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鎮

巨野鎮

巨野鎮:系巨野縣政府駐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與麒麟相接,北與田莊鎮交界,西與田橋鎮接壤,南與大義鎮相連。總面積148.32平方公里,全鎮轄4個辦事處,10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28112人。

基本信息

鎮情鎮貌

巨野 ( Jù Yě Zhèn):是山東省巨野縣下轄鄉鎮之一,地處魯西南,屬華北平原。位於東經115°47′, 北緯35°05′。東西最大距離14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2公里,總面積148.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60公頃。主要河流有鄆巨河和新洙水河,境內流長11公里。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水稻、高粱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瓜菜、林果、花卉、藥材、蓮藕等。全鎮轄4個辦事處,10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28112人,7016戶,其中非農業人口89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白族,人口總數為781人,其中回族703人。另外,有港、澳、台同胞及海外華僑總計117人,占全鎮總人口的2.6‰。主要姓氏有王、張、李、楊、魏、劉等100多個,其中王、張、李等為大姓。

行政區劃

巨野鎮管轄以下村莊:東關社區、北關社區、西關社區、一街社區、二街社區、南關社區、三街社區、新生社區、趙莊社區、英王莊社區、南觀楊社區、萬堂社區、西花園村、楊廟村、孫莊村、老王莊村、五里墩村、朱莊村、固堆廟村、康莊村、西薛村、前薛村、張徐村、姚樓村、馮莊村、曹廟村、李莊村、魏海村、郭莊村、龐莊村、大李莊村、四里村、東花園村、呂官屯村、後趙官屯村、前趙官屯村、東趙官屯村、陳官屯村、葛韓村、國莊曹碾村、老貫張村、西三村、馬莊村、油坊張村、西朱莊村、吳堂村、佃戶屯村、劉莊村、北龐村、閆董村、三里廟村、新城村、夏莊村、南朱莊村、八里井村、陳莊村、西趙村、十二里廟村、宗莊村、坡劉村、左樓張莊村、東趙村、高樓村、張彭莊村、孫大廟村、周莊村、楊莊村、李樓村、馬樓村、西張村、毛張莊村、毛官屯村、常堂村、白莊村

歷史沿革

巨野鎮風光 巨野鎮風光

1958年,撤區並鄉以前,全縣共劃分為11個區,城關為第一區。同年秋,全縣劃為11處人民公社,城關區更名為城關公社。

1978年,調整社隊體制,全縣劃為21處公社,城關公社名稱繼續延用。

1983年,全縣改設5鎮,21個鄉,城關公社改名為巨野鎮,沿用至今。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魯西南,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屬黃河下游泛區,位於東經115°47′,北緯35°05′。東西最大距離14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2公里,總面積148.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60公頃。主要河流有鄆巨河和新洙水河,境內流長11公里。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水稻、高粱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瓜菜、林果、花卉、藥材、蓮藕等。

人口狀況

全鎮轄4個辦事處、10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28112人、7016戶,其中非農業人口89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白族,人口總數為781人,其中回族703人。另外,有港、澳、台同胞及海外華僑總計117人,占全鎮總人口的2.6‰。

全鎮姓氏有王、張、李、楊、魏、劉、郝、馬、董、孫、黃、周、高、徐、曹等100餘個,其中王、張、李、魏等姓氏最多。

強鎮由來

巨野鎮 巨野鎮

該鎮工農業經濟總產值名列巨野縣第一名,是宋初著名文學家王禹冉故里,知名度較高。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山東省科技達標先進鎮、山東省基層黨的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機關檔案工作規範化目標管理三等獎;菏澤市經濟強鎮、奔小康紅旗鎮、鄉鎮企業明星鎮、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鎮、 安全文明創建先進鎮、科普文明先進鄉鎮、小康村建設先進鎮,連續3年獲得全市計畫生育工作一等獎;被縣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委,多次榮獲縣級綜合獎。

