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推進跨行業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支持跨行業綜合物流信息平台發展,著力促進多式聯運和國際物流發展。 ——促進數據層、套用層和交換層等物流信息化標準的銜接,推動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 ——加強信息安全技術創新和套用,研究和實施物流信息安全管理辦法,加強物流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信〔201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國辦發〔2011〕38號)、《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工信部規〔2011〕556號)等,充分發揮信息化支撐和引領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物流是貫穿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全局的重要活動。信息化正在全面滲透和融合到物流活動中,成為現代物流最重要的核心特徵和時代特徵。
推動物流信息化發展,對促進現代物流的科學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加快物流運作和管理方式的轉變,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產業鏈協同效率,促進供應鏈一體化進程;有利於解決物流領域信息溝通不暢、市場回響慢、專業水平低、規模效益差和成本高等問題,提高企業和產業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節能減排水平、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有利於支撐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物流信息化取得了重要進展,物流信息化套用範圍不斷擴大,套用水平不斷提高,物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能力逐步增強,初步顯現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工業物流信息化不斷深化,供應鏈管理和協同水平逐步提升,智慧型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企業物流和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套用蓬勃發展,物流信息化和電子商務集成發展成為新趨勢;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和運營模式不斷創新,信息流對業務資源的調配能力不斷提升;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等重點行業基本實施了信息化管理,並在各自系統內部形成了有特色的信息服務體系;物流相關信息服務業和信息技術不斷創新發展,套用範圍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我國物流信息化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重點物流行業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足,信息採集和交換水平較低,不同運輸方式、不同運輸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暢。二是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的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尤其是大量小型企業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難以滿足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求。三是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套用和推廣水平較低,自主創新和產業支撐能力不強,物流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慧型化程度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四是物流信息標準制定和套用的整體水平亟待提高。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正在興起,國內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日益深入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加快,為我國物流信息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動力。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拓寬思路、務求實效,因地制宜地推進物流信息化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物流信息技術的有效套用為切入點,以物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和現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支撐,以提高全社會的物流效率和效益為宗旨,發揮軍民結合互促共建的積極作用,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物流信息化普及與深化,促進現代物流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政府營造環境,市場配置資源。發揮政府在物流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套用、標準制定、規劃投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推動作用,提高行政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以企業為主體,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形成物流信息化的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統籌規劃,推進協同聯動。統籌物流信息化協調發展,合理布局重大項目。強化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物流信息化協同工作機制。
——立足需求導向,注重套用實效。從需求出發,選準物流信息化工作的切入點,突出套用,急用先行,注重可操作性和實效性,避免盲目建設和鋪張浪費。
——堅持以點帶面,保證持續發展。面向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全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遠近結合,開展試點示範,樹立典型標桿,加快普及推廣。總結經驗教訓,探索有效的推進模式,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保障全面可持續發展。
——保障信息安全,提高開放效率。正確處理加快發展與保障安全、開放信息與保守秘密、開發利用與規範管理的關係,綜合運用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創建安全高效的物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環境。
三、發展目標
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建立起與國家現代物流體系相適應和協調發展的物流信息化體系,為信息化帶動物流發展奠定基礎。推進工作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主要通過試點示範引導,初步探索建設物流信息化體系的有效途徑;第二階段在總結和推廣前期經驗的基礎上,促進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套用,使物流信息資源得到較為充分的開發利用,物流運作和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物流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電子政務系統中的物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鐵路、公路、水運、郵政、航空、海關、檢驗檢疫、食品藥品、菸草、安全監管、工商、稅務、公安、商務等政府部門的物流信息服務和監管能力全面加強。
