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工資等級

崗位工資等級是根據各崗位工作的技術複雜程度、勞動繁雜程度和責任大小不同而確定。

主要類型

崗位工資等級的主要類型包括:

(1)崗位等級工資制。崗位等級工資制是指將崗位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然後確定工資等級的工資制度。崗位等級工資制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崗一薪制和一崗多薪制。

1)一崗一薪制。一崗一薪制是指一個崗位只有一個工資標準,凡在同一崗位上工作的員工都按照統一的工資標準獲得工資。

一崗一薪制不存在升級問題,所以員工只有在變動工作崗位時,即到較高等級的崗位工作時,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資水平。

在實行一崗一薪制時,一定要對崗位進行全面的分析,並對有關因素進行測評。測評的具體內容有崗位責任範圍和責任程度、崗位對員工技術水平的要求、崗位勞動強度、勞動條件等,通過測評得出崗位的綜合分數,據此確定崗位係數以及崗位的工資額度。

2)一崗多薪制。一崗多薪制是指在一個崗位內設定幾個工資標準,以反映崗位內部員工之間的勞動差別的崗位工資制度。

一崗多薪制適用於那些崗位劃分較粗、崗位之間存在工作差別、崗位內部的員工之間存在技術熟練程度差異的企業或部門。

(2)崗位薪點工資制。崗位薪點工資制是在崗位評價的基礎上,用點數和點值來確定員工工資的工資制度。崗位薪點工資制的主要特點是工資標準不是以金額表示的,而是用薪點表示的,而且點值的大小由企業或部門的經濟效益確定。崗位薪點工資制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基本操作過程與崗位等級工資制相似,但是它在實際操作中更為靈活。

等級設計

按照現代企業組織機構的設定及職位等級結構體系,一般將管理崗位工資相應地分為4~5個層級(薪層)。例如,部門經理層,副經理、經理助理、高級職稱層,業務主辦、中級職稱層,操作層(辦事員)。由於個人上崗適應能力有所不同,表現、貢獻也有差異等因素,每一層級還應實行“一崗多薪”,即在同一薪層上再劃分若干工資級別(薪級)。一般每一薪層可設5個薪級,選擇其中一個為“中值”,以中值為計算點,級差一般為10%~20%,相鄰薪層可有1~2個薪級交疊,參見表1(中值幅度為1:5,分別為5000、3000、2000、1000:級差為15%)。

表1 崗位工資等級表 單位:元

部門經理 1 3500
2 4250
3 5000
4 5750
5 6500
副經理、 經理助理、 高級職稱 1 2100
2 2550
3 3000
4 3450
5 3900
業務主辦、 中級職稱 1 1400
2 1700
3 2000
4 2300
5 2600
辦事員 1 700
2 850
3 1000
4 1150
5 13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