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川烏頭5兩,漢椒2兩,生薑2兩。
處方來源:《聖惠》卷二十五。
方劑主治:毒攻手足,疼痛頑麻。
製備方法:上銼細。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至1斗,去滓,入鹽2兩,頻頻淋蘸,以愈為度。
相關詞條
-
川烏頭
川烏頭為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烏頭 Aconitum carmichaeli Pcbx.栽培品的塊根。本植物栽培品的子根(附子、側子、漏藍子);野生種的塊...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不良反應及治療 中藥化學成分 -
烏頭類
描 述:Aconitum L. 烏頭屬,毛莨科,約350種,大部有劇毒,因其塊根內含有烏頭鹼Acotine,可作麻醉藥,我國著名國藥附子即為烏頭A. c...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
烏頭湯
烏頭湯是一味中藥湯劑。本方主要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兒風濕性舞蹈病、坐骨神經炎、椎管狹窄、腰腿痛等屬上述證機者。本詞條內還包括其他幾種烏頭...
組成 基本信息 臨床運用 類似方劑 -
附子[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栽培技術 -
塔拉斯烏頭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栽培技術 -
烏頭
烏頭(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濕的作用。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藥用價值 -
草地烏頭
草地烏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部。
簡介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相關的種 參考文獻 -
千秋[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千秋一種植物名稱,也稱草烏。為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庭院觀賞花卉,塊根有毒,入藥能祛風濕、散寒止痛。 還有同名的演員和同名網路遊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分布與習性 常見品種 用途 -
烏頭散
(《聖惠》卷二十一。 (《聖惠》卷二十一。 (《聖惠》卷十一。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