——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郵政等重點物流行業的電子單證得到廣泛套用,基本實現物流信息協同,促進多種運輸方式的聯動。
——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物流全程可視化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物流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慧型化和網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得到較為普遍的套用。
——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關鍵的基礎性標準、重點行業套用標準和服務規範的制定和宣貫成效顯著。
——湧現一批成功運營的物流信息平台,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物流信息聯動網路;專業化物流信息服務業實現規模化發展。
——物流信息化軍民互促共建成效顯著,在應急物流等領域形成較為成熟的軍民合作模式和典型示範。
——信息技術在物流活動中的創新套用水平和支撐保障能力明顯提高。
——物流信息化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安全體系基本健全。
四、主要任務
(一)提高全社會物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推動相關政府部門、重點物流行業、企業、軍隊等不斷提高物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運用行政機制、市場機制和公益機制,促進物流信息的科學採集、有效利用、深度開發、有序交換和安全管理。全面推進物流信息採集的標準化、電子化、自動化和智慧型化,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全面推進各主體加強物流信息資源的集成套用。推進相關聯主體的物流信息資源開放互聯,以價值鏈為依託,以標準為支撐,處理好安全與協同的關係,鼓勵採取多種方式實現物流信息的互通交換,貫通信息鏈條,促進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聯動和協同,提高物流的效率效益和服務水平。
(二)提高政府部門物流服務和監管的信息化水平
——推進鐵路、公路、水運、郵政、航空、海關、檢驗檢疫、食品藥品、菸草、安全監管、工商、稅務、公安、商務等部門電子政務系統中物流相關服務與監管職能的建設和完善。推動道路運輸危險品監管平台和郵政業監管信息平台等公共信息平台建設,提高政府部門的物流服務和監管能力。開展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物流的跨部門聯動與監管信息化建設試點,有效實施流向跟蹤、狀態監控和來源追溯,規範危險品安全管理,提高對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物流的聯合監管能力。
——加快建設和完善全國統一的公路、航道、港口、營運車輛及船舶動態信息、運輸業戶、營業性駕駛員、船員、身份信息和危險化學品等基礎資料庫,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規範信息資源的社會開放服務,提高社會化、市場化開發利用水平,促進誠信體系建設,為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更好的決策支持和信息服務。
——促進系統間必要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電子口岸等跨部門物流監管和服務平台的建設,著力實現跨境、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跨企業的數據交換,提高協同服務和監管水平。
——提高政府部門應急信息處理和資源調度能力,促進重點生產、運輸和流通行業與政府應急信息的互聯互通,提高應急物流保障能力。
(三)提高物流行業和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動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貨運、管道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及倉儲等企業物流信息系統、行業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設。提升運輸、倉儲等基礎設施及港口、機場、貨運站場等交通樞紐的信息化水平,支撐物流基礎設施的高效運行。
——推進跨行業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支持跨行業綜合物流信息平台發展,著力促進多式聯運和國際物流發展。推進貨櫃多式聯運的可視化和智慧型化管理,促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不同運輸方式的連線,提高物品流動的定位、跟蹤、過程控制等管理和服務水平。
——重點支持有實際需求、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推進全國各物流區域、節點城市、交通樞紐、物流園區和經濟園區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設,促進物流信息的跨區域開放、交換和有效利用。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社會化物流管理和信息服務平台發展。
——充分發揮核心物流企業對行業資源的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鏈,推進全程透明可視化管理,提高專業化物流服務水平。提升物品揀選、傳送、識別和儲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提高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和貨櫃、托盤等集裝單元化器具的智慧型化管理水平,最佳化供應鏈全程管理方式,縮短物流回響時間,提高物品可得率和資金周轉率,降低平均庫存水平和物流總成本,提高客戶滿意率和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
(四)提高企業物流信息化和供應鏈管理水平
——在原材料、裝備、消費品和電子等重點行業,選擇若干有影響力的主製造商,利用信息化提升企業物流的作業和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物流的及時回響能力,促進精益生產和服務,並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聯動,提升供應鏈物流信息化發展水平,增強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和運作能力。
——推動製造、商貿企業與物流企業信息互通、聯動發展,增強企業專業化能力,提高物流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生產、流通和物流企業的及時回響能力,提高產業鏈運作效率。
——推進煤炭、鋼鐵、糧食等行業電子商務與物流信息化集成健康發展,重點依託工農業商品集散市場,促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開展網路零售與物流配送一體化服務建設試點,提高網路零售配送效率,改善消費者體驗。
——推進自動識別、可視化等各類先進適用技術的套用,提升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採購供應、分銷配送、售後服務、再製造直至報廢回收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提升農產品、食品、藥品等事關廣大人民民眾健康和安全的重點領域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冷鏈物流信息管理和質量保證水平。
(五)加快物流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建設