經濟狀況

建國初期,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為1600萬元,1978年為3100萬元,2000年為5.83億元, 第一、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為20∶30∶50。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8元。

第一產業

建國初期至1965年, 每畝耕地產糧徘徊在100公斤左右,每耕畝創產值僅為20元。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155.5公斤,每畝創產值57.2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普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提倡科學種田,加大了農田基本建設力度,對原有溝渠進行修理疏通, 新開挖了楊廟乾溝,新打機井280眼,使全鎮農田抗禦旱澇災害的能力大大增強。2000年,糧食畝產接近1000公斤,棉花突破50公斤皮棉大關,糧食總產1000萬公斤,棉花總產5000擔皮棉。

1990年以來,全鎮立足地域優勢,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積極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到2000年發展瓜菜面積466.7公頃,其中保護地栽培333.3公頃。全鎮建冬暖式大棚1000個,小拱棚1500個,主要種植西紅柿、辣椒、黃瓜、芹菜、豆角等蔬菜瓜果,畝均產值5000餘元。大田種植普遍推廣了三種三收、套種復地等立體種植模式,畝創效益3000餘元。近年,全鎮又發展大棚油桃、大棚葡萄、食用名貴玫瑰等,種植面積53.3餘公頃,畝收入在1萬元以上。

該鎮還重點發展了魯西南大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波爾山羊、良種豬、奶牛、肉雞、蛋雞和狐狸、貂等畜禽和特種動物養殖。對66.7公頃廢棄坑塘進行綜合開放,養漁、植藕,每畝收入2000餘元。

2000年底, 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8億元,其中種植業3800萬元,畜牧業3000萬元,林果業200萬元,漁藕收入1000萬元。

結合第二輪土地承包,該鎮對種植進行區域化規劃,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使種植業結構更趨合理。

第二產業

建國初期,全鎮僅有少數紅爐、白鐵、磚瓦窯等零星私營手工業,從業人員不足100人,實現產值8000元到1萬元。1978年,從業人員800人,實現產值200萬元。2000年,從業人員5000人,實現產值2.2億元,利稅1480萬元,其中上繳稅金400萬元。2000年,全鎮鎮辦、集體辦企業74家,固定資產1.8億元,行業涉及吹塑彩印、翻砂鑄造、五金電器、工藝美術、建築建材、儲藏運輸、化工產品等20餘個行業。其中,鎮屬第三建築公司完成建築面積2.54萬平方米,完成建築安裝工程產值1500萬元,利稅150萬元, 上繳稅金63.3萬元,多次被評為省、地、縣級明星企業,有兩項工程獲省優良樣板工程。

第三產業

1978年之後,該鎮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3896戶,私營企業37家,從業人員1.2萬餘人,完成產值2.7億元,實現利稅2390萬元,其中上繳稅金506萬元。2000年,鎮上累投1000餘萬元,對招商街、批發展、農貿大市場、飲食服務園區、個體私營經濟園區進行新建或徹底改造,改善了經濟環境。鎮上成立了經濟環境委員會, 設立個體私營經濟“110”和項目信息科,制定了優惠政策,促進了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

名特產品

巨野鎮的 條編生產,始於明末,現系列產品已達到100餘個品種,上千種花色,其特點造型美觀,方便耐用,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各國,年出口量近100萬件,頗受外商青睞。

