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復調藝術思維是文學現實還是理論假說?對話與狂歡彼此矛盾嗎?它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如何看待話語對話性一說的對話泛化?怎樣分析話語的對話性?超語言學詩學對語文學研究有何意義?言語體裁觀對語言學和文藝學的貢獻究竟在哪裡?如何把俄國思想家的理論套用於對現當代文學的闡釋?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突破了純文藝學與純語言學的視角,立足巴赫金“更多是一位哲學家”來整體闡發其哲學理路,藉助“人格兩分法”認清獨白思維諸傾向(主要是惟我型與惟他人型思維傾向)與反獨白思維諸傾向(主要是狂歡與對話思維傾向)的互動關係,由此從一個新角度把握了他的學術創新並發展了文本分析的幾種方法,特別是話語對話性分析的辯證法與對話法,作品中可能存在復調、狂歡與獨白因素的創作思維特徵綜合分析法。同時本書分析了巴赫金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對巴赫金的對話觀與洛特曼的對話觀進行了比較。
本書也對近年來國內外出現的一些質疑,如狂歡理論是“科學神話”、復調小說理論因無法闡釋許多現代小說而需要嫁接到米蘭.昆德拉的對位理論等,做出了有力的回答。這些回答在某種意義上也展示出我們面對巴赫金理論時如何“接著說”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凌建侯,1968年12月出生於浙江餘姚,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曾求學於北京大學俄語系、蘇聯伏爾加格勒大學語文學系、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現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發表有關俄羅斯語言文學的論文20多篇,參與中文版《巴赫金全集》第2卷與第4巷的翻譯工作,主持翻譯阿格諾索夫主編的《20世紀俄羅斯文學》,文學譯著有索忍尼辛中篇小說《克雷切托夫卡車站紀事》等。
目錄
前言理論延續與運用
第一章巴赫金學與開放的思想體系
1.1巴赫金熱與巴赫金學
1.2巴赫金思想的意義
1.3巴赫金學派後繼乏人
1.4關於巴赫金思想體系性的爭論-
1.5巴赫金身上的對話、狂歡與獨白因素
第二章早期哲學與美學思想
2.1道德哲學和我與他人
2.2審美活動和作者與主人公
2.3認識論背景下的巴赫金哲學
第三章對話與狂歡的哲學闡發
3.1狂歡:以獨白對付獨白
3.2復調:精神對話論
3.3笑與語言意識的相對化
3.4現實的狂歡與理想的對話
第四章巴赫金的語言哲學
4.1當代語言哲學背景下的巴赫金
4.2巴赫金論語言學流派
4.3巴赫金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4.4話語理論
第五章俄國語言學詩學
5.1俄國人眼中的語文學
5.2俄國語文學研究中的語言學詩學傾向
5.3洋腔洋調詩的語言學詩學分析
5.4從語言學和文藝學角度看俄國語言學詩學
第六章話語對話性分析法
6.1文學話語的對話性
6.2人文話語的對話性
第七章言語體裁理論與體裁分析法
7.1體裁問題的歷史追溯
7.2從語言學視角看體裁的主要特點
7.3從文藝學視角看巴赫金的體裁思想
7.4言語體裁與話語規律
第八章狂歡理論與文學狂歡化分析
第九章復調理論與現代小說
結束語
外文引用文獻中外文對照表
主要人名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