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達

工布江達

工布江達縣隸屬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林芝市西北部。縣域總面積11650平方千米,轄3個鎮、6個鄉,常住人口27532人(2013年)。縣人民政府駐工布江達鎮果林卡。 工布江達,藏語意為“凹地大谷口”。縣境地處藏南谷地向藏東高山峽谷區過渡地帶,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屬溫帶半濕潤高原季風氣候,東部溫和濕潤,森林茂密,西部寒冷乾燥,為灌木草甸植被。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貫穿全境。旅遊景點有巴松措、太昭古城、巴嘎寺等。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工布江達工布江達
工布江達縣地處西藏東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魯藏布江以北、尼詳曲中上游地區。面積12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萬畝,草場面積17.2萬畝,林地面積234萬畝。總人口近 2.2萬。轄 9個鄉,127個村委會。

歷史治革

工布江達藏語意為“凹地大谷口”。清代為江達宗。民國初設太昭縣,後改稱工布江達宗。和平解放後又稱太昭縣,1964年劃歸拉薩市管轄。1986年復歸林芝地區管轄至今。縣府駐果林卡。

地理地貌

該縣屬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山峰林工,溝壑縱橫,平均海拔3500米,相對高差1725米,最高峰海拔6691米。

氣候

屬高原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日照時數為2016小時。年無霜期156天。年降水量為646毫米,雨雪日141天。常見的自然災害有乾旱、霜凍、冰雹、風沙、土石流、病蟲害等。

資源

水利資源豐富。動物資源有金錢豹、雪豹、馬鹿、狗熊、馬熊、水獺、猴子、黑頸鶴等。植物資源有蟲草、貝母、三七、雪蓮花、松茸等百餘種。林木資源主要有冷杉、雲杉、高山松、柏、楊、燁等,另有經濟林150畝。

經濟

工布江達縣的經濟以牧業為主,農、牧、林、副四業兼備。農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麥、春小麥、豌豆等。以飼養氂牛、犏牛、黃牛、山羊、綿羊、馬、豬等為主。1989年曾獲國家農業部“農業豐收表彰獎”。
工業主要以榨油、木材加工為主。

交通

川藏公路橫穿縣境,並連線6條縣、鄉公路,加之其它可通行的簡易公路,構成了本縣的交通網。公路里程達380公里。

名土特產品

主要有工布馬、松茸、麝香、蟲草、貝母、三七、雪蓮、黃連和多類高原畜產品等。

交通

果林卡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近2千。川藏公路穿街而過,交通便利。電力供應和郵電通訊等基礎服務設施可基本滿足需求。

旅遊

巴松錯(又名錯高湖),位於果林卡以東80公里的高山峽谷中。湖面26平方公里。群山環抱,古木參天,湖水如碧。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雪線下為莽莽原始森林,景色之美,令人嘆為觀止。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都舉行盛大的轉湖節,更為聖湖增添了無窮的色彩與魅力。
果林卡西北50公里的巴嘎山,此山奇特,特別是山腰上的“仙人洞”頂部有臉盆大小的“通天眼”。半山壁上有一泉眼,每日定時流水6次,至今令眾多遊客大惑不解。

郵政編碼

8503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