工藝品

該鎮工藝美術廠生產的彩蛋、摺疊扇、大小屏風等,工藝獨特,做工考究,品種繁多,產品絕大部分出口日本、新加坡、美國等。

糕點

巨野鎮糕點生產,已有400餘年歷史。其主導產品蜜心紅三刀、到口酥、五色月餅等聲名遠播,現在已打入周邊多個縣市區,很受民眾喜愛。

文教科技

1904年,境內有私塾18處,學生200餘人。是年8月,興辦學堂,建初等國小兩處,高級國小兩處。1912年建女子高等國小一處,1933年興辦初級中學一處,1938年之後學校銳減,只設有北隅完小和兩處高級國小。1949年,國小教育快速發展,境內有國小32處,在校生14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45%。建國初期,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社會教育全面展開。1955年,城鎮鄉村都辦起了速成識字掃盲班和民校、夜校、冬校110處,120班,學員3600餘人。到1982年,巨野鎮共有中學兩處,村辦聯中兩處,在校學生800餘人。90年代,鎮投資200餘萬元新建高標準中學一處。2000年,全鎮有初級中學一處,在校生1373人,完全國小55處,初級國小1處, 在校生3387人,國小入學率為99.68%,國中適齡入學率為95.88%。鎮內學校各類教學實驗儀具、音、體、美、器材設施達到二類標準。

2000年,全鎮共有各類科技人員475人,村級科普人員174人。自1983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22項,獲國家專利項目2項。1996年被評為山東省科技達標先進鎮。2000年,被評為菏澤地區科普文明先進鎮。

巨野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流傳的地方戲劇有山東梆子、河南豫劇等,民間流傳的舞蹈有龍燈舞、高蹺舞、獅子舞、秧歌舞等。建國後,民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1959年建廣播站和文書檔案室,1990年達到省三級先進檔案室標準;1997年建電影隊;1980年,南關村民自籌資金65萬元,在火車站北建起振興影劇院,座椅1200個;1980年建文化站;1990年建立電影管理站。

建國前,境內以中醫為主,僅10餘名中醫,幾個中藥鋪。1919年,辦起第一個西藥行, 相繼開設5家醫藥店。建國後,醫療機構和衛生隊伍不斷擴大。1952年設立了衛生醫療所(1958年改稱公社衛生院)。1956年,由個體開業者組建集體聯合診所5處。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2000年,有鎮衛生院2處,占地1.87公頃,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有門診、病房樓各3幢,醫務人員265名,年門診9600人次,住院1500人次。擁有彩超、透視機等先進醫療設備。2000年被菏澤地區評為醫療衛生先進單位。省衛生廳領導多次來院視察,給予了高度評價。全鎮還有村級衛生室30處,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78人,病床156張,為人民民眾提供了良好的醫療保健條件。1984年經省衛生廳考核驗收,已達疾病控制指標。

境內學校體育活動活躍,體育競賽形成制度。民眾傳統體育項目有魏海村的竹馬社。傳統武術活動自17世紀逐步推廣,先後自行設立訓練點、訓練場、訓練館10餘處。1985年成立的巨野鎮魏海國小的"少年謎組",被山東電視台拍攝成專題片宣傳報導,其輔導員吳長順獲得山東省政府聯合表彰。《智力》《知識窗》等報刊連載少年謎組作品千餘則。

人民生活

建國前,廣大民眾饑寒交加,年均占有糧食60公斤,經濟收入不足40元。建國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生活逐步提高。1978年人均純收入40元, 人均糧食200餘公斤;2000年人均純收入2188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3196元。全鎮電話總計6000餘部, 行動電話1400部,有線電視普及率70~80%,電視機100 0餘台,個人擁有機動車輛11000餘輛。

集體福利 1985年,建成鎮敬老院,有10餘名無兒無女的老人在院安度晚年。農村“五保戶”由村內集體保證供給生活所需,做到了“老有所養”。對聾、啞、盲、殘人家,在統籌費、集體提留和其他集資方面,都給予適當照顧;對革命傷殘軍人、復退軍人、烈屬、軍屬普遍普遍實行優待制度,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低於一般農民的生活水平;對國家離、退職工人員均實行了養老補助金、醫療保險制度。新中國成立後的教師工資不斷提高,各項福利待遇、獎勵費等都按有關規定,及時發放到教師手中。

