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省官舍](/img/8/1c9/nBnauM3X1QzM1EzMxkjM0kzM0MTMxUjN5IDMwADMwAjMxAzL5I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經營的工場,創辦了官營企業,不斷加以擴充,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軍工生產體系,後來成為東京和大阪炮兵工廠,築地海軍工廠、橫須賀海軍工廠的近代軍事工業的骨幹企業。並且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興建鐵路。
明治政府實行礦山官有的政策,接管了幕府的佐渡、生野和小坂銀礦,三池煤礦、大葛金礦、阿仁銅礦、釜石鐵礦等礦山。工部省從西方國家購置了近代的礦山機械,聘請大批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改造。小坂礦山在德國專家納烏德任總工程師以後,改造了冶煉法,產量迅速提高。在開發釜山鐵礦的同時,從英國引進了高爐制鐵技術。
1870年工部省成立後即開始架設電報網,1873年,東京和長期之間開辦電報業務,在全國設定了24個電報局。1878年在鐵路沿線設定了電報局,1880年主要的電報網全部開通,全國的主要城市全部連通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