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值
正常時,可引起足趾跖屈。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巴彬斯基征陽性是錐體束損害時最重要的體徵。屬於病理反射。此征可出現於大腦皮質運動區及其向下投射的皮質脊髓束任何部位的損害;還可出現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昏迷、熟睡、深度麻醉及癲癇大發作後。2歲以上的小兒和成年人出現此征有肯定的病理意義。此外,在鑑別器質性癱瘓與癔病性癱瘓時,此征陽性有重要價值。 需要檢查的人群:懷疑錐體束有損害以及需要鑑別是器質性癱瘓還是癔病性癱瘓的患者。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下肢殘疾、有疾病或本身有損傷的患者。 檢查前禁忌: (1) 檢查者檢查前要囑咐患者全身放鬆,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2) 檢查前要準備一鈍物用於划動患者的皮膚。 檢查時要求: (1) 檢查者用鈍物划動患者足底皮膚時,力度要適中。 (2) 划動順序為:自足底外側緣由跟部向前輕劃皮膚,至小趾根部隆起處再轉向內側,直至踇趾附近。
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病人仰臥,兩下肢伸直,囑其全身放鬆。檢查者用手握住病人踝關節,另用鈍物自該側足底外側緣由跟部向前輕劃皮膚,至小趾根部隆起處再轉向內側,直至踇趾附近。正常時,可引起足趾跖屈。若出現踇趾背屈,其餘各趾呈扇形散開,即為巴彬斯基征陽性。 以上為典型的巴彬斯基征陽性反應。有時可僅出現拇趾背屈,或僅出現扇形散開。反應強烈者可同時伴有踝關節背屈和膝、髖關節屈曲(三屈征),或對側同時出現陽性反應。
相關疾病
小兒錐體功能不良綜合徵,周期性癱瘓
相關症狀
四肢呈對稱性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四肢癱瘓,錐體束病損,Todd癱瘓(遺留暫時性局部肢體的癱瘓或無力),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