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在日本研究和工作的10年期間曾承擔了結構形態創構方法等科研項目,提出了理論方法來確定空間結構形態的設計方法—“改進進化論方法”和“高度調整法”,並努力推廣到實際工程設計中去,在國內外首次利用理論方法設計了十多項大跨空間結構,得到了得到了國際建築界的高度重視。
在上海喜馬拉雅中心的抽象建築造型表現中,崔昌禹參與了其複雜受力情況的計算分析,獨立編製程序,經過強度驗算為建築師提供了合理的曲面構造方案。
曲面結構是與建築表現密切相關的“形狀抵抗型”空間結構。曲面結構形態的選擇、不僅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也直接影響建築物的使用性、審美性等對建築物的所有要求。上海喜馬拉雅中心的建築師構思是典型的構造曲面表現方法。
在他的研究論文中提到 “曲面結構(如殼體)的受力性能主要取決於結構的曲面形狀。利用曲面高度參數與結構應變能之間的關係,提出了一種自由曲面創構方法來保證結構達到“薄”而“剛”的統一。該方法基於有限元法,通過計算應變能對曲面高度的微分,並根據應變能變化的敏感程度對曲面高度進行調整,最終得到一個結構應變能最小的合理結構形態。利用該方法,可以通過調整設計參數(約束條件,空間條件)得到多種合理曲面形態,供設計人員參考。同時,也可以對建築意圖所設定的初始形狀進行修改,求得近似合理的結構幾何形狀。工程設計實例表明,該方法所得到的曲面結構基本以薄膜應力為主,而且能保證足夠的剛度。” 該方法為建築師設計複雜曲面提供了可能,提供了科學的受力依據,同時為建築師提供了更廣闊的建築曲面表構思。
研究方向
新型空間結構體系
自由曲面結構
結構形態創構理論
教育經歷
1982.9-1986.7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築結構工 結構工程學士學位
1990.9-1993.3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空間結構工程 獲碩士學位
1998.4-1999.3 日本大學工學部1998年9月轉名古屋大學工學部(進修)
1999.4-2002.3 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研究科 獲博士學位
2002.4-2004.3 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研究科(佐々木構造計畫研究所研究員) 共同研究員
工作經歷
1986.8 -1990.8 吉林延邊建築設計院 助理工程師
1993.4 -1994.3 大連大港建築設計公司 工程師
1994.4 -1997.3 現代建築設計院 總工程師
2002.4-2006.10 日本:佐々木構造計畫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員
6.2006.11-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日本建築學會會員
負責的基金/項目
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構形態創構理論與套用 2007.01-2009.12
項目負責人
獲獎/專利
日本前田工學獎 2003年
排序第1
國際空間結構學會坪井獎(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hell and Spatial Structres TSUBOIAWARD) 2004年 排序第1
重大工程設計:
1.義大利FLORENCE NEW STATION (國際投標方案 二等獎)
2.北京國際汽車中心汽車博物館(國際投標方案 一等獎)
3.北京CCTV廣播電視中心(國際投標方案 二等獎)
4.西班牙BLANES BARCELOANA的 LIFE PARK文化設施(準備施工)
5.日本北方生涯學習中心(已完工)
6.上海喜馬拉雅中心(已完工)
7.日本福岡公園設施,(已完工)
8.卡特爾國家博物館等國際投標方案及實際設計項目(正在施工)
9.日本 各務原市営斎場 瞑想の森(已完工)
近期學術論文
1. C.CUI,H.OHMORI and M.SASAKI, ComputationalMorphogenesisOf 3d Structures By Extensed ESO Method,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hell and Spatial Structures(IASS),Vol.44, pp.51-61,2003
2. 崔昌禹、大森博司、佐々木睦朗、拡張ESO法による構造形態の創生-三次元構造への拡張-、日本建築學會構造系論文集、第576號、pp.79-86,2004
3. 崔昌禹、嚴慧、結構形態創構方法-改進進化論方法的建立與它在工程設計中的套用、土木工程學報、2006.10
4. 崔昌禹、 嚴慧、自由曲面結構形態創構方法-高度調整方法的建立與它在工程設計中的套用、土木工程學報、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