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岩泊渡鎮瀕臨澧水,跨水為廛,設有渡,此段河床礁石參差,歷來是船隻停泊的碼頭,故名岩泊渡,鎮依此而名。位於慈利縣城西部,東鄰零陽鎮,西接甘堰土家族鄉、南山坪鄉,南接零溪鎮,北抵高峰鄉。1956年改岩泊渡鎮人民公社。1984年改制鄉鎮以來,歷經三次行政區劃變更即成現今岩泊渡鎮,全鎮現轄18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會,3.08萬人。黨的基層組織、(支部)37個、黨員846人。
轄區
全鎮轄18個村、1個居民委員會,408個村(居)民小組,7815戶,26267人。總面積108.3平方千米,耕地24877畝,其中水田14219畝,林地面積79050畝,森林覆蓋率35%。總版圖面積93.7平方公里,人口地域居全縣第三。
2015年下轄:岩泊渡居委會 行溪村廖家村雙橋村大安村鴨毛村雙溪村 岩谷村萬家村田坪村貢市村三灣村 失馬村 紅岩村馬公渡村和平村五音村兩山村獅岩村白洋檔村雙鴿村龍潭村集中村 田峪村紅土村星明村 岩市村26個村委會。
截至2017年12月,岩泊渡下轄:
(一)村民委員會(18個):馬公渡、和平、岩市、星明崗、龍潭、紅土、雙合、廖家、行溪、大安、中心、田坪、雙溪、篢市、失馬、任氏橋、楊家橋、漁米渡
(二)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岩泊渡
沿革
全鎮沿澧水分局於南、北兩岸。明初至一九二九年屬慈利六都和七都(南岸為七都、北岸為六都)。民國十九年——二十四年劃為慈利一區。民國二十五——二十七年劃歸長岩鄉。民國二十八年——1949年劃歸長宜鄉。1952——1956年劃歸七區。同年6月建立岩泊渡鄉。1957年11月將文家溪鄉所屬岩坪、四坪、雙埡、廟崗4個農業社劃歸岩泊渡鄉管轄。1958年9月岩泊渡鄉與柳林鋪鄉合建岩泊渡人民公社(原文家溪所屬四個農業社劃歸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名紅星人民公社。1960年2月復名為岩泊渡人民公社。1961年3月分出柳林鋪人民公社。同年10月以澧水為界,南岸為岩泊渡人民公社,駐岩市村水井組;北岸為田坪人民公社(1962——1995年屬岩泊渡區)。1962年5月撤銷田坪公社,併入岩泊渡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公社駐地由河南岸遷至北岸。1984年7月改為岩泊渡鎮,1995年5月撤區並鄉,將南山坪、宜沖橋鄉併入岩泊渡鎮。1998年10月將南山坪、宜沖橋鄉劃出。
經濟
該鎮境內溝壑縱橫,是一個典型的丘陵鎮。岩泊渡三面環山,北有靆雲山,海拔937.2米,宋仁宗年間建有寺廟;南有牛頭寨,海拔740米;西有中柱山。失馬溪、澧水河流貫穿全境,兩邊為丘坪。交通十分方便,岩金縣級公路(岩泊渡至金坪鄉)連通岩市、龍潭坡、紅土、田峪、集中等5個村;枝柳鐵路在南岸設有客站;原1801線、G5513常張高速公路貫穿全鎮,設有高速公路進出口通道。岩泊渡澧水大橋於2011年12月正式動工建設實施中。 主要物產有優質稻米、優質紅薯絲、柑桔等,境內還盛產木村、楠竹、山竹等農林產品,建成了四萬畝杜仲林,是慈利縣杜仲基地之一。境內的優質紅薯冬粉和“魚館一條街”的活魚火鍋以其味香、鮮美聞名於省內外,是全鎮的兩大優勢產業,特別是優質紅薯冬粉加工歷史悠久,年輸出量達5000噸,遠銷湖北、四川、海南、廣東、深圳等10個多省市。
岩泊渡鎮是慈利縣的最大集鎮之一,墟場最盛時達萬人之多,是附近鄉鎮農副產品的重要集散地。民國時期主要街市集中在澧水兩岸,後隨交通環境的改變,街市逐步向居委會中心發展。現已建成人民路、車站路、白鶴井路、紅花路、岩金路、商業街等街道,小城鎮區域面積達2.5平方千米,人口6000多人。岩泊渡鎮現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共874家,鎮村辦集體企業兩家。岩泊渡鎮鎮內已開通千門程控電話。電影院、歌舞廳、圖書室、網咖等文化娛樂設施齊全。天然自來水廠1個,2009年投資170萬元進行改造升級,日供水量達到了1800噸;全鎮擁有固定電話用戶2900戶,行動電話用戶8458戶,建有基站12個,有線電視網用戶3000戶,網際網路建設13家,光纖用戶8家,寬頻用戶600戶,農村信息化站點28個。1996年2月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重點小城鎮之一和第一、第二批省級農村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初級中學1所,22個教學班;完小2所,40個教學班;慈利縣職業中專學校坐落在該鎮雙橋村境內,中心衛生院1所,占地2934.8平方米,業務用房1800平方米,醫務人員90餘名,設有床位80餘張,醫療設備齊全。