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薩晝蜓

巴依薩晝蜓

巴依薩晝蜓(拉丁學名:Hemeroscopus baiscicus Pritykina),生存於白堊世早期,化石分布於中國北京西山、蒙古共和國西部下白堊世查查組、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

基本信息

分類爭議

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化石)發現地址:甘肅酒泉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化石)發現地址:甘肅酒泉
巴依薩晝蜓最先於1977年發現於蒙古共和國西部下白堊世查查組與俄羅斯的外貝加爾地區,包括保存很好的稚蟲成蟲的翅膀、頭部以及身體局部的化石。根據這些標本Pritykina建立了一個絕滅蜻蜓科:晝蜓科(Hemeroscopidae),當時只包括Hemeroscopus baissicus一個種。但是,很重要的是西蒙稚蟲標本的臉蓋與身體呈分離保存,而該層位又至少記述了兩種蜻蜓化石因而惟一的稚蟲臉蓋與身體是否屬於同一種類,而稚蟲與成蟲能否對應的問題又引起了廣泛的懷疑。

形態特徵

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化石)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化石)

雌性成蟲的左右翅上,脈序有變異,主要表現在:

①兩粗的ax間橫脈數量不同,有2-3個橫脈;

②翅基部cup與a之間橫脈數不同,1-2個,並且下三角室之上橫脈從0-1個不等;

③臀套內的翅室數明顯有別,左alp內翅室為14個,右邊則為12個;

④臀域內a的支脈所圍成的獨立區域個數及翅室的數量也不相同。雄性成蟲脈序基本同雌性,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後翅臀域基部和臀三角的有無,雄性成蟲臀三角存在,臀域在臀套之後極窄,僅有1排翅室,臀角尖。

地層分布

巴依薩晝蜓的地層分布較為局限,產於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Zaza組、蒙古西部Dzun-Bain組、韓國Dongmyeong組和北京西山盧尚墳組。

研究表明甘肅酒泉盆地中溝組可與遼西阜新組、北京盧尚墳組、韓國東明組相對比,時代為早阿爾必期。巴依薩晝蜓於阿普特期最先出現於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早阿爾必期擴散到中國西北部、東北部和韓國南部。

生活年代

之前在俄羅斯曾經發現過2000多塊巴依薩晝蜓化石,從地質年代來看,它們生活在1.2億年前—1.15億年前;另外,蒙古韓國北京也有發現。“蒙古、中韓的巴依薩晝蜓,生活年代都差不多,大約是1.1億年前。”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春說,從現有的化石來看,巴依薩晝蜓在不斷“搬家”,地盤不斷擴大。

滅絕原因成謎

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化石)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化石)

它們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000萬年左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張海春說,蜻蜓在距今3億年前後出現,到了中生代時期,蜻蜓們的“個頭”也逐漸變大,成為當時空中的“霸主”。巴依薩晝蜓生活的時代,它們已經變成了一群體態輕盈的小昆蟲,它們飛在湖面上,還會偷吃湖裡的小動物。“它們一直是肉食動物,和恐龍曾經生活在同一個時期。”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它們的滅絕?“巴依薩晝蜓是怎么滅絕的?目前,我們也不清楚。”張海春說。

科研價值

在北京西山下白堊世蘆尚墳組四段頁岩中發現的大量完整的巴依薩晝蜓稚蟲化石,部分保存了精美清晰的臉蓋構造,為巴依薩晝蜓與現代蜻蜓稚蟲的形態學對比提供了很好的根據。同時,也使這類在國際上爭議很大的化石形態得到確認。以巴依薩晝蜓為代表的蘆尚墳昆蟲群明顯區別於熱河昆蟲群,從昆蟲類別的演替與發展可以看出它是熱河昆蟲群的後期繼承,從熱河昆蟲群的中國蜓到蘆尚墳昆蟲群的晝蜓,中生代晚期東亞地區蜻蜓類群完成了一次重要更替,而這次重要的發展很可能導致現代十分常見的蜻總科類型迅速發生與演化。巴依薩晝蜓化石是劃分熱河昆蟲群與蘆尚墳昆蟲群的最基本類型,有著十分重要的地層學意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