城鎮建設

1948年前, 城區占地0.75平方公里,有1條大街9條巷。1948年7月,區政府結合縣委、縣政府對城鎮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到1990年底,城區占地面積擴大到5.47平方公里,城區人口56098人,新建住宅5萬平方米,擴建街道公路15公里,城鎮街道整修拓寬,建有6條大街15巷。到2000年底,城區占地面積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7.9萬人,新建住宅7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了新華路、前進路、光明路、永丰南街和青年路5條主要街道。城區街道總長18公里。建國前,境內城區人均住房面積5平方米, 農村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多是土木結構平頂房。建國後,人們的居住條件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改善, 1978年人均居住面積城區達到7平方米,農村人均12平方米。2000年城區人均達到11平方米,農村人均18.5平方米,住房也由土木結構發展為磚木結構或磚混結構。近年來,該鎮把城鎮建設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合理確定人口與用地規模, 統籌安排各項建設,建成小康村6個。鎮投資20餘萬元,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和電網改造。西關居委會投入300萬元建起了新居民大樓。鎮駐地街道實行一天一掃,垃圾專車運送。2000年被菏澤市命名為小康村建設先進鎮和奔小康紅旗鎮。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1928年6月,中共黨員郭應時(巨野縣太平集人) 利用在國民黨黨部工作之便,在巨野縣城區建立了巨野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巨野支部。1936年冬,吳堂村李永凱在陝西省保全縣沙道子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1月,成立了中共第一區(城關區)委員會。建國後,巨野鎮的黨組織得到普遍加強,黨員人數越來越多。到2000年底,全鎮共有支部61個,黨員1076名,其中農村支部33個。1996年被山東省委命名為山東省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1998年,巨野鎮黨校被菏澤市委命名為菏澤市先進基層黨校,南關居委會黨支部被命名為菏澤市先進黨支部。近幾年,全鎮先後有20餘名黨員受到省、市、縣表彰。鎮黨委按照“五個好”的標準,對基層支部進行了調整、 充實、鞏固、提高。一類班子占80%,二類班子占17.5%,連續3年被評為菏澤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

基層政權建設1958年撤區並鄉以前, 城關為第一區,稱區委會,設有區長1人,副區長3人,委員9人,並設有財政助理員、民政助理員、武裝部幹事、農業助理員、水利助理員、文教助理員等。1958年秋,城關人民公社成立,行政機構稱人民委員會,實行政社會一體制,取消鄉政府委員會。1961年稱管理委員會。1983年農村體制改革,城關公社更名為巨野鎮,設有鎮長、副鎮長、主任、文書和財政助理員、民政助理員等,同時還設有農技站、林業站、水利站、公安派出所、武裝部、中心校、稅務所、工商所等。

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在抗日戰爭時期, 成立了農民抗日救國會和農民協會。1965年成立了貧下中農協會。婦女組織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稱婦救會,1959年改稱婦女聯合會。1943年1月,成立了青年抗日聯合會,1948年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委員會,1957年改稱共青團城關區委會,配有專職團委書記,1983年改為共青團巨野鎮委員會。1990年建立巨野鎮科協。1998年成立巨野鎮工商者聯合會。近年又成立了個體勞動者協會和計畫生育協會。

書畫名家

劉昌傑

劉昌傑 劉昌傑

劉昌傑:男,1940年生,巨野人。1962年畢業於山東藝專(山東藝術學院)。曾受教於老一輩書畫家關友聲、黑伯龍、張彥青、於希寧諸先生。60歲後專攻山水畫,多次去泰山、太行山、黃山等處寫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近兩年去禹梁山寫生,創作了一些反映魯西南風光的山水畫作品。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巨野縣美協主席,麟州書畫院院長。

