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相傳,“川中大樂”屬傳統宮廷樂的一種,源於周朝,興盛於唐代。唐明皇李隆基聽到此樂 高昂悅耳,演奏隊形壯觀,氣勢磅礴,為宮廷所有樂隊無法比擬,於是命名“大樂”,定型為宮廷樂。到了明代末年,有一年輕宮中樂師,因戰亂逃回湖北老家,清大移民時期,這位 樂師在“湖廣填四川時”來到蓬溪縣蓬萊鎮(大英縣),用他的技藝建起了一支“大樂隊”, 經與當地民間打擊樂互化融和並逐步衍化為“蓬萊大樂”,傳承至今。風格特點
“蓬萊大樂”作為別具一格的具有鮮明的巴蜀文化特徵和濃郁的四川風情的民間傳統打擊音樂,距今在蓬萊地區已有傳人十三代,歷經300多年了。其樂器主要由中心鼓、大鼓、腳盆 鼓、川堂鼓、南堂鼓、大鈸、川大鉸、蘇鈸、川鉸等組成,常用曲牌有《雲頂翻》、《鳳點頭》、《撲燈蛾》、《牽藤藤》等十餘種,樂員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表演時可搭扎樂 棚,配以耍龍燈、舞獅子等民間藝術,多為大型宗教祭祀,喜迎遠方貴賓以及大型慶典等活動所用。
“蓬萊大樂”節奏昂揚歡快,氣氛喜慶熱烈,場面莊嚴華貴。作為一種流傳於川中地區的宮 廷樂,由於受地域文化的影響,滲入了具有濃郁的巴蜀民族文化特徵的民間吹打音樂及川劇 音樂。因此,與國內其它著名的鼓樂相比,首先在演奏的樂器種類上,是最多最豐富的;其次,演奏風格上融北方鑼鼓的陽剛和巴蜀音樂的柔美為一體,既有宮廷樂的莊重肅穆,又有 民間音樂的活潑歡快,電閃雷鳴中皆以和風細雨,具有交響樂結構嚴謹,層次豐富的特點, 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
專家學者對“川中大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們說,過去只看北方的威風鑼鼓、安塞腰鼓、蘭州太平鼓等具有聲音洪大、舞姿粗獷剛健、氣勢磅礴的特點,現在看了“川中大樂” 的表演,與之相比毫不遜色,其鼓大、鑼大,曲牌結構嚴謹簡煉,場面恢宏壯觀,表演幽默詼諧,蘊含著深刻的巴蜀傳統文化內涵,是巴蜀民族文化精品。同時也填補了四川無大型鼓樂的空白。
挖掘整理
建國後,特別是64年社教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絕大部分樂器被銷毀,“蓬萊大樂”瀕於失傳。直到84年,時任蓬溪縣文化館館長的楊興國多次到蓬萊地區考察,才在《蓬溪民間音樂集》、《群文花絮》中首次以文字和圖象形式介紹了“蓬萊大樂”。為了搶救這一優 秀的巴蜀民間文化遺產,93年蓬溪縣文體局長楊興國組織專門力量,數十次深入蓬萊地區進 行了全面艱苦細緻的挖掘整理工作,歷經艱辛找到了“蓬萊大樂”第十三代傳人年屆八旬的 高吉雲老先生,高老先生激動地敲起了唯一遺存下來的一面古老的大鼓,配以臨時拼湊的川 劇鑼鼓憑著模糊的記憶進行了現場演奏。通過數次細緻的挖掘整理,依據其傳統模式,結合 巴蜀地域文化特點,編創出了新的大樂曲牌,並將“蓬萊大樂”更名為“川中大樂”。即民間打擊樂套曲:一章,“五龍出海”;二章,“五鳳朝陽”;三章,“五福臨門”;四章, “五方納財”;五章,“五州慶瑞”;在一般大型慶典演出中常用第五章“五州慶瑞”。重 新全面製作了樂器,並在其樂器組合,隊形編排,舞美設計,表演形式方面進行了合理的繼 承和有益的拓展,組建了100餘人的“蓬溪川中大樂團”,使其在繼承傳統民間文化的基礎 上表演效果更顯得場面壯闊,氣勢雄渾激越,節奏昂揚明快,在剛柔相濟,高潮迭出間,那 龍吟虎嘯之聲,排山倒海之勢足以使觀眾驚心動魄。豪氣勃發,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 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