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蔗23號

川蔗23號

川蔗23號,甘蔗品種,是由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於2003年7月審定通過,2003年10月通過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由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的鑑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4年10月獲四川省2004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3月通過了全國甘蔗品種鑑定委員會的鑑定。該品種參加了全國甘蔗品種區域試驗,表現優良,故其既適合中亞熱帶蔗區種植,又適合於南亞熱帶蔗區種植,也適合熱帶蔗區種植。

基本信息

品種來源

親本組合:CP34-120×崖城71-374  該品種於2003年7月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3年10月通過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由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的鑑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4年10月獲四川省2004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3月通過了全國甘蔗品種鑑定委員會的鑑定

形態特徵

植株較高;莖徑較大,為中大莖;節間圓錐形,無生長裂縫和木栓條紋;芽多為卵圓形,芽體較薄;蠟粉:
在暴露部分薄而少,嫩葉鞘包裹部分白且少,老葉鞘包裹部分多而黑;莖色:嫩葉鞘包裹部分黃中帶紫,枯黃葉鞘包裹部分為黃綠帶紫,剝去包殼太陽曬後呈紫紅色;葉片寬大厚實光滑,中上部彎散下垂;葉鞘光滑無毛不刺手,利於收穫,枯黃後捲縮成筒狀,並與莖分離,在風和人畜等外力作用下容易脫落;葉耳三角形;葉舌新月形;肥厚帶較大;葉姿斜散披垂。

生長特性

蔗芽萌發整齊,萌發速度較快;分櫱中等,一般有1~2條分櫱;前中期生長較快,後期生長稍慢但平穩;抗寒性、抗旱性、宿根性均較強,在遭受嚴重霜凍後仍有122.69%的發株率,在水分少的旱坡地上仍有100-150%的發株率;耐肥性較強,喜大肥大水;群體整齊度較好,主莖與分櫱的高度差異較小,蔗莖大小差異不大;高抗黑穗病、嵌紋病和赤腐病

工農藝性狀出

苗率較高,多年多點平均出苗率為60~70%,最高出苗率超過90%;分櫱率較高,多年多點平均分櫱率達96~112%,最高超過253%;宿根發株較好,發株數較多,發株率較高,多年多點平均發株數為11600~11900苗/畝,最多發株數達15900苗/畝,發株率180~230%,最高發株率為300%;生長速度較快,6月的生長量達72cm,7月達82cm;植株較高,一般250~300cm,高的超過350cm;莖徑較大,多年多點平均莖徑2.89~3.20cm,最大達4.10cm;單株重1.5850~2.1295kg/株,最重達2.8215kg/株;有效莖較多:多年多點平均為5085~6185株/畝,最高的達7800株/畝;甘蔗產量較高,多年多點平均單產10366~11097kg/畝,最高達13798kg/畝;田間錘度較高:多年多點平均田間錘度達19.64~19.67%,最高達21.70%;甘蔗蔗糖分較高,多年多點平均達14.20~14.49%,最高達16.42%;含糖量也高,多年多點平均畝含糖量為1424.61kg/畝(1260.49~1550.11kg/畝),最高達2129.84kg/畝。 該品種還具有果蔗的某些特徵:撕起來不硬易斷,吃起來汁多味甜等;莖色逗人喜愛,蔗莖粗大吸引顧客,節間光滑給人良好感覺,蔗莖粗細均勻令人喜愛。

栽培要點

1、選擇土層深厚、肥力較高、排灌方便的槽壩地種植最好;
2、適當增大行距,以1.0~1.2m為宜;
3、適當提早播種;
4、採用地膜覆蓋;5、播種量適宜,畝放種4500~5000個雙芽苗;
6、早施追肥,高培土,適當增加施肥量;
7、宿根蔗早破行松蔸,早灌水。

適應範圍

該品種參加了全國甘蔗品種區域試驗,表現優良,故其既適合中亞熱帶蔗區種植,又適合於南亞熱帶蔗區種植,也適合熱帶蔗區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