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學論稿

不管出於何種心理,文學批評比之文學理論總是受到各方面更多的關切,作家、讀者和社會管理者都不能完全漠視文學批評,即令他們對文學理論沒有直接的興趣。 但是,一個文學批評家,如果只是說明作品的意義(社會意義與審美意義),那他還只是一個通俗的解說者,只是一個書評作者,還稱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批評家。 進一步說,文學批評也需要批評,也需要專門的研究,作為對批評的批評或對批評的研究的批評論,不但有存在的理由,而且應該受到特別的重視。

內容介紹

文學領域的變革往往首先從創作上發端,近十餘年的中國文學發展也是這樣。從20世紀70年代末文學內容上的變化,到20世紀80年代小說、詩歌、話劇劇本文體觀念的變化,藝術形式的大範圍大幅度的蛻變,掀起一股股新潮;與創作相依相連的文學批評不能不對之作出反應,由此導致批評自身的更新;文學批評對作品、對具體文學現象的判斷、闡釋需要明確的原則作依據,於是,文學理論的發展變化就必不可免了。在這裡,文學批評是中間的富有彈性的更加活躍的環節。不管出於何種心理,文學批評比之文學理論總是受到各方面更多的關切,作家、讀者和社會管理者都不能完全漠視文學批評,即令他們對文學理論沒有直接的興趣。但是,一個文學批評家,如果只是說明作品的意義(社會意義與審美意義),那他還只是一個通俗的解說者,只是一個書評作者,還稱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批評家。文學批評家還應該揭示文學作品的意義如何產生,如何被接受者體認,指出文學作品生產和傳播的種種規律。進一步說,文學批評也需要批評,也需要專門的研究,作為對批評的批評或對批評的研究的批評論,不但有存在的理由,而且應該受到特別的重視。同樣,一個文學理論家,如果對當代的巨大而深刻的文學變革沒有自己獨到的體驗,不能對之進行深入思考,怎么能指望他為闡明這種變革提供有用的理論武器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