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圖學與CAD基礎教程

工程圖學與CAD基礎教程

《工程圖學與CAD基礎教程》是2014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穆浩志。

基本信息欄

書號:46623ISBN:978-7-111-46623-9
作者:穆浩志印次:1-1
責編:舒恬 任正一 楊璇開本:16
字數:653千字定價:48.0
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裝訂:出版日期:2014-09-09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及《技術製圖》、《機械製圖》、《CAD工程製圖規則》等國家標準,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編寫而成。

本著以厚基礎、強實踐、注重形象思維與創造思維相融合的能力培養為指導思想,編寫過程中力求以構型思維為主線,使圖學知識與計算機三維造型方法相融合,強化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教材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知識體系結構模組化,使教材體系與人才培養相呼應。

內容包括工程圖學基礎、專業繪圖基礎、CAD基礎三大部分。工程圖學基礎部分包括投影理論基礎(畫法幾何的點、線、面、體的投影)和製圖基礎(構型方法基礎、表達技術基礎、繪圖能力基礎、工程規範基礎)。專業繪圖基礎部分包括零件圖、標準件和常用件、裝配圖。CAD基礎部分包括AutoCAD繪圖基礎、AutoCAD繪製工程圖與三維實體造型。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工科本科、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教學用書,也適用於工科其他專業使用,並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資源下載

