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
人造地球衛星在空間環繞地球運行的路徑。可用軌道半長軸、軌道偏心率、軌道傾角、升交點赤經、近地點角距和近點時刻等六個軌道要素(根數)描述。有三種分類法:(...
定義 衛星入軌的方式 分類 宇宙速度 運行定律 -
軌道共振
軌道共振(orbital resonance) 天體運動中出現的各種共振現象的泛稱。原是指兩天體之間的軌道-軌道共振,即兩個天體各自以平太陽(見平太陽日...
簡介 歷史 共振的類型 在太陽系的平均運動共振 系外行星的平均運動共振 -
衛星軌道
衛星飛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環繞速度。衛星只要獲得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後,不需要再加動力就可以環繞地球飛行。這時衛星的飛行軌跡叫衛星軌道。
簡介 特點 分類 衛星軌道參數 衛星軌道管理 -
地球低軌道
地球低軌道就是指軌道在距離地球表面120km-5000km的衛星軌道,一般覆蓋全球的通訊衛星會使用這個軌道。
簡介 地球低軌道電子密度分布 -
月球軌道
月球軌道以27.32天完整的環繞地球一圈。地球和月球的質心在距離地心4,700公里(地球赤道半徑的0.73倍)的地球內部,兩者各自圍繞著質心運轉。月球與...
特性 月球的周期 潮汐演變 天秤動 路徑 -
人造地球衛星運行軌道
從末級火箭推力中止到人造衛星隕落(或返回地面)前,人造地球衛星質心的運動軌跡。它決定於入軌點的位置和入軌速度。運行軌道是一條與克卜勒橢圓軌道(見二體問題...
名稱 相關理論 逆行軌道 赤道軌道 極地軌道 -
地球軌道
地球軌道(Earths orbit)是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路徑,大體呈偏心率很小的橢圓,其半長軸(a)1.496×10千米;半短軸(b)1.4958×1...
地月軌道資料 軌道演變 形成原因 漸行漸遠 測量方法 -
分子軌道理論
分子軌道理論又稱分子軌道法(Molecular Orbital Theory)或MO法,1932年由美國化學家馬利肯(R.S.Mulliken)及德國物...
分子軌道的歷史 理論簡介 軌道簡介 線性組合原則 軌道能量 -
同步軌道
同步軌道,是指在軌道上運行的物體(通常指衛星)於被環繞物體(通常是行星)有同樣的平均環繞周期,並且方向一致。呈環形且處在赤道位置的同步軌道稱為地球靜止軌道。
介紹 套用歷史 高度計算 比較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