高觀凌

高觀凌 高觀凌

高觀凌:1954年生於巨野,1980年畢業於青島美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巨野畫院創作室主任。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勤習不倦,以山水見長,尤善臨古,“師古人”、“師造化”、“得心源”,功底深厚。將傳統山水畫的審美理念與筆墨技法,融匯於對現實景物的表現當中,特別是對山水意境氣氛的渲染,兼用多種皴法和沒骨法多遍多層地表現景物的層次感,筆力剛健,細膩厚重,法理謹嚴,畫面飽滿充實,氤氳滋潤,仿佛余洇尚在,淋漓空濛。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大展,並且在韓國漢城、巴西聖保羅、日本東京等城市的國際藝術交流中展出並被收藏。2000年山水作品《溪山雨霽》在“千年龍文化國際書畫大展賽”中獲得金獎。曾在全國“世紀之春書畫展” 中獲得二等獎,“青島保稅區杯”全國老年書畫大賽中獲得銀獎,授予“中國老年畫家”的稱號。作品多次在大眾日報、中國城鄉開發報、中國美術報及中國技術監督報等多家書報刊物上出版發表。其簡介作品編入《中國書畫大辭典》、《齊魯名人大辭典》、《山東美術全書》等典籍。並編有“山水畫技法”等書刊。

趙新建

趙新建 趙新建

趙新建:1970年生於巨野。李榮海先生門下弟子,畢業於山東省輕工美術學校。現為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敦煌創作委員,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展覽並獲獎,被中國收藏學術委員會、世界文化藝術鑑定中心聯合授予“當代中國書畫收藏市場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九三年畢業分配至淄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刻瓷研究室。在全國藝術展覽活動中榮獲多種獎項。95年任刻瓷藝術研究室主任。其刻瓷作品多次作為國禮贈送與外國政要,並為溫家寶、習近平、吳儀、徐才厚、李鐵映、歐陽中石、李榮海、顧正主、宋楚瑜等政府高層人物及藝術名家刻制肖像受到好評。

主要展覽 2002年作品<<俺爹俺娘>>;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第5屆工筆畫展. 作品<<;童年>>;入選山東美術家協會首屆中國畫雙年展獲優秀獎. 2003作品<<;古賢詠菊詩意圖>>;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序列展 當代花鳥畫展. 作品<<;仕女圖>>;入選中華文人畫優秀小品展獲銀獎. 2005年作品<<;花鳥四條屏>>;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中國寫意畫展. 作品<<;正是春天>>;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2010年獲首屆中國文學藝術界金獅獎銀獎。

趙新建《荷塘月色》 趙新建《荷塘月色》
劉昌傑山水 劉昌傑山水
高觀凌《太行魂魄》 高觀凌《太行魂魄》
劉春祥《荷仙子》 劉春祥《荷仙子》

風景名勝

永豐塔

永豐塔 永豐塔

又稱梵塔、大佛寺塔。位於巨野縣城東南隅,南臨人民路,西毗永豐街,北接文廟,東為麟州大酒店。古“巨野八景”之一。《巨野縣誌》載:“永豐塔,傳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續之”。經考證,此塔建造年代當為北宋嘉佑年間,距今約千年的歷史。是巨野古老文明的象徵。

該塔為平面等邊八角四門樓閣式磚塔。《據《巨野縣誌》記載,明初洪水泛濫,巨野淪湮,塔沒二級。地面現存五級,通高30.3米,一至五級的高度分別為6.3、6.5、4.1、3.9、3米,塔剎6.5米(含寶頂),底部周長40米,上部周長36米。第一級為磚疊挑檐,即用磚疊澀挑出,繼而遞迭收分而成。古樸渾厚,端莊凝重。其他各級皆由華拱兩挑組成上承托檐,交叉盤錯,更顯繁縟玲瓏。每級的東、南、西、北四面各設有券門,明暗有別,或進之為天井,或直通塔內迴廊。塔體各級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底層設有塔心室,由北門可入。室壁鑲嵌6塊宋代佛教石造像,原為大佛寺遺物,1961年維修時嵌入。室內有石台階可至第二層南門,再沿塔檐繞轉西門,繼而逐層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扶欄四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塔下碧波粼粼,水色天光,交相輝映,朝暉夕霞,古塔倒影,甚為壯觀。這便是著名勝景“梵塔朝暉”。