【工程圖學與CAD基礎教程資源】下載

目錄

章節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1

1.1工程圖學與CAD基礎課程介紹1

1.1.1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和性質1

1.1.2本課程的內容、任務和學習方法1

1.2投影法的基本知識2

1.3平行投影的投影特性5

第2章製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6

2.1國家標準《技術製圖》和《機械製圖》中的若干基本規定6

2.1.1圖紙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6

2.1.2標題欄及明細欄(GB/T 10609.1—2008、GB/T 10609.2—2009)9

2.1.3比例(GB/T 14690—1993)10

2.1.4字型(GB/T 14691—1993)11

2.1.5圖線(GB/T 4457.4—2002)12

2.1.6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14

2.1.7平面圖形的尺寸注法示例22

2.2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23

2.2.1圖板23

2.2.2丁字尺23

2.2.3三角板23

2.2.4曲線板23

2.2.5繪圖鉛筆及鉛芯24

2.2.6繪圖儀器25

2.3繪圖技能26

2.3.1儀器繪圖26

2.3.2徒手草圖28

第3章點、直線、平面的投影30

3.1點的投影30

3.1.1點在兩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30

3.1.2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31

3.1.3兩點的相對位置及重影點33

3.2直線的投影35

3.2.1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特性35

3.2.2點與直線的相對位置39

3.2.3兩直線的相對位置40

3.3平面的投影44

3.3.1平面的表示方法44

3.3.2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44

3.3.3平面內取直線和點46

3.3.4過已知點或直線作平面49

3.3.5平面內的特殊位置直線51

3.4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54

3.4.1平行54

3.4.2相交57

3.4.3垂直59

3.5換面法61

3.5.1換面法的變換規則61

3.5.2換面法的基本作圖問題62

3.5.3套用舉例66

第4章曲線、曲面的構形及其投影68

4.1曲線68

4.1.1曲線的形成和分類68

4.1.2曲線的表示法68

4.1.3曲線的投影特性69

4.1.4平面曲線的投影特性69

4.2曲面72

4.2.1曲面的形成和分類72

4.2.2曲面的表示法73

4.2.3直紋曲面73

4.2.4曲紋曲面76

4.3螺旋線和螺旋面77

4.3.1圓柱螺旋線78

4.3.2正螺旋面79

第5章二維圖形的構形及繪製81

5.1基本幾何圖形的作圖方法81

5.1.1等分直線段81

5.1.2圓內接正六邊形的畫法82

5.1.3橢圓的畫法82

5.1.4斜度與錐度84

5.2二維圖形的構形方法85

5.2.1利用布爾運算構建二維圖形85

5.2.2利用子圖形構建二維圖形85

5.2.3利用幾何相交和相切構建二維圖形87

5.3平面圖形的構形設計87

5.3.1圓弧連線87

5.3.2平面圖形的分析與作圖步驟90

第6章幾何體的構形及其投影93

6.1幾何體的構形方法93

6.1.1邊界表示法93

6.1.2構造實體幾何法93

6.1.3掃描法94

6.2基本幾何體概述95

6.3平面幾何體的投影及其截切96

6.3.1稜柱的投影及其截切96

6.3.2稜錐的投影及其截切100

6.4曲面立體的三面投影及其截切103

6.4.1圓柱體的三面投影及其截切103

6.4.2圓錐體的三面投影及其截切108

6.4.3圓球體的三面投影及其截切113

6.4.4圓環體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取點115

6.4.5組合迴轉體的截切116

6.5相貫幾何體的投影118

6.5.1基本概念119

6.5.2利用積聚性法求相貫線120

6.5.3利用輔助平面法求相貫線125

6.5.4相貫線的特殊情況129

6.5.5多體相貫131

第7章組合體的構形及表達133

7.1組合體的構形133

7.1.1組合體的組合方式133

7.1.2組合體相鄰表面之間的連線關係及表示方法133

7.1.3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法136

7.2畫組合體的投影圖136

7.2.1用形體分析法畫組合體的三面投影136

7.2.2按切割順序畫組合體的三面投影139

7.3組合體的讀圖140

7.3.1組合體讀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140

7.3.2組合體讀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142

7.4組合體的尺寸標註146

7.4.1幾何體的尺寸標註146

7.4.2截切幾何體的尺寸標註146

7.4.3相交幾何體的尺寸標註147

7.4.4組合體的尺寸標註148

7.5組合體的構形設計151

7.5.1組合體構形設計的基本特徵151

7.5.2組合體構形設計的基本要求152

7.5.3組合體構形設計的基本方法154

第8章軸測圖159

8.1軸測圖的基本知識159

8.1.1軸測圖的形成159

8.1.2軸間角及軸向伸縮係數159

8.1.3軸測圖的分類160

8.1.4軸測圖的投影特性160

8.1.5軸測圖作圖的基本方法160

8.2正等軸測圖161

8.2.1正等軸測圖的軸向伸縮係數和軸間角161

8.2.2平面幾何體的正等軸測圖161

8.2.3迴轉體的正等軸測圖163

8.2.4組合體的正等軸測圖166

8.3斜二軸測圖167

8.3.1斜二軸測圖的軸間角及軸向伸縮係數167

8.3.2平行於各坐標面圓的斜二軸測圖167

8.3.3斜二軸測圖畫法舉例167

8.4軸測圖中的剖切畫法170

8.4.1軸測剖視圖的一些規定170

8.4.2軸測剖視圖的畫法171

