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開工
2010年9月28日上午,平潭海峽大橋復橋正式動工。平潭島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是祖國大陸距離台灣島最近的區域。 為解決平潭人民出行難問題,2007年11月30日,平潭人民期盼已久的跨海大橋正式動工建設。今年9月15日,平潭海峽大橋提前4個月實現全橋合龍。平潭海峽大橋復橋亦稱漁平高速公路延伸線,位於平潭海峽大橋南側,因須建橋跨越海壇海峽,兩座橋樑被形象地成為"姊妹橋".漁平高速公路延伸線項目起點位於漁平高速公路東翰互通,沿漁平高速公路右側,即目前已合龍的平潭海峽大橋的南面,建赤表大橋跨過坑尾澳海灣,再建一座與在建平潭海峽大橋同跨徑、同結構的"姊妹橋",跨過海壇海峽至平潭島,項目終點與省道305線相接,路線全長6.001公里,建成後與漁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峽大橋形成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
引進8000萬元打樁船
成本高一倍 效率高近兩倍
開工現場,一艘身軀龐大的船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復橋建設新引進的打樁船——“樁8號”。
“這傢伙,一天能打4根樁。”平潭海峽大橋項目部常務副總經理曾億忠伸出4個手指頭說。據介紹,“樁8號”是為了加快復橋建設新引進的,此前的平潭海峽大橋建設打樁用的是震動錘。
曾億忠說,用震動錘打樁,每打完一個樁要移動一整套設備很不方便,一天只能打1至2根樁。引進“樁8號”耗資約8000萬元,卻大大提高效率:打一根樁需要約5個小時,跟震動錘差不多,可因為移動方便,“樁8號”一天能打4根樁。
“我們還要在一橋基礎上最佳化方案,增加作業點,增加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僅大橋工程師就增加了10多個,現在共有30餘人。”曾億忠說。
平潭海峽大橋復橋位於福州平潭海峽大橋南側,因須建橋跨越海壇海峽,兩座橋樑被形象地成為“姊妹橋”。平潭海峽大橋復橋起點位於漁平高速公路東翰互通,沿漁平高速公路右側,即目前已合龍的平潭海峽大橋的南面,建赤表大橋跨過坑尾澳海灣,再建一座與在建平潭海峽大橋同跨徑、同結構的“姊妹橋”,跨過海壇海峽至平潭島,項目終點與省道305線相接,路線全長6.001公里,建成後與漁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峽大橋形成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 平潭海峽大橋復橋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路基與橋樑寬度同為17米,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地震基本裂度7度,通航標準為5000噸海輪,採用雙孔單向通航。平潭海峽大橋復橋概算總投資15億元,建設工期3年。福州漁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為項目業主單位,福州平潭海峽大橋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管理,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施工。
建成意義
平潭海峽大橋復橋的建設將在解決長期困擾平潭發展的交通瓶頸問題的基礎上,使平潭躋身閩東南沿海重要交通樞紐,為進一步推動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爭取了時間、創造了條件。隨著平潭海峽大橋“姊妹橋”的建成,平潭將徹底擺脫地理環境約束,全面融入省會經濟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