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山歌

川北山歌

"之所以稱茅山歌,是因為演唱內容主要調情表愛,不宜當眾演唱,往往在山野林間演唱,故稱茅山歌。 2、愛情山歌:舊時青年男女,用於傳情達意

概況

川北山歌,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作品又叫“巴山茅山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北部米倉

川北山歌-小安山歌現場川北山歌-小安山歌現場
山南麓巴中市轄區內的一種民歌,又稱風流歌,學名稱情歌。曲目眾多,占巴山民歌總量的80%以上。其表現形態大都為男女對唱或一人領唱眾人合或眾人齊唱。之所以稱茅山歌,是因為演唱內容主要調情表愛,不宜當眾演唱,往往在山野林間演唱,故稱茅山歌。正如茅山歌所唱:屋團屋轉莫唱歌,人家屋裡人手多,老的聽了不喜歡,年輕的聽了睡不著。

分類

川北山歌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1、勞動山歌:其音樂節奏堅實有力、粗獷豪邁,和勞動關係十分緊密,音樂節奏和勞動節奏緊密結合。2、愛情山歌:舊時青年男女,用於傳情達意,表達愛情。愛情山歌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活潑,語言質樸淺白,情真意切,意境含蓄優美。青年男女以歌為媒、以歌求愛、以歌傳情,如《小哥哥》、《柳連柳》等。3、敘事山歌:敘事山歌中大多數是依時間、依事項而進行,敘述一個完整事件。如:《太陽當頂過》、《月兒落西斜》、《繡荷包》;4、民俗類山歌:多為婚喪嫁娶時候所唱的歌曲。如:《哭嫁歌》、《哭喪歌》等;5、時令節氣山歌:民間歌手根據生產季節與自然界花草樹木相連,表達人們勞動快樂的心情,富有聯想,內容生動活潑。

特點

歌詞以七言格律體為主,表現手法多為賦、比、興;襯詞常用實詞,調式為民族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調式或交替調式;其曲式結構大多為單段體。

影響

巴山茅山歌與蓮花山情歌、布衣族的浪哨歌、納西族的玉龍山情歌並稱為全國四大特色情歌。它由巴山人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生活中創造並自髮式傳承延傳至今。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農耕文明時代的勞作方式已發生巨大變化,集體勞作方式逐漸減少,個體勞作方式業已普遍,茅山歌正已歷史最快速度失去生產、生存、傳承和發展的空間和土壤,能唱巴山茅山歌的人越來越少,傳人高度瀕危。巴山茅山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記錄社會發展的典籍,是研究巴山人歷史的依據,是承載巴山風土人情、生活習性的載體,它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其歌詞多用賦、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傳神,所表達的意韻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鏇律清新流暢,演唱技巧獨特,顫音的演唱猶如揉動的琴弦,風格兼具北方的粗獷和南方的清婉,五十年代初,南江茅山歌《犀牛望月》唱進了中南海,通江茅山歌《豆芽蔥蒜葉》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金獎。巴山茅山歌是現代文學藝術的有效養份。四川東北部米倉山南麓巴中市,廣元市轄區內廣泛流傳的一種民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