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鷚

平原鷚

平原鷚(學名:):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體型較纖細。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常做有規律的上、下擺動,腿細長,後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棲息於濕地附近,每巢產5-7枚卵。平原鷚的體形較田鷚略小,上體灰褐色,頭頂及上背具暗褐色縱紋;翅和尾暗褐色,具棕白色狹緣。 多棲息於河灘、谷地、沼澤、草地、林間空地及居民點附近。分布於古北區,歐洲、地中海地區、北非、向東至伊朗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平原鷚 平原鷚

平原鷚體長約18厘米。體型略小而腿較短,姿勢較平。沙灰色上體的縱紋不明顯,淺皮黃色下體幾無細紋(除亞成鳥外)。於手中時後爪較理氏鷚顯短而彎曲且跗跖較短(<28毫米)。似田鷚但尾較長。

成鳥:額、頭頂及後頸深褐色,具黑褐色羽軸紋;肩、背、腰黑褐色;上體具不明顯的羽軸紋,尾羽暗褐色,外具棕色狹緣;最外側一對尾羽棕白色,內近尾基處具暗棕色寬緣;中覆羽毛大覆羽暗褐,具棕色寬緣;飛褐色,具棕白色狹級飛羽暗褐,具淡棕色羽緣,羽緣處色較淡,呈棕白色;下體乳白色;胸部沾棕,並具較大的暗褐色羽軸紋;尾下覆羽沾棕。虹膜暗褐;嘴暗褐;下嘴基、跗躔和趾淡褐色;爪褐色;後爪較淡;呈淡黃色。虹膜深褐。

大小量度:體重♂ 22-26 g,♀24-30g;體長♂152 -190 mm,♀150mm-170;嘴峰♂ 12-16 mm,♀12-15 mm;翅♂82 -92 mm,♀80-94mm;尾♂67-83 mm,♀64-74mm;跗蹠♂24-25 mm,♀20-27 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平原鷚棲息於開闊平原和低山山腳地帶,有時出現在林緣、林中草地、河灘、沼澤、草地、林間空地及居民點附近。

生活習性

多成對活動,在地上岩枝節走覓食,受驚動即飛向樹枝或岩石上。食物主要為昆蟲,多為鞘翅目、膜翅目、雙翅目的昆蟲及幼蟲,食物缺乏時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平原鷚的鳴聲為響亮而憂鬱的cher-lee聲;叫聲包括清晰響亮的tchilip或tzeep及洪亮圓潤的chep。

分布範圍

平原鷚(分布圖) 平原鷚(分布圖)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查德、中國、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摩納哥、蒙古、黑山、摩洛哥、荷蘭、尼日、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馬利諾、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西班牙、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突尼西亞、火雞、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葉門。

旅鳥:不丹、喀麥隆、維德角、象牙海岸、冰島、愛爾蘭、賴比瑞亞、列支敦斯登、尼泊爾、挪威、斯里蘭卡、多哥。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水邊、河邊、湖畔、沼澤地附近的草地和農田地邊,較凹陷的地方或草叢根旁,由草莖、葉構成,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內墊以軟草、獸毛等;通常產卵4-6枚,卵白色、淡綠色、淡紅色或褐灰色,顏色變化較大,其上布滿暗色或紫爭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3-14天,在巢期12-14天。

亞種分化

平原鷚(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平原鷚指名亞種
Anthus campestris campestris
2平原鷚西伯利亞亞種
Anthus campestris kastschenkoi
3平原鷚新疆亞種
Anthus campestris griseu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