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帝國軟肋(中國脆弱的十個瞬間)
作 者:張程
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
定 價:32.00
I S B N :9787308082273
所屬分類: 社科 > 政治/軍事
標 簽:外交、國際關係 政 治 政治法律
內容簡介:
再強大的帝國,也有掩飾不了的弱點。不要以為盟約代表的都是平等與承諾,很多時候,它是強者頤指氣使的施捨,是弱者苟且偷安的讓步。在政治利益的交鋒中,只有刀光劍影、鐵馬兵戈才是最真實的。中國歷史上的不平等盟約,暴露出各個帝國的軟肋,薄弱的外交,不擇手段的進取,諱莫如深的屈從,且聽本書為你一一道來。
作者簡介:
張程,浙江臨海人。年齡不到三十,其間二十載寒窗苦讀,先後獲得北大國際政治學學士和外交學碩士學位:現居北京,忝身出版社編輯行列。平時寫稿自娛之餘。賣文補貼家用。有《中國人本色》、《曇花王朝》、《三國大外交》、《禪讓》、《奪宮》、《劍鋒春秋》、《脆弱的繁華》、《江山的來歷》、《血凝》和《給歷史把脈》等圖書在外叫賣。
目錄:
弭兵會議:霸權下蒼白的和平
和約薄如紙
鄢陵大戰
弭兵會盟
和平就是長期停戰
鴻溝之盟:卑鄙者的遮羞布
點子大王陳平
項羽不是個好領導
大兵遇見流氓
背盟者的勝利
白登之圍:無奈的和親
這個冬天特別冷
白登山上的七天七夜
和親隊伍上路了
澶淵之盟:制度性頑疾的代價
叛將王繼忠
遼軍是老虎
拿什麼拯救澶州
買賣和平
海上之盟:機會變成了災難
敵營傳來好訊息
童貫那兩把刷子
“代為收復”
小動作,大災難
紹興和議:來自內部的敵人
宋高宗的心病
兵權是個大問題
政壇無小事
和談在前,惡戰在後
岳飛死了
南京條約:“千古未有之變局"
鴉片來了!
口岸,口岸
好皇帝道光和壞大臣們
外交是什麼?
伊犁條約:虎口奪食,很難
侵略者接踵而來
崇厚幹的好事
大清公使曾紀澤
虎口奪食
辛丑條約:邁入沉淪的深淵
轟轟烈烈練拳去
北京發生了什麼?
八國聯軍在中國
李鴻章又簽賣國條約
二十一條:弱國的艱難抵.抗
袁世凱與日本的新仇舊恨
幕後新聞戰
日本讓步了
國恥紀念日
後記
參考文獻
書摘:
鍾儀不久就被釋放,回到楚國。他如實向楚共王轉達了晉國想與楚國交好的意願,並進一步建議兩國罷戰休兵。楚共王的心態也一和晉景公一樣,欣然採納了鍾儀的意見,決定與晉國修好。晉楚兩國開始來往交流、釋放囚徒,關係出現了轉機。
橫亘在南北之間多年的堅冰開始出現消融的跡象……
我們有必要對當時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作一下梳理。如果把國際舞台比作弱肉強食的草原,那么強大的晉國就是一隻來自北方的狼,從晉文公開始就橫掃華北地區,滅國數十,降服國家無數。當晉國的戰車越過黃河南下的時候,它遇到了南方大國楚國的迎頭痛擊。楚國也是一隻惡狼,占領了南方廣袤的土地,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在城濮,晉楚兩國直殺得血流滿地、屍橫遍野,結果互有勝負,誰也沒能征服對方。這下苦了夾在晉楚之間的中小國家。鄭、陳、宋、魯、衛、蔡、許等幾十個國家成了一群可憐的綿羊。他們要追隨晉楚兩國作戰,為晉楚提供附傭兵、後勤補給,要按時向晉楚兩國進貢,遇到節日或者兩國君主生日還要跑去磕頭祝賀。如果僅僅是唯霸國馬首是瞻,那還好說,只要放下尊嚴、捨棄部分利益就可以了。問題是,霸國有兩個,到底要唯誰的馬首是瞻呢?
中原各國開始是做牆頭草,看誰的力量強就投入誰的懷抱。晉國戰勝了,大家就呼啦啦地向晉國送禮道賀;過幾天楚國反敗為勝了,大家又集體轉向祝賀楚國戰勝晉國。晉國和楚國很煩這樣,乾脆撇下對手,集中全力進攻中小國家。征戰的結果是晉楚兩國大致劃定了勢力範圍,某些國家固定地依附晉國,某些國家固定地依附楚國,還有一些國家因為晉楚雙方勢力相當而得以保留下來、苟延殘喘。勢力範圍劃定了,可小國的日子一點都沒好過。因為他們照樣要兩邊進貢,兩邊賠笑,稍有伺候不周,晉楚的大軍就兵臨城下來問罪了。中原各國孝敬兩大霸國的財富高達各自國家財賦收入的三成以上,諸侯大臣們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揣摩霸國心理上,於國於民都是苦不堪言。
晉國和楚國也不想這樣,無休止的敵對讓他們也苦不堪言。
從綜合國力上來講,楚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而且和東方次等大國齊國關係相對密切,在戰爭中略占優勢。晉國在領土、人口等硬指標上處於劣勢,又深受國內權力鬥爭的困擾。在外交上,和晉國交好的西方次等大國秦國對中原事務態度超脫,給不了晉國多少幫助。
春秋後期,在實力均勢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晉國接受了從楚國逃出來的申公巫臣的建議:聯吳制楚。這是一張好牌,巫臣自告奮勇出使吳國後,與吳國一拍即合,立即實現了晉國、吳國的聯合。巫臣還帶了一隊晉軍去吳國傳授射箭、駕車、列陣等軍事技術,原先善於水戰的吳軍由此學會了車戰,軍隊面貌大為改觀。吳軍的力量增長很快,公元前550年,晉嫁女於吳。雙方通過婚姻進一步加強了聯絡,晉國就開始慫恿吳國攻打楚國。吳國先將進攻的矛頭對準楚國的附庸巢國(今安徽巢縣)、徐國(安徽泗縣西北)。取得一系列小勝後,吳軍攻入了楚國領土,鬧得楚軍來回奔波。楚軍在戰場上“一歲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一些屬於楚國的小國都被吳國奪去。吳國開始強大,與中原諸侯交往。此後近70年間,吳楚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在這十次戰爭中,吳軍全勝六次,楚軍全勝一次,互有勝負三次。楚國受到了極大的牽制。晉國也很夠朋友,出兵配合吳國的進攻。晉軍攻打附庸楚國的蔡國,還俘虜了沈國國君。晉國和楚國圍繞著晉國和吳國之間的交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公元前583年,晉國會合諸侯軍隊討伐郯國(今山東郯城),開闢了通往吳國的道路。不料第二年,楚國攻占莒國首都,又重新截斷了晉國和吳國的交通。
戰爭是要巨額投入的,霸國地位是要天價成本來維持的,儘管有從小國盤剝來的金錢物資,持續的戰爭投入還是妨礙了晉楚兩國的發展。到春秋後期,內外壓力迫使兩國都希望坐下來談判。P0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