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運作監管的內容
對金融機構市場運作監管的具體內容,在各國之問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將監督管理的重點放在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的合規性、資本充足性、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內控機制等幾個方面。1.資本充足性監管
對於金融機構的資本金,除了要有符合規定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之外,一般還要求金融機構的自有資本與資產總額、存款總額、負債總額以及風險投資之間保持適當的比例,通過對金融機構實際資本比率、風險資本比率等資本比率的監管,可以達到以資本規模製約資產規模(特別是風險資產規模),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經營風險的目的。
2.流動性監管
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非常重視,既包括本幣的流動性監管,也包括外幣的流動性監管。同時,金融監管當局對流動性監管的方法不盡相同,在流動性指標的設計上存在差異。比如,有的國家分別設計了銀行資產負債的比例,用以監督檢查銀行的清償能力;又比如,有的國家並沒有正式規定流動性的具體界限,卻對銀行的流動性進行經常的檢查。
3.業務範圍監管
對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的限制程度,不僅與一國的經濟、金融發展程度有關,而且與其金融監管水平、傳統習慣等有關。對於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的限制,各國並不完全相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一些國家,商業銀行的業務與投資銀行的業務是分開的,商業銀行不能認購股票;而有些國家限制銀行對工商業的直接投資。有的國家禁止將銀行業務與非銀行業務混在一起,卻允許通過銀行控股公司、附屬機構等方式,參與某些經營風險較大的非銀行活動;有的國家允許銀行經營非銀行業務,但對其投資規模卻有所限制。
4.經營活動監管
金融機構經營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因而,金融機構會儘可能地將吸收的資金集中投向盈利高的貸款與投資。但是,在盈利性提高的同時,經營風險也相對增大。各國金融監管當局都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管,通過對資產負債比例的管理、資本流動性管理等,限制銀行貸款過度地集中,限制銀行對單個借款者提供過多的貸款。
5.外匯風險管理
由於世界各國的金融領域開放程度不同,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業務發展狀況和面臨的外匯風險也就不同。有的國家對銀行的外匯及外匯業務實行嚴格的監管,有的國家則實行比較寬鬆的管理。例如,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及外匯業務的監管比較寬鬆,而英國、日本、荷蘭和瑞士等國家則比較嚴格。
6.準備金管理
一般來說,銀行的資本充足性與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政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繫,金融監管當局在對銀行的資本充足性進行監管時,必須考慮銀行準備金的計提問題,確保銀行準備金是在充分考慮謹慎經營和真實評價業務質量的基礎上的提取,避免準備金提取不實所掩蓋的潛在風險。在世界各國金融相互開放和跨國金融機構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各國中央銀行準備金政策和準備金提取方法的統一,已成為增強國際金融體系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7.存款保險管理
在有些國家,金融體制中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當本國金融機構由於經營不善或受外部環境變化等各種因素影響而出現信用危機時,存款保險機構將向金融機構提供財務支援,或者由存款保險機構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保護存款者的利益,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對促進一國金融業的穩健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8.其他方面的監管
金融監管當局還通過各種方式對金融機構的其他方面進行必要的監管。例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作為貨幣資金的價格反映著信用資金的供求狀況,並隨著市場供求的變動而變動。但是,為了防止金融機構之間惡性競爭的發生,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與效率,金融監管當局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對利率進行統一的監管就存在必要性。中央銀行對利率的監管,主要是依法確定基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