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卡之戰

布迪卡之戰

布迪卡之戰是公元60年由不列顛原住民領袖布迪卡領導的一次規模宏大的反對羅馬殖民統治的大起義。這次起義對英國的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背景介紹

布迪卡之戰是公元60年由不列顛原住民領袖布迪卡領導的一次規模宏大的反對羅馬殖民統治的大起義。這次起義對英國的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布迪卡是生活在英格蘭東部原住民的女性領袖,史稱“布迪卡女王”,她是在丈夫過世後擔任起部落領袖的職責。當時羅馬對南部英國的統治採取了兩種統治手段:一種是由羅馬的總督直接控制南部富饒、險要之地以及大城市;另一種則是將統治權暫時委讓給那些臣服於羅馬的部落首領。而布迪卡女王的統治屬於後者,因而從某種意義來講,她與他的丈夫是當時原住民當中的“通敵者”。但是羅馬在將統治權交給部落首領的時候,規定了一旦部落首領絕嗣,統治權就應該歸還羅馬,這一點類似於英國後來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因此,布迪卡女王繼承丈夫的統治地位雖然符合部落內部的習俗,但是既違背了羅馬人的規定,也不符合羅馬逐步蠶食南部英格蘭的野心。當時駐南部英格蘭的羅馬長官就派了一支軍隊到布迪卡的領地,要求布迪卡交出統治權。

起義過程

戰爭之初,原住民節節勝利,攻克了當時羅馬在南部的多處居住點,甚至攻下了當時羅馬在南部英格蘭的最大城鎮,也是今天英國首都倫敦的前身。這一方面要歸功於原住民的勇敢,另一方面則要歸功於當時原住民勝羅馬人一籌的便利交通工具。那是原住民已經有了圓輪車,但還不夠成熟,車輪還沒有車軸,只是一片圓形木板。有了圓輪車,原住民的軍隊便有了大型羅馬軍團很難具備的優勢:機動,靈活。因此可以既可以化整為零,小股騷擾羅馬軍隊,又可以瞬間集結,集中打擊羅馬軍隊。在一系列的勝利面前,布迪卡女王認為決戰時機已到,便開始集結部隊,尋找羅馬軍隊主力以求一戰全殲。
當時布迪卡女王的對手是羅馬將領保利努斯,這位將領身經百戰,作戰經驗豐富。戰爭初期由於羅馬軍隊兵力分散,缺乏準備,節節敗退。在保利努斯的領導下,羅馬軍隊有組織的撤退並集結,共三個軍團,1.5萬人。而義軍此時已經由當初的幾萬人發展到23萬人。但是在這裡要注意的是,這裡面真正的戰士最多不會超過十萬人,而其餘的13多萬人實際上是那些士兵的家眷,這一點跟東漢末年的黃巾軍很像,曹操當年收編了20多萬黃巾軍為青州兵,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士兵的家屬。這些家眷為義軍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雙方部隊在一片谷地相見,根據現代考古學家和軍事學家的考證,已經找到了古戰場的確切地點。從現代人來看,這個戰場實際上對羅馬軍隊非常有利。該谷地進入時十分寬敞,但是向里逐漸收窄。布迪卡的軍隊雖然很多,但是每次士兵衝鋒都是分批上前,不能有效發揮人多的優勢,也很難將羅馬軍隊分割包圍,更不能使用戰車,因為車輪沒有車軸,車子的穩定性很差。這種車之所以在起義前期能夠所向披靡,是因為當時羅馬人的定居點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區,戰車可以沒有障礙的橫衝直撞。但是一旦遇到這樣的山地地形就無計可施了,因此戰車以及家屬的大車集中在後方,戰車沒有參戰。而且義軍沒有擺脫蠻族作戰的模式,幾乎沒有陣型,只是一味擁擠向前,部隊內部拉不開距離。當時義軍衝鋒的時候,保利努斯的羅馬軍隊集中在谷地的狹窄部,頗有破釜沉舟之意,因為一旦失敗,想從谷地中撤退就不那么容易了。義軍還在衝鋒的路途中,保利努斯便開始了類似於現代戰爭的炮火準備——用弓箭射殺前面一批步兵。注意這裡發射弓箭的不是普通的弓而是一種弩機,這種弩機對單個士兵來說比較笨重,只能置於地面射擊,有些像現代戰爭中的野戰炮。雖然不像諸葛連弩那樣輕便快捷,但是威力對於當時的蠻族軍隊來說是毀滅性的,因為這種弩機射程遠,穿刺力強。前軍因而損失慘重。
但是畢竟義軍人多,義軍前鋒與保利努斯的軍隊的距離逐漸縮短。這時已經無法進行弩機射擊前的準備工作了,羅馬軍隊的前鋒已經進入蠻族的標槍和弓箭的射程以內。於是保利努斯將弩機撤到後方,由手持大盾和短劍的重裝步兵上前掩護後撤的弩機並擺出了楔形陣。這種陣法在未來幾百年中成為羅馬將領打擊蠻族屢試不爽的陣型。我們可以看看右邊這幅圖片,楔形就是這種鋸齒狀
的圖形,而羅馬軍隊的鋒線擺成了這種陣勢。這種陣型的具體作戰方法是這樣的,士兵將盾牌置於前方,盾牌中間留有較小空隙,便於短劍刺出(近代歐洲軍事專家分析認為,刺比砍得殺傷力更大,砍可能只是皮外傷,而刺則是傷及內臟的),然後軍隊向蠻族軍隊壓上去,這樣就實現了對蠻族軍隊的局部分割。加之蠻族軍隊人擠人,因而在羅馬軍隊的刺殺和自身後退踩踏下,義軍開始潰退。此時保利努斯瞅準時機,派出騎兵襲擊義軍後方,也就是義軍家屬的所在地,這些義軍家眷在開戰前將義軍的後方像口袋一樣的封死了,因而義軍向後撤既不可能,也引發了後面家眷的恐慌,他們本身觀戰,希冀家人能獲得最後勝利,但未曾想到最後的失敗,也是一片大亂,加之羅馬騎兵在家屬和後退義軍之間的瘋狂砍殺。最終除少數義軍突圍外,其餘全部被殺。而戰後布迪卡女王也不知所終,有人認為她在陣中被殺,也有人認為她是服毒自殺,還有人認為她逃出生天。
勝利後的羅馬人為了威懾其他的部落,故意不清理義軍的屍體,任憑這些屍體在戰場上腐爛。這一戰之後,再也沒有那個部落敢跟羅馬對抗了,羅馬開始穩固自己在南部英格蘭的統治。

戰爭影響

這次起義的失敗不僅進一步鞏固了羅馬在南英格蘭的統治,也改變了不列顛內部的民族的分布。原住民的主體凱爾特人開始向西面威爾斯和背面的蘇格蘭撤退,甚至有的人撤退到愛爾蘭。羅馬在南英格蘭的統治崩潰後,原住民以及羅馬撤離後留下的大片權力真空,為後來的維京人、日耳曼人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湧入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可以說,這次起義決定了英國今後的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