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第一高中
1930年河南省省主席萬選才倡儀興辦嵩英中學,1948年改建為嵩縣第一中學;1971年改名為“五七”大學;後改為嵩縣第一高中,是市級重點高中,位於縣城新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陸渾湖畔,緊靠繁華洛陽市區鄰接人間仙境——白雲山。學校現有在職研究生5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5人,學術氛圍濃厚,教學環境優雅。辦學歷史
1930年(民國19年),時任河南省主席的萬選才(字得英,嵩縣閆莊人)首倡在嵩縣開辦中學,後,萬選才逝世,嵩縣知名人士李遇春,宋金台,阮竹菊等人繼其遺志,繼續創辦。1933年9月經省批准備案,嵩縣歷史上第一所中學“嵩縣私立嵩英初級中學”成立。校址在嵩縣城文廟。開辦經費均系嵩縣知名人士及嵩縣籍軍官捐資。第一任校長李遇春,教導主任李警堂(紙房馬駒嶺人)。1947年學校因戰事停辦。1947年9月嵩縣解放。1948年,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原嵩英中學元老李警堂的倡導下,學校開始恢復,以原嵩英中學在職教師及該校部分早屆畢業生為師資骨幹,遷校址於縣城二道街,易校名為“嵩縣第一中學”,為初級中學。校長梁貫初、副校長李警堂,教導主任龔仲德。1953年校址又遷於縣城東關(現址)。1956年開始招收高中班,成為完中。“文化大革命”中,曾更名為“嵩縣五七大學”。1977年至1982年又附設師範班。1978年更名為“嵩縣第一高級中學”。
半個世紀以來,曾有不少蜚聲中原的學者在嵩縣一中執教。例如“嵩英中學”時期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生張宗甫,燕京大學研究生關祥,北京大學畢業生馬奎,南開大學畢業生張大壯,都先後在該校任教。當時的語文教師路百占有專著《楚辭微徵》出版,地理教師李警堂有《河南鄉土地理》、《警堂雜記》等專著問世。解放後,又有龔仲德、關承中、陳中建、谷學仁、邵勞吾、謝呼晨、黃柏仁、呂清章、潘明運等知名教師在此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