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松石長劍

嵌松石長劍,戰國後期兵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物注音

嵌松石長劍qiànsōngshíchángjiàn

文物規格

戰國後期,通長93.5cm,寬5cm,重0.75kg。

文物特徵

嵌松石長劍嵌松石長劍

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側出刃,刃作弧曲狀,頂端收聚成尖鋒。莖有二隔,劍首及鐔上裝飾由嵌松石和錯金絲組成的幾何圖案。莖部僅存金絲二小段。

相關知識

西周時期的銅劍劍體很短,形如匕首,僅能用作自衛兵器。春秋戰國時期銅劍的鑄造有較大發展,製作日精,對於長短、重量和品級甚為考究。長劍是指劍長超過50cm者。此劍長達93.5cm,是名副其實的長劍。

詞語解釋

古代武器之一種。在春秋戰國時期,佩劍同時有表明身份等級的作用。從考古發掘的資料看,青銅劍在西周早期已十分成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當時青銅鑄造技術的限制,劍身一般較短(50cm以下),至戰國末期才有長劍出現。

劍身中央凸起的棱或凹陷的槽稱作“脊”。

劍柄下端與劍身連線處呈凹字形或中間起護手作用的條形部分,也稱作劍格、劍口、劍鐶、劍珥、劍鼻等。出自《莊子·說劍》,其中將劍分為鋒、鍔、脊、鐔、夾五部分。 

劍首

劍莖末端圓形內凹的部位稱作“劍首”。古人常在劍首飾玉。玉劍飾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很流行,魏、晉時期仍可見,宋以後又有仿製。常見的玉劍飾有四種:劍首飾玉、劍鋒與劍柄間飾玉、劍鞘上部飾玉、劍鞘下端飾玉。

玉劍首中部之孔可插入劍把,小隧孔用以結系。在戰國玉劍首中,除圓形外還有方形作品,上飾蟠螭、谷紋等紋飾。 

錯金

古代金屬的細工裝飾技法之一,出現於春秋時期。因多用金銀絲,故也稱金銀錯或錯金銀。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銀或銅等金屬絲、片嵌入玉器或青銅器表面預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圖案或文字,然後用錯石(磨石)錯平磨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