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法語:Catacombes de Paris),法國巴黎一處著名的藏骨堂,主要分布在巴黎4區,5區和15區的地下,以及蒙瑪特高低地下,共堆放著600萬具人類屍骨。原為地下石灰石採石場。1786年,巴黎爆發瘟疫,為了解決墓地不足和公眾衛生危機的問題,人們將埋在市區所有公墓中的屍骨轉移至此。此後作為一個公墓一直使用到1814年。現已開闢為博物館,有一小部分墓穴供公眾參觀。舉世聞名的巴黎地下墓穴原來是一個廢棄的採石場,整個地下墓穴占地1.1萬平方米,1994年,巴黎政府將300公里地下隧道中的1公里左右開放為參觀區域,陰森潮濕昏暗的地道高約2到3米,一邊是石牆,另一邊就是成堆的骨頭,當中寬度僅2米左右。

基本信息

修建

巴黎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查看更多圖片)

巴黎地下墓穴原來是一個廢棄的採石場。1780年5月40日,一處公共墓穴破裂,致使墓內屍體分解的液體沿著大道流入附近住戶的地窖。1785年11月9日,路易十六頒旨,將平民公墓內的屍骸悉數遷往新址。選址權交給了採石場勘察大臣。最後,他挑中了巴黎市中心以南、蒙蘇里平地下的幾個石灰石場。經修繕和加固,它們連成一個地下墓場,並由3名牧師行完祭祀大禮後於1786年4月7日正式啟用。大量屍體的轉運在夜晚或黃昏時分進行。 
那些屍骸由井口狀豁口直接丟進了地下墓場。這項艱巨的工程夜以繼日,從1786年春一直持續到1788年初。此後近百年里,其他墓場裡的屍骨也被遷移至此。這項工程由教士們來操作,工作量比預料得要大,竟到1810年才正式完成,最後堆放的屍骨大約在600萬到700萬具之間。因為太多屍骨無法相配,有一些已經找不到頭顱,最後教士們不再尋找整個人的骨頭,而是將骨頭根據類別分類堆放,只簡單地標誌出某堆骨頭是哪一年,從哪個公墓轉移而來,零星地設了幾塊石碑刻上幾句拉丁文的銘文。 

1859年,正當巴黎市經歷著拿破崙三世的重大改革、喬治-尤金·奧斯曼市長組織興建舉世聞名的林蔭大道之時,更多的墳地不得不另遷新址。從1842年至1860年,共有800多車屍骨運入這個地下墓場。死者們的個人身份均無從查考,而其來歷——原墓場的名稱和遷移日期——都被保存下來。

整個地下墓穴占地1.1萬平方米,1994年,巴黎政府將300公里地下隧道中的1公里左右開放為參觀區域,陰森潮濕昏暗的地道高約2到3米,一邊是石牆,另一邊就是成堆的骨頭,當中寬度僅2米左右。

景點

巴黎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查看更多圖片)

墓區面積有六七個街區那么大,卻沒有導遊講解,石壁上只是草草地刻了幾行文字說明。沿著83級台階盤鏇而下,光線逐漸暗淡。

正門上方寫著:"Arrete! C'est ici l'Empire de la mort"(止步!這裡是死亡帝國)。墓穴都經過了藝術加工:它們被堆成各種形狀, 有由頭骨組成的洞穴,走廊和拱橋, 還有由人體其他骨架堆砌的骨頭牆。骸骨沿墓穴隧道的牆璧堆放,一具具排列得井然有序,一般屍骨牆下面的最外層碼放著手骨或者脛骨,到了最外層的中間或者是最上方會碼放一兩排人的頭蓋骨,有時侯人的頭蓋骨會被鑲嵌在骨頭的任意位置。

墓穴中還有許多用希臘文、拉丁文和法文撰寫的石碑,其中不乏拉辛、荷馬、維吉爾、賀拉斯、盧梭和《聖經》里的名言。例如,這裡有《奧德賽》的名句:“辱沒亡靈,天誅地滅!”還有賀拉斯的警言:“切記,每一天都是你的末日。”

喜歡巴黎地下生活的人被稱為“都市探險者”。他們裝備著照明燈和自制地圖,從巴黎市內的各個隱秘入口進入地下墓穴,有時在地下一呆就是幾天。除了探險之外,他們甚至還會在地下墓穴中舉辦派對。

