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內容
清代之初,平泉街並不叫平泉,而是叫八溝,居民也少。就在這八溝村的中心,平地中有一個水泉子,長寬一丈,深約一尺。泉水清澈,香甜甘冽。十數個泉眼同時咕嘟咕嘟往外冒水,常年不斷,冬季也不結冰,老百姓吃水,就到這裡來挑。到了康乾年間,逐漸放開了關內老百姓到口外謀生的禁制,名曰“墾荒實邊”,加之關里鬧災荒,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的無業貧民紛紛到這裡來謀生,逐漸安家落戶。
有的種地,有的經商。八溝地方人口也就逐漸增多了。乾隆年間,八溝街就達到了幾百戶人家。
有一年,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兩個人,在水泉不遠的地方開了一個鐵器店,賣些犁鏵鋤鐮等農具,以及鍋勺刀鏟等日用品。這兩個人都長的身高體胖,一個胖得圓臉上的眼睛都眯縫著,一個胖得下巴底下擁出圓圓的重下巴。他倆整天笑呵呵的,從來沒有不高興得時候。無論見了誰,都是一樣。
所以人們都願意到它倆這裡買東西,加之它倆又善於經營,賣什麼都賺錢,很快就發了財。後來,許多人都到八溝來做買賣。綢緞鋪、米糧鋪、點心鋪、錢莊,五行八作,樣樣齊全,近代商業迅速發展起來。
就在這時出了一件怪事,這兩個開鐵器店的人進了不少大鐵鍋,放在了鋪子裡,但是誰買也不賣。實在要買,他就把價錢要的特別高。而有的人價錢高也偏要買。
它倆怕有人買,就把每口鍋的鍋底都鑿了幾個窟窿。這回再也沒人買了,人們都說,這回鐵器店該倒霉了,那么多大鐵鍋都被砸壞了。可這兩個開鐵店的照舊還是整日樂呵呵的。乾隆四十八年,八溝廳改為平泉州了,平泉街越來越繁榮。可是街中心有這么個大水泉子,實在不方便,也不雅觀。於是大夥商量,要募集點錢,修一修水泉,錢募集上來了,又請來了石匠、瓦匠,要把水泉挖一挖,周圍再砌上石條,上邊再修個亭子。工程開始了,首先得控制住泉水,可是挖完後的泉水更旺,怎么堵也堵不住。堵住這裡,水從那裡又冒出來,堵住那裡,誰又從這裡往外冒。
有人提議,在泉眼上扣一口大鍋,水就不往外冒了。於是,大家在泉眼塞上棉花,再用找來的大鍋扣住泉眼,水就不冒了。可是水泉內沒有水也不行啊,大家犯了難。這時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問大夥在乾什麼?大夥把修水泉堵泉眼的難處跟他說了。
他說:“你們用露底的大鍋扣住泉眼,再在上面修一座廟,這噴涌的泉水就會變成涓涓細流了。”老頭說完就走了。露底的大鍋上哪找去呢,有人就想起了鐵器店的那些露底大鍋,於是大家就把鐵器店的十幾口露底大鍋全買來了,剛好扣住了十幾處泉眼。
果然,泉水充滿了鍋後又從鍋底的孔洞流出來,水就小得多了。鐵器店的兩個掌柜到這裡一看,便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總也止不住,笑著笑著,兩個人都暈倒了,大夥急忙把他倆抬回店裡,但他倆笑眯眯的,閉著雙眼,再也沒有醒來,都笑死了。
人們將它倆埋葬以後,就在蓋著露底大鍋的泉眼上,砌上石頭,形成一個方形水泉,在上面修了一座孔廟,泉水從廟下的石縫中溢出來,又再四周圍上石欄,蓋上亭子,一座美麗清新的水泉出現在平泉的街道上。既方便了取水,又方便了行人。以後“平泉”又經過幾次翻修改建,變成了現今的樣子。後來人們傳說,平泉街商業發達,街心出了水泉,是因為和合二仙在這裡開鐵器店造成的。
保護狀況
現今的平泉位於平泉市區喧譁街中心。乾隆四十三年,降八溝直隸廳為州,即因此泉而命名為“平泉州”,直至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平泉縣,雖然各期境域有所變化,但名稱沿用至今。通過“平泉”碑文可知,該泉初建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距今已有236年的歷史,在嘉慶及光緒年間均進行過重修。1953年,對“平泉”再度重修,將導流明溝改為暗渠。民國《平泉縣誌》對修泉的原因是這樣記載的:“縣府東南數十武(過去五尺為步,半步為武),平地湧泉,原清澈,為當市心,行塵紛集,時嫌污濁,自設治後為縣治,命名所取義,乃護以石欄,每歲春季掘一次,並立碑泉旁,禁人摧殘,且掘溝以通之,因涓流不絕焉。”清乾隆帝出巡經平泉時,曾賦有《八溝村》詩一首,“平泉今號州,廳屬本八溝”句,清楚地記載了清代平泉的建制變化。而當時的四川詩人李調元所作《平泉州》詩:“細脈何年泄,泉名冠一州。湧來雖趵突,瀉處總平流。不井千村次,非田萬頃收。昨宵風雨猛,疑是老龍湫。”則是對“平泉”最為淋漓細膩的描寫,耐人尋味。泉碑原為平泉怪傑任繼風用隸書所書,可惜早已不存。
1994年,平泉縣組織對“平泉”進行徹底重修。按清代建築風格重新構築。“平泉”地下泉池為花崗岩砌築,底鋪河卵石,五個泉眼於石間翻騰上涌。地上部分設有大理石座,上矗20根漢白玉“龍蟠柱”,柱間亦漢白玉護板,各刻浮雕玉龍一條。泉南立碑記載修泉經過,以志於後。泉周植鮮花綠草,生機盎然。“平泉印月”為古今“平泉八景”之一。凡來平泉,必到“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