岩泊渡鎮城鎮功能齊全,該鎮在2011年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是全省重點小城鎮之一和第一、二批省級農村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2000年,岩泊渡鎮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對口扶持的重點小城鎮,並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口聯繫岩泊渡鎮。自2000年以來,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建設廳、省質 量技術監督局的直接指導、扶持下,按照重點小城鎮建設和“芙蓉杯”競賽活動確立的內容和要求,堅持“統籌兼顧,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科學管理”的小城鎮建 設工作方針,不斷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使我鎮小城鎮建設得到了前未所有的發展,城鎮化水平大為提高。
2003年,岩泊渡鎮將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99億元,財政收入281萬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3165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5400元,分別較1999年增長26.72%、51.89%、37.6%、62.93%、45.95%。在經濟總量和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經濟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四大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優質紅薯冬粉加工業,年產值達3000萬元,特別是由張家界金香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絲絲香”和“岩泊渡 ”牌無明礬加鈣紅薯冬粉年產量達300噸,產品市場前景廣闊。魚館一條街為主體的餐飲業服務業扭轉了連續多年經營下滑的勢頭,2004年產值可達3900萬元。 以柑桔為主的優質林果業地一步發展,優質水果園面積已達9000畝,年產優質柑桔達5300噸以上,產值達300萬元。以常張公路建設為契機,發展壯大了 建築建材業,引資創辦了三個大型採石場,三個砂場,年產河砂碎石達70萬立方米。此外,良種家禽和牲獵養殖、雜交稻制種等傳統產業也得到了新發展。在經濟 蓬勃發展的同時,我鎮精神文明建設也為不斷加強,實現了有線電視擴容發展,組建了民間管樂隊和老年秧歌隊,完善了歌舞廳、圖書室、網咖等,建成了牛皮公園等一大批能豐富、改善民眾文化生活的娛樂設施和場所,每年都舉行規模盛大的龍舟賽,豐富了岩泊渡鎮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促進了我鎮小城鎮健康發展。
文化
紅薯冬粉是岩泊渡的特產,起源於明永樂年間,據考,明成祖遷都燕京後,攜春妃南巡路過永泰(今慈利),知縣遊春霖奉迎府上密侍,黨春妃欲嘗鄉土野味時,知縣急招庶民以優選奉送。其中選中了馬公渡謝氏紅薯製作的粉條,令其精製後再奉上。謝氏將紅薯洗淨切成細片,用金雞泉的泉水漂淀後,將白色的沉澱物,高舉線滴於沸水中,製成的冬粉餚品。春妃品嘗後,盛讚味美,令其再造敬貢必賞賜功。爾後,人們從滴條開始,不斷總結創新,從簡易的人工製作到機械生產,已有420多年的歷史了。1999年在湖南省首屆農博會上獲農業產品優質獎;2001年11月獲湖南省農業環境建設站紅薯冬粉金雞獎;2004年得到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年產紅薯冬粉一萬噸,遠銷省內外。
岩泊渡的魚館一條街,以其活魚火鍋,享譽省內外。1982年當地楊洲堂在岩泊渡鎮原1801線路旁創辦的鮮嫩、可口、味美等特色的活魚火鍋,發展到沿公路兩旁的幾十家,是南來北往省內外客人的必嘗佳品。
柑橘、椪柑是該鎮的特產,面積10000多畝,年產5700多噸,遠銷東北三省。
農曆五月十五龍舟賽,始於400多年前。每年在這天,由有威望的長者組織沿河兩岸的龍舟愛好者在岩泊渡渡口處進行比賽。近幾年來,共舉辦了“勝漢杯”、“體彩杯”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龍舟比賽,觀眾多達幾萬人,極大的豐富和活躍了鎮村文化生活。
慈利一中在一九四四年二月因日軍侵犯慈利縣城遷至岩泊渡星明村寺溶孫家新屋,慈利簡易女子師範學校遷至星明村孫家老屋,教學1年,共6個班。一九四五年三月慈利一中和簡師遷回縣城。廖家村的石人石馬,在光緒年間為紀念民族英雄孫開華保台抗法的英勇事跡而建。孫當時鎮守台灣,驅日抗法,功勞卓著,曾官封漳州總兵、福建提督。
