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本質

市場的本質

《市場的本質》本書嘗試從“人的行為”這一角度來考察“市場的本質”這一問題。作者從來塞斯的“人類行為學方法”入手,考察了企業家與市場問題、市場協調問題、價格對市場的干預、資本生息、企業產權、交易費用等問題,即從人類行為的視角打開了認識市場本質問題的多扇視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開篇指出在“均衡假設”前提下,新古典經濟學的人類行為的假設與個體的真實行為有很大的偏差,相反,奧地利學派的行為假定與真實狀態比較接近。我們應該跳出均衡方法,回歸到“人的行為”為中心的方法中去。

作者簡介

朱海就,男1973年2月出生浙江青田人,199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工程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興趣和領域包括:

1. 社會科學方法論2.企業家理論3. 企業理論4. 新制度經濟學5. 企業網路、產業集群等。

目錄

市場的本質市場的本質

序言

0 導言

第一篇 人類行為與經濟學方法論

1 傳統新古典經濟學與奧地利經濟學中的人類行為

1.1 新古典經濟學方法論中的人類行為

1.2 奧地利經濟學的人類行為觀

1.3 本章小結

2 均衡、過程與經濟學方法

2.1 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觀”與奧地利經濟學的“過程觀”

2.2 新古典經濟學與奧地利經濟學方法論的具體比較

2.3 奧地利經濟學的方法論

2.4 本章小結

3 人類行為、複雜現象與經濟理論

3.1 一個方法論比較的分析框架

3.2 新古典經濟學與奧地利經濟學對複雜現象的不同處理

3.3 新古典與奧地利經濟學方法論評價

3.4 我們有好的方法論可以用嗎

3.5 本章小結

第二篇 知識、價格與秩序

4 知識與價格:打開“看不見的手”的黑箱

4.1新古典經濟學對“協調”問題的處理

4.2 市場協調問題的微觀理論基礎是“知識”而不是“理性”

4.3 知識的“發現”與價格的“創造”

4.4 分散價格、分散協調及其一致性

4.5 本章小結

5 價格如何協調市場:干預主義的謬誤

5.1 干預主義的隱含前提

5.2 價格對市場的協調是一個“創造性”過程

5.3 價格協調機制與人的行為假設

5.4 政策含義

5.5 本章小結

6 哈耶克自發秩序論的三大誤讀

6.1 哈耶克的自發秩序理論的主要內容

6.2 自發秩序與現實的“非序”

6.3 規則是被模仿的還是被集體選擇的

6.4 群體選擇與方法論個人主義是否衝突

6.5 本章小結

第三篇 資本、產權與企業家

7 資本的時間與結構:從龐巴維克到拉赫曼

7.1 從龐巴維克的“二元利息論”說起

7.2 資本的“時間”

7.3 資本的“結構”

7.4 “資本”、“時間”與“結構”的內在關係

7.5 本章小結

8 產權、不確定性與動態效率

8.1 新制度經濟學的產權觀是“靜態的”

8.2 動態產權觀與經濟效率

8.3 產權是如何變動的

8.4 “動態產權觀”對我國產權改革的啟示

8.5 本章小結

9 對“企業家”的理解為什麼有分歧

9.1 作為“生產要素”的企業家與“均衡”方法

9.2 熊彼特:“企業家:與“均衡”相結合的嘗試

9.3 奧地利經濟學:“主觀主義”的企業家

9.4 三大理論的再比較

9.5 本章小結

10 企業的性質:“企業家定價”還是“定價企業家”

10.1 科斯傳統是“企業家定價”的傳統

10.2 用“定價企業家”的視角來考察企業的性質

10.3 重新解釋“交易費用”

10.4 資本結構與企業間關係

10.5 與奈特“企業家企業”的比較

10.6 本研究對國企改革的啟示

10.7 本章小結

11 中國的經濟成長能持續嗎:企業家視角的解讀

11.1 新增長理論及其局限

11.2 經濟成長與兩種不同類型的企業家

11.3 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成長的考察

11.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