第9章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172

9.1視圖172

9.1.1基本視圖172

9.1.2向視圖172

9.1.3局部視圖173

9.1.4斜視圖174

9.2剖視圖175

9.2.1剖視圖的基本概念176

9.2.2剖視圖的畫法176

9.2.3剖視圖的標註178

9.2.4剖視圖的分類及適用條件178

9.2.5剖切面的種類180

9.2.6剖視圖的尺寸注法184

9.3斷面圖185

9.3.1基本概念185

9.3.2移出斷面圖186

9.3.3重合斷面圖187

9.4其他表達方法188

9.4.1局部放大圖188

9.4.2簡化表示法189

9.5第三角投影簡介192

9.5.1第三角投影的形成192

9.5.2第三角投影的展開與配置192

9.5.3第三角投影的標誌192

第10章零件圖194

10.1零件圖的作用與內容194

10.2零件圖的視圖選擇194

10.2.1軸、套類零件197

10.2.2輪、盤類零件197

10.2.3叉、架類零件197

10.2.4箱體類零件197

10.3零件圖的尺寸注法199

10.3.1尺寸基準199

10.3.2標註尺寸的要點201

10.3.3常見孔的尺寸注法202

10.3.4四類典型零件的尺寸注法203

10.4零件的工藝結構204

10.4.1零件的鑄造工藝結構204

10.4.2機加工常見的工藝結構205

10.5零件圖的技術要求208

10.5.1表面結構208

10.5.2極限與配合215

10.5.3幾何公差222

10.6讀零件圖225

10.6.1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226

10.6.2讀圖舉例226

10.7零件測繪227

10.7.1零件測繪的步驟227

10.7.2常用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229

10.7.3零件的測繪舉例231

第11章標準件與常用件232

11.1螺紋的基本知識232

11.1.1螺紋的形成及加工232

11.1.2螺紋的結構要素233

11.1.3螺紋的種類235

11.1.4螺紋的規定畫法236

11.1.5螺紋的工藝結構及尺寸注法238

11.1.6常用螺紋的標註方法239

11.2螺紋緊固件的規定標記和畫法243

11.2.1螺紋緊固件的種類和規定標記243

11.2.2螺紋緊固件的聯接畫法245

11.3鍵聯接及其表示法250

11.3.1鍵的結構形式和標記250

11.3.2鍵的選取及鍵槽尺寸的確定251

11.3.3鍵聯接的裝配畫法251

11.4銷聯接及其表示法252

11.4.1各種銷的結構和標記252

11.4.2銷的聯接畫法252

11.5滾動軸承表示法253

11.5.1滾動軸承的結構和分類253

11.5.2滾動軸承的代號254

11.5.3常用滾動軸承的畫法255

11.6彈簧表示法256

11.6.1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參數和標記257

11.6.2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畫法258

11.7齒輪表示法260

11.7.1圓柱齒輪260

11.7.2錐齒輪264

11.7.3蝸桿蝸輪265

第12章裝配圖268

12.1裝配圖概述268

12.1.1裝配圖的作用268

12.1.2裝配圖的內容268

12.2裝配圖的表達方法270

12.2.1相鄰零件的表達方法270

12.2.2簡化表示法271

12.2.3特殊畫法272

12.3裝配圖的視圖選擇273

12.4裝配圖中的尺寸273

12.5裝配圖的技術要求274

12.6裝配圖中零件的序號和明細欄275

12.7裝配圖中合理的裝配結構276

12.8部件測繪和裝配圖的畫法279

12.8.1部件測繪279

12.8.2裝配圖的畫法280

12.9讀裝配圖及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283

第13章展開圖、焊接圖和電路圖290

13.1展開圖290

13.1.1展開圖的基本知識290

13.1.2平面立體的表面展開291

13.1.3可展曲面的展開293

13.1.4變形接頭的展開296

13.2焊接圖297

13.2.1焊接接頭和焊縫形式298

13.2.2焊縫符號298

13.2.3圖樣中焊縫的表達方法300

13.2.4焊縫的標註方法301

13.2.5讀焊接圖舉例301

13.3電路圖簡介303

13.3.1電路圖的組成303

13.3.2電路圖的繪製304

第14章計算機繪製工程圖及三維實體造型305

14.1AutoCAD基本操作305

14.1.1AutoCAD的啟動與操作界面的介紹305

14.1.2AutoCAD命令的啟動及繪圖初始環境的設定306

14.1.3坐標與數據輸入方法309

14.1.4圖形顯示控制309

14.2AutoCAD二維繪圖與編輯命令311

14.2.1基本繪圖命令311

14.2.2選擇與編輯圖形315

14.2.3精確繪圖工具321

14.3設定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繪圖環境322

14.3.1圖層狀態與設定323

14.3.2建立樣板圖326

14.3.3在樣板圖中使用文字和表格331

14.4用AutoCAD繪製平面幾何圖形335

14.5尺寸標註及組合體視圖的繪製338

14.5.1尺寸標註338

14.5.2繪製組合體視圖並標註尺寸341

14.6用AutoCAD繪製機械零件圖344

14.6.1剖視圖、斷面圖的畫法344

14.6.2半線尺寸和尺寸公差注法的設定347

14.6.3圖塊349

14.6.4標註表面結構351

14.6.5標註形位公差352

14.6.6繪製零件圖353

14.7用AutoCAD繪製機械裝配圖353

14.7.1建立零件圖塊355

14.7.2拼畫裝配圖355

14.7.3修改裝配圖356

14.7.4繪製和注寫其他內容356

14.8機械零件三維造型設計360

14.8.1繪製基本三維實體360

14.8.2通過二維圖形構建三維實體361

14.8.3用實體編輯命令構建三維實體363

14.8.4在用戶坐標系(UCS)中構建三維實體366

14.8.5三維實體著色369

14.8.6綜合舉例370

附錄378

附錄A螺紋378

附錄B螺紋緊固件382

附錄C螺紋聯接結構387

附錄D鍵與銷389

附錄E滾動軸承392

附錄F其他標準394

附錄G極限與配合396

參考文獻4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