埋葬的名人

巴黎地下墓穴還長眠著許多名人。其中,有諷刺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哲學家孟德斯鳩和帕斯卡、科學家拉瓦錫、詩人兼作家拉封丹、大革命時期的羅伯斯庇爾及其政敵丹東、女作家賽維妮、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甚至還有莫扎特的母親。

參觀

入口地址:1 avenue du Colonel Henri Rol-Tanguy, 75014 Paris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開10:00-17:00,16:00後禁止入場,周一休息。
門票:8歐元,14歲到26歲優惠票6歐元,13歲以下免票,但須有一名成年人陪同。
交通:捷運4號線和6號線Denfert  Rochereau站;RER B快線Denfert  Rochereau站。結束參觀後最近的捷運是4號線Alésia站。

看點

地下墓區與巴黎人的不解之緣

巴黎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
毫無疑問,法國名人也多長眠於斯。其中,有諷刺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哲學家孟德斯鳩和帕斯卡、科學家拉瓦錫、詩人兼作家拉封丹、大革命時期的羅伯斯庇爾及其政敵丹東、女作家賽維妮、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甚至還有莫扎特的母親。
地下墓區不僅是亡靈們的安息之地,更由於它在動亂年代中庇護了眾多生靈而籠罩上傳奇色彩,1871年爆發了巴黎公社起義。失敗之後,許多起義工人躲入墓區逃生。不料,政府軍竟聞訊而至。他們打著火把四處搜查,還封死墓區出口,對倖存者進行了血腥鎮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法國抵抗組織也曾與這些屍骸為鄰,將總部機關秘密設立於此,謀劃出了埋葬法西斯的雄圖大略!
巴黎地下墓穴

墓區的負責人讓-皮埃爾·維萊姆,對待工作極端認真。他整天在墓區內來回巡視,非常熟悉那些由顱骨和脛骨壘成的高牆,以及用希臘文、拉丁文和法文撰寫的石碑,其中不乏拉辛、荷馬、維吉爾、賀拉斯、盧梭和《聖經》里的名言。例如,這裡有《奧德賽》的名句:“辱沒亡靈,天誅地滅!”還有賀拉斯的警言:“切記,每一天都是你的末日。”
儘管地下墓區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對那些具有藝術衝動的人而言,它始終有著特殊魅力。1861年,攝影大師費利克斯·納達爾用膠片記錄下這個地下世界。在其中的一張相片裡,某工人正推著輛滿載頭骨的小車。當時,由於光線暗淡,每次曝光都得花上20分鐘,納達爾只好用模特兒扮成工人模樣。
地下墓區也曾經是知名人士尋歡作樂的場所。1897年4月2日,這裡就曾為100多名學者、藝術家、作家和巴黎的各界名流秘密舉辦了一次音樂會,45位音樂家分別演奏了蕭邦和貝多芬的《葬禮進行曲》、聖-桑的《死神舞曲》等。不料,這個音樂會被報界披露後,引來一片指責,導致墓區的兩名負責人引咎辭職。
1897年的“地下音樂會”事件只是一個開頭。以後,每逢12月第一周的聖巴爾伯日(專為紀念工匠和礦工們的守護神),礦業大學的近200名學生獲準進入地下墓區,舉行盛大的聚會。他們可以在墓區里盡情吃喝,隨意參觀,惟一的限制就是事後必須將場地清掃乾淨。

天堂與地獄之間的思考

地下墓場的變遷,頗具諷刺意味。巴黎聖母院、羅浮宮等宏偉建築均由早期採石場內的石塊建成。往昔不見天日的地底頑石,今朝成了世人景仰的大廈;然而,巴黎的建造者和設計者們——幾代建築師、勞工、商賈、士兵和農民——如今卻長眠地下,不為人知。

盤點世界十大恐怖之地

恐懼和害怕,乃是人的生理本能,而戰勝了恐怖之後,人通常會感到十分的刺激和興奮。這也就像遊樂場中的過山車,坐的時候是心驚肉跳的,但下來之後就會感到戰勝自己的成就感。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遊玩,除了長城、金字塔這樣的人文景觀,以及巴厘島、夏威夷這樣的自然景觀之外,還有一類景點也是十分著名。一般的人沒有膽量去,而一些驢友對此則十分熱衷,美其名曰“探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