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席獅舞》也稱“打席獅”。《席獅舞》的原生形態是由梅州“香花”佛教僧尼創造,在民間也由“香花”佛教僧尼表演傳播,表演者以一張“草蓆為獅”作為表演的主體,模仿獅的行走跳躍形態,與“南獅”相似的表演程式來表演,在似獅非獅中求其神似,以詼諧風趣的表演風格和鮮明獨特的客家特色,深受梅州市區民眾喜愛。
地域
《席獅舞》的流傳與梅州客家人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有關,古梅州人多依山近水而居、房舍矮小、居住極為分散,辦喪風俗都是日夜連宵、時間又長,眾多的宗親族戚、朋友 的住宿就成了大問題,緣此,“香花佛事”中的“席獅舞”就成了深受人們歡迎的必須項目。
內容
獅子是中華民族的辟邪獸,梅州客家人是中原漢族的後裔,所以客家人喜歡獅子、也特別喜歡舞獅,在梅州客家這個信仰繁雜的民系裡,人們深信獅子能驅邪、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安康。據城郊碧峰寺僧人“席獅”二代傳承代表釋彰龍法師回憶,從清末至上世紀文革前,《席獅舞》在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民眾做“香花佛事”中發展興旺、十分盛行。“席獅”舞時,由一個和尚就地捲起草蓆作為“獅子”,另一個和尚拿“青”(多用長命草作“青”)持扇伴舞,表演程式有出獅、引獅、舞獅、種青、偷青、藏青、搶青、逗獅、入獅等數個環節,整個表演約需20分鐘左右,用鑼、鼓、鈸、客家大鑼鼓風格伴奏。雖然《席獅舞》的道具和伴奏都很簡樸,但顯現出一種特有的質樸、親和美,頗有“鼓盆而歌、長歌當哭”的意境,並有祝願和保佑在世之人安康祥和之意。
地位
席獅舞在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民俗活動里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客家傳承“孝悌”美德的縮影,是梅州客家人健康、獨特、傳遞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共建和諧的表現方式之一,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體現,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席獅舞》雖然道具簡單,但動作技巧豐富,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它的微妙之處在於以席為獅,似獅非獅;動作滑稽,表演詼諧風趣,既能讓人輕鬆,又不引人發笑;表演恰到好處。
發展歷史
從上世紀的50年代初起,源於民間、興於民間的《席獅舞》開始走上文藝舞台,1982年6月蔡漢強、丘彩雲同志收集、挖掘、整理、創作《席獅舞》,參加梅州地區民間藝術匯演獲二等獎;1983年6月《席獅舞》獲全省業餘文藝作品三等獎;1986年7月《席獅舞》獲廣東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優秀獎;同年12月易名民間三人舞《席趣》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獲創作三等獎。1987年1月13日梅州地委、行署作出關於表彰、獎勵1986年文化藝術優秀成果的決定,獲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賽三等獎的《席獅舞》創作者蔡漢強,表演者丘岳、李衛玲、劉建文受到表彰。1987年3月17日李烈原撰寫《“席獅”古藝發新花》一文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北京廣播電台對李烈原撰寫的通訊進行了廣播。1990年8月梅州市藝術學校在蔡漢強老師創作的《席獅舞》的基礎上重新編排,獲閩、粵、贛三邊首屆舞蹈邀請賽三等獎。1994年12月,在第12屆世界客屬懇親會上表演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客家春秋》節目中,《席獅舞》的表演讓客家先民慶祝豐收的場面達到高潮。2005年12月,經創作升華的《中秋席趣》獲廣東省第三屆民眾音樂舞蹈花會舞蹈類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