調研建設
2004年3月23日,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張建國來到岩泊渡鎮,調研該鎮文化建設發展情況。
張建國一行先後來到岩泊渡鎮星明村孫開華故居和雙溪村農家書屋,實地察看了文化資源情況,詳細了解故居的基本情況和保護措施是否到位。岩泊渡鎮黨委政府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活躍農村民眾文化生活為宗旨,以打造文化型鎮為目標,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對文化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境內有孫開華故居,農家書屋21處,各類藏書達3.8萬冊,常年開展龍舟賽等民間文體活動,紅薯粉、岩泊渡魚聞名全省,是一個經濟活躍,文化底蘊深厚的鄉鎮。
張建國在調研中指出,岩泊渡鎮文化建設基礎好,鎮黨委政府要統一思想,深入貫徹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快岩泊渡的發展,要抓住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重點工作;在文化建設方面要走在全縣的前列,把傳統文化、現代文化與旅遊相結合,要進一步挖掘文化內涵,認真做好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建設,將文化資源充分整合、包裝,讓文化和旅遊深度結合,走向市場,要將民眾性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全力打造有特色的文化產業精品。張建國要求,鎮黨委政府要切實抓好乾部作風建設,加強學習,推動全鎮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第一次會議
金果飄香,秋高氣爽, 2004年10月18日,岩泊渡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鎮政府隆重召開,來自全鎮各村、居、鎮直單位的57名鎮人大代表及42名列席代表參加了岩泊渡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群策到會指導並作重要講話。
按照會議議程,朱會雲同志代表上屆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自2000年以來鎮政府緊緊圍繞“強基礎、保民生、抓隊伍、促發展、創和諧”的思路開展工作。全鎮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各項事業穩步推進,民生條件顯著改善。並提出今後五年的工作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結構,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人為本,努力推進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鎮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會議還聽取了鎮人大主席團徐宏同志作的人大主席團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鎮人大主席團工作並制定了今後五年人大工作的構想和安排。
會議聽取了岩泊渡鎮人民政府向大會提出了關於岩泊渡鎮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的議案。
會議按照法律程式,選舉產生了鎮人大主席一名,政府鎮長一名,副鎮長四名。會議還審議和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工作報告和城鎮環境衛生管理辦法。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群策在會議閉幕式做了重要講話,他希望新當選的人大、政府班子成員不辜負代表的殷切希望,在岩泊渡鎮經濟建設中努力工作,竭盡全力、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絕不辜負全鎮人民和在座的各位代表希望。同時希望給位代表在以後的日常工作中加強與鎮人大的聯繫,及時的了解和貫徹上級精神,匯報工作動態,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最後,鎮黨委書記谷海洪向大會致閉幕詞,會議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圓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