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維爾·尼古拉耶維奇·米留科夫

主張自由主義,1894年被莫斯科大學解聘。 1905年10月創辦了俄國立憲民主黨。 1917年5月4日米留科夫下台。

帕維爾·尼古拉耶維奇·米留科夫,俄國著名歷史學家,立憲民主黨的創建者、核心領導者、政治家,二月革命後的臨時政府首任外交部長。
出身於莫斯科一個建築師家庭。1877年入莫斯科大學歷史-哲學系學習,1882年畢業後留校在俄國史教研室任教。1891年碩士畢業。主張自由主義,1894年被莫斯科大學解聘。1896年至1903年著有《俄國文化史綱》3卷本。
1905年10月創辦了俄國立憲民主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站在了護國主義立場,堅決擁護世界大戰,支持其兒子志願參軍(後陣亡)。
1917年二月革命中,主張保留君主制,但形勢發展太快而超脫於立憲民主黨的控制。第一屆臨時政府中,立憲民主黨人李沃夫王公出任總理,米留科夫任外交部長。米留科夫堅決反對公眾的不惜任何代價立即和平的願望,主張固守協約國盟友的戰爭義務。1917年5月1日米留科夫向英、法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聲明俄國臨時政府“充分遵守對我協約各國所承擔的義務”,“把世界戰爭進行到徹底勝利”。[1]這個照會激起彼得格勒士兵與工人的憤怒,導致了臨時政府的第一次危機。1917年5月4日米留科夫下台。
十月革命後,米留科夫離開了彼得格勒,在白軍中擔任各種職務。蘇俄內戰結束後,移民法國。繼續保持積極的政治活動,主編流亡白俄報紙《最新新聞》(1920-1940),至法國陷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