塔是佛教的建築物,是供奉“舍利”之所。梵文稱為“浮屠”,音譯作“塔婆”、“佛固”等,即“方墳”、“靈廟”之意。所以又稱之為梵塔。塔的建築形式早在東漢明帝時期便隨著佛教的興起而由印度傳入中國,後又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亭、台、樓、閣等古建築的影響,而逐漸演變成具有獨特藝術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塔。塔和寺又是密不可分的,或塔為寺立,或寺因塔設。

永豐塔“坐落於巨野縣儒學前大佛寺內”(《巨野縣誌》),所以又稱大佛寺塔。大佛寺因寺內有丈八大銅佛而得名,原占地20餘畝,位於永豐塔以東。寺內建有佛殿和塔院,古柏參天,遮空蔽日;煙繞霞蔚,暮鼓晨鐘;遊客紛至沓來,香火旺盛,是當時巨野著名的遊覽勝地。惜寺院今已無存,唯巍峨壯觀的古塔,跨越千年時空,銘記歷史滄桑,留下一串串悲壯、神奇而動人的傳說……

永豐塔之名源由史籍無考。相傳古大野地勢低洼,諸水集積。常有黑龍作亂於此,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托塔李天王奉命降妖,將寶塔分為三截,底部降鄆城,塔身擲巨野,塔尖落金鄉,分別將黑龍之首、身、尾三處牢牢鎮住。黑龍被降服,洪水退卻,大野澤漸涸,露出良田沃野。因此後人將塔名冠以“永豐”,意謂鎮邪惡,呈祥瑞,以祈年年歲歲五穀豐登。這雖是古老的神話傳說,卻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的堅強信念和對幸福美好的嚮往和祈盼。

文廟

巨野文廟 巨野文廟

巨野文廟位於巨野縣城東南隅,永豐塔北約一百米處.宋金時期巨野文廟原建於城北,屢經河患,廢立不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縣丞呂讓移建於今址.歷代多次增修擴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縣令章弘鼎新正殿,續成諸祠,規制乃備,占地三十餘畝,前後五進院落及東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樓閣,齋,廡,亭,坊近百間.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氣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形成文廟中軸線兩側建有進德齋,修業齋,東廡,西廡,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東華門,西華門等,東跨院為文昌祠,是儒學所在地西跨院為啟聖祠,後改作訓導宅.隆十八年1753年.巨野縣知縣朱容極在此建麟州書院,此後經道光,光緒以及民國年間多次建修葺,書院更具規模,志名遠播.大成殿內祀有孔子,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軻,十二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的塑像.兩討債列"七十二賢"牌位.整個建築布局得當,錯落有致,間以蒼松翠柏,形成一處氣勢害寵傳,郁罩蔥蘢的古建築群.1947年,文廟被廢,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大成殿,殿內塑像亦遭劫難。

蚩尤墓

又稱蚩尤肩髀冢,位於巨野縣城東北郊,堌堆廟村前。

在氏族社會晚期,由於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分化,氏族部落之間常常為了掠奪財富和出於自衛的目的,而不斷發生戰爭。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生活在黃河上游的黃帝部落與生活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通典》云:“三年九戰而城不下”。《史記》中也載“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蚩尤死後,被分屍葬埋。《皇覽·冢墓記》稱:“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今河南省台前縣)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陽郡巨野縣,大小與闞冢同。”《巨野縣誌》亦載:“蚩尤墓,在巨野縣城東北八里”。此墓歷經夏商周漢,歲月荒遠,地貌變遷,墓冢面積不斷縮小,元明時期丘上曾建有廟宇,清代以後冢丘屢遭破壞。至1982年全縣文物普查時測量,堌堆東西38米,南北31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

