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常山、桂心、乾漆(熬煙盡)各三兩,牡蠣一兩半(熬),橘皮、杏仁(去皮尖,熬)各二兩。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方寸匕,先發熱,飲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時取未發前一食頃服。
主治
久瘧。
使用注意
服藥日唯須晚食,七日內慎如藥法,忌生蔥、生菜。
文獻摘要
《儒門事親》:“瘧猶不愈,候五六日,吐之以常山散,去冷痰涎水六七次。”
常山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五。主治久瘧。
常山、桂心、乾漆(熬煙盡)各三兩,牡蠣一兩半(熬),橘皮、杏仁(去皮尖,熬)各二兩。
上為散。每服方寸匕,先發熱,飲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時取未發前一食頃服。
久瘧。
服藥日唯須晚食,七日內慎如藥法,忌生蔥、生菜。
《儒門事親》:“瘧猶不愈,候五六日,吐之以常山散,去冷痰涎水六七次。”
常山虎耳草科植物黃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根。又名互草(《本經》),恆山,七葉(《吳普本草》),雞骨常山(陶弘景),翻胃木(侯寧...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土常山別名大葉土常山、大葉老鼠竹、硬毛繡球、癩癘樹、白常山、白花常山、雞跨褲。為虎耳草科植物臘蓮繡球和傘形繡球的根。立冬至次年立春間,採挖其根,除去莖葉...
基本資料 原形態 用藥禁忌 藥(毒)理學 功能主治組成: 常山、川烏頭(生,去皮臍)、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錢半,用好酒2盞,煎至1盞,露1宿,至發日五更初服。參考資料《楊氏家藏方》卷三。 ...
參考資料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按中醫治療原則使用的貨真質優的藥材,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中藥在清朝以前稱為本草、生藥等。現代所稱的生藥與中藥所指的範圍...
中藥釋義 定義 國內發展 發展歷史 療效考證華佗赤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九。主治傷寒頭痛身熱,腰背強引頸;及風口噤,瘧不絕;婦人產後中風寒,經氣腹大。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方義 附註狸頭散,中醫方劑名。方出《千金翼》卷二十四,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二。主治寒熱瘰癧。臨床常用於瘰癧。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運用 使用注意金不換正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壽世保元》。具有除濕寬滿,和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小兒四時傷寒,瘟疫時氣,山嵐瘴氣。症見寒熱往來,嘔吐,腹瀉。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運用 加減化裁臭常山,為芸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見於海拔500-1300米山地密林、灌叢、路旁或疏林向陽坡地。植物的根、莖、葉可供藥用,中藥名亦為臭常山。根、莖四...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化學成分常山散,中藥散劑,出自《外台秘要)卷五引《廣濟方》,主要成分是常山、升麻、蜀漆等,主要治療瘧疾。
常山散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