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心理學

書名,本書主要闡述了幾種可能使我們失去幸福的情緒,如恐懼、憤怒、羞澀等,以及應對這些情緒的方法。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幸福的心理學

是什麼讓我們幸福?錢、汽車、房子?還是某些虛無縹緲、不可控制的事情?幸福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嗎?以這種有趣的觀點研究世界上最受追寵的這種情緒,呂肯教授陳述了一系列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的深入、系統的研究。這些研究要講明一個道理,無論我們生活在什麼地方,從事怎樣的工作,我們都有一個恆定的“幸福定點”:我們幸福的水平總體上基本相同。

要維持永恆的幸福是不可能,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遺傳構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相對地改變我們的“幸福定點”呂肯教授像一位慈愛、坦誠的朋友向我們講述,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我們都可以有所作為,克服遺傳上的弱點,使我們獲得更多的快樂。一隻忠實的寵物、一份感興趣的職業、一個美味的檸檬蛋糕——關鍵是我們能享受這個過程。

編輯推薦

幸福感不僅是主觀上的愉悅感,它對人生也很重要。該書將呈現給大家的是,我們所了解的心理學和遺傳學對幸福的研究,以及個人如何能管理自己,以達到或恢復更高的幸福定點。而且,也包括如何使自己避免落人低谷,陷入恐懼、抑鬱及神經過敏。本書還將討論如何為我們的配偶、子女甚至身邊所有的人創造快樂和幸福的家庭生活。

作者簡介

戴維·呂肯(David Lykken)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系的著名教授,臨床心理學家,行為遺傳學家.曾擔任心理生理研究協會主席、他的雙生子研究曾吸引《紐約時代》,《華盛頓郵報》、《華爾街雜誌》及《新聞周刊》等的注意;曾出版兩本專業著作:《反社會人格》、《血液中的顫動:測謊儀的使用及濫用》;撰寫過多種不同類型的出版物,發表在《發現》、《今日心理學》、《今日美國》等刊物上。他曾獲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的“公共利益中的心理學傑出貢獻獎”(1990)和美國心理生理學協會授予的”心理生理學傑出貢獻獎”(1998)。呂肯教授於2006年9月去世,享年78歲。

目錄

第一部分 幸福的可遺傳性

1 幸福的人類

進化心理學

進化的改變和遺傳的變異

成功不能導致幸福

適應

締造幸福的特質

效果動機

撫養

自我意識

對未來的預期

替代的經歷

審美快樂

好奇心

小結

2 幸福定點:平均幸福感的個體差異及原因

你當前的幸福水平是多少?

評估幸福的遺傳性

分開撫養的雙胞胎的研究

一些可遺傳的心理特質的例子

興趣

非家族遺傳的基因特質

智力

自閉症和模組式大腦

IQ的遺傳性

基因差異是如何導致心理差異的?

一個真正的“自造”的人

幸福的可遺傳性

幸福是偶發的

改變你的幸福定點

第二部分 幸福的締造者

3 效能與消遣

心理能量

效能動機

消遣

4 體驗享樂主義

烹飪

種菜

5 勞動帶來的幸福

高效的員工一快樂的員工一高效的員工

一個關於幸福的實驗

來自現實世界的建議

皮特法則

樓上樓下

沉浸

第三部分 幸福的家庭

6 幸福的父母

全職母親

7 幸福的寶寶

搖籃里的嬰兒

幸福的母親

8 快樂的孩子

快樂的孩子是社會化良好的孩子

對立違抗障礙診斷標準

品行障礙診斷標準

精神病患者

預防初期精神病患者

社會病態

單身父母

9 寵物之樂

為寵物而寫的後記

第四部分 性別問題

10 性別差異

興趣的性別差異

身體魅力與幸福

幸福的性別差異

社會關係中的性別差異

11 如何保持婚姻的幸福

迷戀的心理學

人們為什麼會戀愛?

這些都意味著什麼?

離婚的遺傳學

婚姻中的幸福

個人特質

嫉妒

怨恨

積極強化的作用

一個家庭的愛情故事

第五部分 幸福的盜賊

12 盜賊之一:抑鬱

百憂解的意義

13 盜賊之二:畏懼和害羞

舞台驚恐

應對畏懼和緊張

人們將會怎么想(WWPT)

14 盜賊之三:憤怒和怨恨

怨恨

第六部分 幸福的長者

15 愉快的退休生活

什麼令老人如此快樂?

那再也不是我的問題了

事情是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糟?

16 最後一章

譯者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