蚩尤與黃帝、炎帝同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在當時,其部族就已率先進入了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並且掌握了冶銅技術。《世本·作篇》中有:“蚩尤以金作兵器”之說。《管子》中亦有“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銷、矛……”紅銅的出現也為後來青銅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早在秦漢之前,蚩尤一直被尊奉為“兵主”、“戰神”,受到人們的大禮祭祀。《史記》中就有劉邦“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的記載。由於受“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影響,蚩尤在一些史書中被描繪成“不用帝命”、“類鬼似妖”的暴虐之徒。

屏盜碑

大周任史君屏盜碑 大周任史君屏盜碑

大周任史君屏盜碑,全稱大周推誠奉義翊戴功臣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濟州諸軍事行濟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西河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三百戶任公屏盜碑,簡稱屏盜碑。原位於巨野縣城北關護城河外路西,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立。由於歷代黃河水患淤積,該碑大部分被淹沒於地下,暴露地面約80厘米。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充分發揮歷史人文資源的巨大作用,2002年,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屏盜碑被發掘出土,移立於永豐塔之陽,人民路旁,並修建了碑亭,以加強保護,壯其觀瞻。該碑龜趺螭首,優質青石裁成。碑身下寬上窄呈梯形,通高516、寬158-142、側寬62-55厘米,重約13.5噸;龜趺高100,長293、寬160厘米,重約9噸。朝議郎行左拾遺充集賢殿修撰李昉奉敕撰,翰林待詔朝議大夫行司農丞張先振奉敕書。

任史君名漢權,四川人,以武略事累朝,以戰功登貴仕。初牧于丹州,有排亂折衝之績;移治於趙州,有安邊鎮靜之功,所至皆留能名。他任濟州剌史後,“齊之以刑,導之以德”,屏盜息民,澄清四封。於是,百姓擁戴,為其請命樹碑頌德。周世宗柴榮大悅,詔令述文,以示嘉寵。

屏盜碑為高浮雕螭首,首高116厘米,上雕8龍盤繞,龍首對稱下垂於左右兩側,瞠目張牙,舞爪拱珠。額間篆書“大周任史君屏盜之碑”3行9字。字徑約14厘米,為軍事判官朝議郎試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張穆所篆。

碑陽刊文26行,行75字不等,總計1543字。其中正文22行計1408字。字徑約4厘米,行書體。碑文記載,後周皇朝新建濟州,治於巨野縣。時“山幽藪深,亡命攸萃,灌莽悉伏戎之地,萑蒲為聚盜之資”,民風 醨,古來多盜,治最為難。一些“游惰之夫釋耒耜之用,鉤鋤弦木,竊弄於鄉閭之間”,尚或“誘輕生之民,聚無賴之徒,巢梟穴狡,竊發於晦暝之中”。周世宗詔命政績卓著的前趙州剌史任漢權移治濟州,懲盜化民。任公“嫉盜之意切,誅盜之令嚴,去盜之術行,屏盜之譽顯”。“介馬負先馳之勇,陰門提夜出之兵,狼心盡革,民患皆除”。然後“緩之以約束,寬之以法令,養之以惠愛,勸之以禮讓”,使民風好轉,“里無惰農,鄉無狡童”,農工商賈,康莊播頌。

撰文者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五代後漢乾佑間進士。至後周,世宗賞愛其才,累官左拾遺、集賢殿修撰、屯田郎中、翰林學士等職。而後入宋,加中書舍人,知貢舉,受詔同修《太祖實錄》,後拜工部尚書、右僕射、中書侍郎平章事等職。有文集50卷,並主編《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此碑文是他30歲時奉敕而撰寫的,其修辭法度謹嚴,層次分明,述論並茂,文字精煉,使人拍手稱絕。

此碑書法藝術極高,通篇章法布局得當,明快流暢,筆法取二王神韻,虛實映照,動靜相交。結體婉麗流美而筋骨分明,形態變化多姿而氣勢連貫,富有極強的節奏感,給人以雋秀飄逸、飛動通靈的藝術感受。書者張光振,其傳略不見記載,但就其奉敕而書來看,應為當時著名書家,不知何故,未被列入史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