之作。
該書描寫了一個純真的年輕人追求進步、銳意改革社會卻屢遭挫折,終老田園的一生。書中描寫的時代,正值丹麥由農業化向工業化轉變的時期,為我們勾畫了這一時期丹麥社會的風情畫卷。
本書作者是丹麥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亨利克·彭托皮丹(1857-1943),由於“真實地描寫了當代丹麥的生活”,對丹麥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於1917年與卡爾·吉勒魯普分享當年諾貝爾文學獎金。
亨利克·彭托皮丹出生於丹麥小鎮弗雷德利卡的牧師家庭。但從青年時代起,他便接受新思想,主張個性自由、個人解放,成為宗教家庭的反對派,高中畢業後,他違背父親意見獨自來到哥本哈根,就讀於一所理工學院,立志作一名工程師。後由於哥本哈根藝術環境與政治形勢的影響,他改變初衷,轉而從事文學事業。
代表作、長篇小說《幸運兒彼爾》(1898—1904),帶有自傳性質。它描寫一個純真的年輕人追求進步,銳意改革社會卻屢遭挫折,終老田園的一生,廣泛地反映了上世紀丹麥的世態風情,批判了基督教會的黑暗和各種腐朽力量,塑造了主人公和他的戀人婭柯布以及記者、藝術家、牧師、商人等一系列生動形象。評論家讚美彭托皮丹的文筆為“一般來自日德蘭的清新之風把哥本哈根文壇上的烏煙癉氣一掃而光”。 《幸運兒彼爾》浸透著對基督教社會黑暗面的批判,鮮明地反映出作者反對以宗教愚弄人民的思想。它也是一幅時代的畫卷,是丹麥由農業工業化轉變時期社會風情民俗的生動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