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游蟻

布氏游蟻

南美洲的布氏游蟻(學名 Eciton burchelli ),可能是我們了解最多的一種行軍蟻。正如其名,行軍蟻是一支總是在“行進”的“大軍”,布氏游蟻沒有固定的家,只在一個地方定居兩三個星期,然後再花兩三個星期遷往下一個地方。布氏游蟻的臨時“軍營”通常扎在樹幹上,螞蟻們抱成團,把幼蟲和蟻后保護在內。

簡介

南美洲的布氏游蟻(學名 Eciton burchelli ),可能是我們了解最多的一種行軍蟻。

布氏游蟻

正如其名,行軍蟻是一支總是在“行進”的“大軍”,布氏游蟻沒有固定的家,只在一個地方定居兩三個星期,然後再花兩三個星期遷往下一個地方。布氏游蟻的臨時“軍營”通常扎在樹幹上,螞蟻們抱成團,把幼蟲和蟻后保護在內。

布氏游蟻 布氏游蟻

圖片1:布氏游蟻。較大的個體是兵蟻,圖中其恐怖的大牙清晰可見。

天亮之後,布氏游蟻的大軍就開始巡視森林了,它們排成幾十米長的縱隊離開巢穴,然後在縱隊前端成樹冠狀散開,形成寬達15米的巨大扇形,像鐮刀般收割叢林地面上的一切小動物。昆蟲、蜘蛛、蠍子和蜈蚣都不能倖免,有時蜥蜴、蛇和雛鳥也會成為犧牲品。這些獵物不是當場吃掉,而是運回到“大後方”的“軍營”里去。在乾燥的天氣里,這支大軍行走和屠戮的聲音人耳都聽得見。

許多種的螞蟻都會派出單獨的“偵察兵”來尋食,找到食物後再搬大部隊來幫忙。但行軍蟻無論偵察覓食,捕捉食物,還是帶食回巢,總是結成浩浩蕩蕩的龐大軍隊。它們從來不會單獨行動。

一般來說,食肉動物的獵物都比自己小,但一群食肉動物集合起來,就可以制服比自己強大的獵物,狼和逆戟鯨(別名虎鯨,殺人鯨,英文名Killer Whale,學名 Orcinus orca )都是如此,但狼群絕不會像布氏游蟻那樣,形成如此恐怖的規模,每群布氏游蟻的“蟻口”在15-70萬隻之間,總重可達1千克。

蟻后是蟻群的生殖器。一般螞蟻的蟻后總在持續不停的產卵,可謂細水長流,但布氏游蟻的蟻后產起卵來像是錢塘江大潮。大軍一旦在一個地方“駐紮”下來,她的卵巢就開始飛快地發育,膨脹得大腹便便,一周之後,她一口氣產下10-30萬粒卵,等這些卵孵化成幼蟲,軍隊就拔營前往下一個地方。蟻后也停止產卵,恢復“產後辣媽”體型,去追隨大部隊,她有強健的腿,能走長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