——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術、編碼、安全、管理和服務標準。研究推廣產品與服務分類代碼、物流單元編碼、托盤編碼等物流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物流數據元、物流單證等物流信息基礎標準,條碼和射頻識別(RFID)等物流信息採集標準,信息系統接口、信息交換規範等物流信息交換標準,物流業務流程等物流信息管理標準。
——研究推廣條碼、射頻識別等技術在倉儲、配送、貨櫃和冷鏈等業務中的套用標準。推進汽車及零部件、食品、藥品、紡織品、農資和農產品等重點行業物流信息化套用標準體系逐步完善。
——促進數據層、套用層和交換層等物流信息化標準的銜接,推動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
——支持行業協會、重點龍頭企業、物流信息服務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物流信息標準的制定和宣貫工作。
(六)加快物流信息化軍民結合體系建設
結合軍事物流和民用物流的優勢與特點,探索物流信息化軍民共建互促機制。借鑑軍事物流物品統一編碼的成熟經驗,促進整體物品編目體系建設和實施工作。提高物流信息共享水平,合理配置物流資源,探索軍民結合的物流發展模式。推動聯動機制建立,發揮軍事物流的快速回響優勢,提升社會應急物流的運行效率。通過共建互補,在物流信息採集、處理和利用以及物流監管領域有效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
(七)推進物流相關信息服務業和信息技術創新與發展
——以套用帶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帶動信息服務企業、電子商務企業、電信運營企業、軟硬體廠商和系統集成企業積極參與物流信息化建設。重點支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務企業創業、創新和做大做強。支持以信息化帶動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創新。
——積極推進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套用。重點支持電子標識、自動識別、信息交換、智慧型交通、物流經營管理、移動信息服務、可視化服務和位置服務等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套用。支持重點企業開展第三代移動通信(3G)、3S(GNSS、GIS、RS)、機器到機器(M2M)、RFID等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創新與套用。大力支持TD-SCDMA等移動通信技術和北斗導航等全球導航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套用。支持利用軟體即服務(SaaS)、平台即服務(PaaS)、雲計算等技術,開展物流信息技術服務平台建設試點,提高物流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推廣和套用水平。在裝備製造、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菸草等具有高附加值或需重點監管的行業,開展物聯網套用試點。支持智慧型交通系統(ITS)、物流基地綜合管理系統、智慧型貨櫃管理系統、物流信息管理系統(LMS)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的開發和套用。
——加強信息安全技術創新和套用,研究和實施物流信息安全管理辦法,加強物流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依託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協調機制,加強物流信息化推進工作的部門協同,研究協調物流信息化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和政策,落實和強化政府部門對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巨觀指導。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基礎上,加強相關部門在政策規劃制定、重大項目審理、標準規範制定等方面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各地要相應建立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相關信息企業、中介組織、高等院校和專家隊伍等在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二)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
在貫徹落實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針對當前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物流信息化發展的有關政策。著力研究影響物流信息化發展的稅收、收費、投融資、信用和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問題。加強對物流信息化法律法規的研究,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為物流信息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加強對物流信息化的投入,重點支持物流信息化套用試點示範、物流公共信息服務、標準規範制定與套用、關鍵共性技術開發、重大裝備研製、重大政策研究、基礎理論研究等工作,支持政務系統中物流信息資源的公益性開發利用,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物流信息化建設。倡導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注重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支持以市場主導方式開展物流信息化建設工作,探索有利於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長效投融資機制。
(四)加強物流信息化水平評價工作
依託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加強研究物流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開展科學有效的持續性評價工作。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化評價機制,由點到面逐步擴大評價數據採集範圍,逐步形成政府指導、企業自我評價和社會中介評價相結合的互動機制,增強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內在動力,提升物流信息化發展水平。研究探索物流信息化發展指數。研究編制物流信息化發展年度報告。
(五)加強國際合作
鼓勵企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鑑國外物流信息化先進經驗和管理辦法,通過物流信息化提升國際競爭力。鼓勵企業及相關機構積極參與物流信息化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強國際物流的公共信息服務和信息安全管理,營造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發展環境。跟蹤研究國際物流信息化發展動態,促進我國物流信息化整體水平的提高。
(六)加大宣傳與人才培養力度
加大物流信息化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物流信息化的認識水平和參與意識。加強物流信息化的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發展多層次教育體系和繼續教育體系,加強與國外物流信息化教育與培訓機構的合作,採取多種形式,加快培養既懂物流業務、又懂信息化的融合型人才。落實和完善人才使用、交流、獎勵等政策,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創造良好的人才隊伍建設環境。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3年1月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