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帕竹噶舉(藏文:phag-grub-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達波噶舉四大支系之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達波拉傑的弟子帕木竹巴・多吉傑波在西藏山南帕木竹地方建丹薩替寺,收徒傳授“大印修法”,形成該派。曾奉達波拉結為“根本上師”,廣學經綸。歷史沿革
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帕木竹巴・多吉傑波(rdo-RJE-rgyal-po,1110-1170)在西藏山南帕木竹地方(今西藏桑日縣境內)建丹薩替寺(gdan-sa-mthil),收徒傳授“大印修法”,得到了吐蕃貴族後裔朗氏家族的支持,從而形成該派。該寺座主後由朗氏家族承襲,被元朝封為萬戶長。帕竹噶舉發展經歷了先由宗教活動家創立教派,後由教派和家族相結合,進而建立地方政權的過程。元至正十一年(1351)其首領強曲建贊(by-ang-chub-rgyal-mtshan,1302-1364)受封為“大司徒”,統一衛藏,取代薩迦派,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乃東政權,存續二百六十五年。該政權亦被稱為“帕木竹巴”。其侄孫扎巴堅贊(grags-pa-rgyal-mts-han,1374-1432)於明永樂四年(1406)受封為“灌頂國師闡化王”,賜玉印。15世紀初扎巴堅贊扶持宗喀巴創立格魯派。帕竹噶舉後隨帕木竹地方政權衰亡而消失,但其闡化王印傳至清代五世達賴時期。該派原有八個小支系,止貢、達壠、主巴三支系流傳至今,雅桑、修色、葉巴、瑪倉、綽浦等支系先後絕傳。八小支系
止貢噶舉(藏文:vbri-gung-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南宋淳熙六年(1179),止貢巴・仁欽貝(藏文:rin-chen-dpal,1143-1217)在止貢地方(今拉薩東北郊)建止貢替寺(藏文:vbri-gung-mthil),創立該派,故名止貢噶舉。該派重戒律,認為因果說和所謂真實相融合,可達到“真空”與“大悲”的境地。止貢京俄力主西藏歸順元朝,頗有爭議。元朝封其寺主為萬戶長。元世祖至正二十七年(1290)遭薩迦派襲擊,止貢替寺被毀,藏史稱為“止貢林洛”(意為“寺廟之變)。14世紀中大部分領地被帕木竹地方政權兼併。後又與格魯派角逐,明永樂十一年(1413)該派第十三任寺主領真巴兒吉監藏受封“闡教王”。格魯派掌西藏政教大權後,止貢派一直處於受到壓制的地位,但傳承未斷,17世紀中葉後衰落。達壠噶舉(藏文stag-lung-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創始人扎巴貝(藏文:Bkra-shis-dpal,1142-1210),曾師事帕木竹巴,後自立教派,建達壠寺。相傳該派僧人以“戒行清整”著名。後扎西貝的再傳弟子桑傑溫(1251-1294)又在康區建類烏奇寺(ri-bo-chevi-dgon)。達壠寺稱“上塘”(ya-thang),類烏齊寺稱“下塘”(ma-thang),16世紀後,在格魯派強大的宗教勢力的壓制下,該派逐漸衰落。
主巴噶舉(藏文vbrug-pa-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12世紀時由帕木竹巴弟子林熱・白瑪多吉(1128-1188)創始,至�巴甲熱・葉希多吉(1161-1211)而大成。先有主寺在拉薩西南,後以熱壠寺(在熱壠地方)為該派主要寺院。由熱壠寺傳承一系,稱中主巴。後由落熱巴旺秋尊追(1187-1250)和郭倉巴倉袞波多吉(1189-1258)分別創立上、下主巴兩系。後期傳入不丹,又形成南主巴一系。其首領曾控制過不丹的政權,並與拉達克土王關係密切。格魯派統領西藏政權後,曾因與主巴噶舉的糾紛而與不丹發生戰爭。主巴噶舉注重苦修,信徒眾多,傳布很廣。
雅桑噶舉(藏文g-yav-bzang-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南宋開禧二年(1206),格丹益希僧格(?-1207)及其弟子卻吉門郎(1169-1233)在雅堆境內建雅桑寺,創立該派,故名。元世祖曾封該派首領為西藏十三萬戶長之一,14世紀中期被帕竹萬戶兼併,雅桑噶舉也逐漸失傳。
修色噶舉(藏文shug-gseb-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南宋淳熙八年(1181),帕木竹巴弟子傑貢・楚臣僧格(1140-1204)在聶浦(snye-phur)地方修建修色寺,創立該派,故名。後該派重視希解派所傳教法,故《青史》將該派歸入希解派。
葉巴噶舉(藏文yel-pa-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12世紀後期由耶歇孜巴創立。耶歇孜巴曾師從帕木竹巴學法,建造耶浦寺(Yel-phu)和達納寺(rta-rna)。相傳其受格薩爾王尊信,格薩爾王的後人曾將其兵器存放在該派寺內。後併入其他教派。
瑪倉噶舉(藏文smar-tshang-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由帕木竹巴弟子瑪倉・喜饒僧格創立,故名。此派後與康區白玉地方的寧瑪派合流。
綽浦噶舉(藏文khro-phu-bkav-brgyud)。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八小支系之一。12世紀時,帕木竹巴弟子傑擦(1118-1195)和袞丹熱巴(1148-1217)兄弟及其侄綽浦譯師絳巴貝(1173-1225)在綽浦地方(在後藏薩迦境內)建綽浦寺,創立該派,故名。著名佛學家布頓・仁欽朱(1290-1364)就出自此派,並由他傳出了一個單獨派系別夏魯派。布頓之後綽浦噶舉逐漸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