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散
【組成】常山38克 升麻15克 蜀漆7.5克
【用法】上三味,搗篩為散。每服6克,加米15克,用井花水200毫升煎,去滓頓服,少間則吐,吐訖則愈。
常山散
【藥物組成】常山、梔子仁、桂(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各等分。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方劑主治】瘧病。頭痛發熱,身面黃色,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水調下,不拘時候。
常山散
【組成】常山38克 升麻15克 蜀漆7.5克
【用法】上三味,搗篩為散。每服6克,加米15克,用井花水200毫升煎,去滓頓服,少間則吐,吐訖則愈。
常山散
【藥物組成】常山、梔子仁、桂(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各等分。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方劑主治】瘧病。頭痛發熱,身面黃色,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水調下,不拘時候。
常山虎耳草科植物黃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根。又名互草(《本經》),恆山,七葉(《吳普本草》),雞骨常山(陶弘景),翻胃木(侯寧...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土常山別名大葉土常山、大葉老鼠竹、硬毛繡球、癩癘樹、白常山、白花常山、雞跨褲。為虎耳草科植物臘蓮繡球和傘形繡球的根。立冬至次年立春間,採挖其根,除去莖葉...
基本資料 原形態 用藥禁忌 藥(毒)理學 功能主治常山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五。主治久瘧。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使用注意 文獻摘要組成: 常山、川烏頭(生,去皮臍)、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錢半,用好酒2盞,煎至1盞,露1宿,至發日五更初服。參考資料《楊氏家藏方》卷三。 ...
參考資料土常山別名大葉土常山、大葉老鼠竹、硬毛繡球、癩癘樹、白常山、白花常山、雞跨褲。為虎耳草科植物臘蓮繡球和傘形繡球的根。立冬至次年立春間,採挖其根,除去莖葉...
基本資料 原形態 用藥禁忌 藥理學 功能主治常山王,中國古代王爵。歷朝可考者32人。其中著名者有張耳、高演、劉秉忠等。
秦末常山王 西漢常山王 東漢常山王 晉朝常山王 北朝常山王常山(雞骨常山) 為虎耳草科落葉小灌木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L.的根。主產於長江以南各省及甘肅、陝西、四川等地。秋季採收。曬乾。切片...
性味歸經 用量 備述臭常山,為芸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見於海拔500-1300米山地密林、灌叢、路旁或疏林向陽坡地。植物的根、莖、葉可供藥用,中藥名亦為臭常山。根、莖四...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化學成分常山散,中藥散劑,出自《外台秘要)卷五引《廣濟方》,主要成分是常山、升麻、蜀漆等,主要治療瘧疾。
常山散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