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巨越山開元寺,位於山東鄒城市張莊鎮鳳凰山下大律西北一公里的大彥村,因今天鄒城市張莊鎮鳳凰山古名巨越山而得名。清康熙12年朱承命《鄒縣誌》載,城東羅頭社巨越山開元寺唐天寶年間建,乃千年古寺,今廢。
考證:
據記載,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曾敕令天下各州置龍興、開元二寺,敕天下僧尼於國祭日在龍興寺行道散齋,在千秋節在開元寺祝壽。既然唐玄宗詔令各州郡建開元寺,各地當然不敢怠慢,不光要建而且要建好,可見在唐代,龍興、開元二寺是各州郡都有的,作為當時州級行政單位的兗州理所當然是有開元寺的。關於兗州開元寺的記載見《舊五代史》卷一二九《慕容彥超傳》。慕容彥超在後漢、後周時任泰寧軍節度使,駐瑕丘。後周廣順二年(951)叛,周太祖郭威派曹英大軍征討彥超,兗州形勢危殆:……先是,填星初至角亢,占者曰:角鄭分,兗州屬焉。彥超即率軍府賓佐,步出西門三十里致祭。迎於開元寺,塑像以祀之,謂之菩薩。日至祈禱,又令民家豎黃幡以禳之…… 此處說“迎於開元寺,塑像以祀之”,就是說將星神迎到開元寺並塑像加以供奉。所迎的應是填星。填星即土星,“填”又作“鎮”。土星大約二十八年繞太陽一周,大致和二十八宿數目相符,故有“歲鎮一宿”的說法。填行至角亢,象徵著進入了慕容彥超所在的兗州地區,因此他要去迎,並塑像祀之。至於稱之為菩薩,大概是因為將其供奉於佛寺並且塑成菩薩形狀之故。之所以將星神迎於開元寺,是因為當時兗州還沒有比開元寺檔次更高的寺廟,不然就不足以表達當局的虔誠。這裡的開元寺在哪裡?沒說,其實就在兗州魯郡轄內巨越山(今鳳凰山)下。 後來,慕容彥超被滅族,所以,巨越山開元寺第一次遭受兵禍當在五代時。據元代 終南山百塔大萬壽寺傳法嗣祖遁庵野人了深撰《巨越山開元寺智燈明照雲松大禪師壽塔銘》記載,唐宋金時開元寺“為諸代宗師傳法聖地”,後因兵火被毀,儘管沒說被毀的原因,顯然是因為元兵入侵。至元二十一年開元寺由寺僧發動附近村民捐資重修。 後於晚晴因“開元寺的和尚耙了”事件漸廢,後經大躍進和文革摧殘,徹底毀棄。史書記載,隋以後瑕丘( 瑕丘,古縣名,春秋魯屬瑕邑,西漢置縣,治所在今山東兗州縣東北,晉廢,隋復置。)歷為魯郡及兗州治所,唐開元年間鄒縣屬河南道兗州魯郡,巨越山(今鳳凰山)正處在瑕丘(貼近曲阜)自尼山去費騰的山路上,那么官方決定在當時兗州第一高山巨越山附近建開元寺是有可能的。因為在崇尚佛教的李唐王朝,據傳武則天就曾在龍門石窟仿自己形象刻佛,各州官員當然明白奉旨修建開元寺的重要性,不僅投入巨資,在選址上也一定非常重視。自古佛教聖地多選名山大川,作為當時重鎮的兗州當然不甘落後,趁此機會選一處名山大川,打造一處象洛陽龍門石窟那樣的佛教聖地,不僅對取悅上級謀取進身之機有益,也對提升兗州形象大有好處。在此情況下,作為當時兗州轄區內最高的巨越山也就理所當然的被選中了。清 胡煒《鄉土志》載,商山,一名鳳凰山,在城東北七十五里羅頭社辛莊山之左。山外土而內石,圓頂修尾,左右作雙翼狀。東麓有明魯王陵。山南有大王廟,壁有唐碑記及金遼重修碑。1937年記者平凡著《鄒縣鄉土調查》載,巨越山有唐開元碑。足見大王廟與開元寺的淵源與關聯。 鳳凰山南麓大王廟,當地俗稱“大王窩”內 山崖上有唐代巨佛石窟造像,該造像開鑿於唐代開元初年,像高4.2米,其面如滿月,雙耳垂肩,線條流暢,雕刻精美,是盛唐時期石刻藝術珍品。1985年4月17日,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種具備顯著唐代特色的佛雕藝術,顯然並非當地村民實力所能輕易做到的,這也從側面佐證了開元寺和鳳凰山石窟刻佛具有濃厚的官方創辦色彩。 縱觀鳳凰山,山體巨大,俊秀挺拔,東西綿延十幾公里,若自西向東全部鑿窟造佛,其壯觀將不亞於龍門石窟。再看鳳凰山下開元寺遺址,上有鳳凰山,下有烏龍泉, 依山傍水。在此觀鳳凰山其勢沖天,形如佛塔,加之此處也是古兗州去滕費的一條山間通道,地處交通要衝,便於弘揚佛法,至今大律村南的一條山間小道仍叫古路溝。民間傳說,開元寺需‘騎馬關三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鳳凰山下開元寺遺址一帶還散落著許多精美碑刻、石雕、巨型柱礎、石佛像等,可見其規模之宏大,藝術之高超,非民間所能。據《智燈明照雲松禪師壽塔銘》記載,即使元代部分重修,該寺仍“供佛有寶嚴之殿,闡法有潮音之堂。安眾有寮,宿客有舍,齋饌有廚,儲蓄有庫,方丈禪室,悉皆落成”,還“復命丹青繪塑聖像”。根據省考古專家考證,鳳凰山石窟系唐代所鑿未完工程,今佛像石窟西面還有一處石窟開鑿遺蹟,可見當時開頭就鑿了兩個石窟,足見當時投入人力物力之巨。至於為什麼鳳凰山石窟沒有最終完工,本人認為,主要是因為該項工程巨大耗時太長,沒等完工就出現了重大變亂。唐玄宗開元26年(738)詔令各州建開元寺,史志記載,開元寺建於唐天寶年間,到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創建開元寺和開鑿鳳凰山石窟僅有十年左右時間。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和五代的營造,時間跨度達570多年。十年左右的時間,在當時技術條件下,顯然難以完成整個鳳凰山石窟工程的開鑿,鳳凰山石窟因此半途而廢。至元二十一年八月撰的巨越山開元寺《智燈明照雲松大禪師(張道德,滕陽人,乃七軍都統領明威將軍之子。先後度落髮小師百餘,受戒俗家弟子千餘,嗣其法者十人,各為一方法主。)壽塔銘》載,開元寺系村民集資重修,而不是指初建。民間建廟大多在村莊附近,規模一般較小。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戴光編修的《鄒縣地理志》載:“……巨越山:去城東北七十里,在田黃社大陸村”。可見,在明代還沒有比大律距離鳳凰山更近的村子。在明代,鳳凰山一帶人口還很稀少,到清康熙初年,整個羅頭社人口僅334人。那么人口遠比明代稀少的唐代,此處也不會有太多太大的村莊,憑民間財力不可能修建象開元寺那樣規模宏大的廟宇,不可能開鑿鳳凰山石窟和佛像這樣的工程,更不可能選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建廟。可見,鳳凰山下開元寺確係唐代兗州官方奉旨所建,在古代兗州特別是鄒東地區,影響極大,有著重要的文化宗教和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