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岐老大擀麵皮,又叫御京粉、岐山麵皮、麵筋皮子,是用精白面做成的冷食小吃,製作工藝考究,調味頗佳,素以“白、薄、光、軟、筋、勁、香”而著稱。既是上乘美食,又可佐餐下酒,具有開胃作用,是一種聞名遐邇的傳統特色食品。
話說康熙盛世年間,關中西府岐山縣北郭鄉八畝溝村有個王同江,在北京皇宮御膳房裡當御廚,他肯動腦筋,根據自己多年的豐富經驗,在烹飪實踐中摸索首創出這種麵食,深受皇后嬪妃們的喜愛,四季皆可食,且“食不厭多”。因為在京城僅作為御膳,密不外傳,故取名“御京粉”。康熙末年,王同江年老歸鄉,人們慕名前來求教烹飪技藝。於是,他就在八畝溝收徒傳藝,開設店鋪經營“御京粉”。從此,宮廷食品傳入食肆民間。由於其中有一道擀麵的製作工藝,故而人們更喜歡稱之為“擀麵皮”。
八畝溝自王同江以來,歷代相傳,從創製起,距今已有300餘年。
製作步驟
1、和面
根據需要取高筋小麥麵粉適量,不需要添加任何添加劑,只需加水揉面成團,軟硬適中,繼續揉至光滑,然後用抹布蓋住麵團,醒面30分鐘。
2、洗面
拿一個較大的盆,將麵團放入,加水蓋住麵團為佳,開始慢慢揉搓麵團,切記不要把麵團揉散了,這樣麵團中的澱粉被釋放出來,在揉搓的過程中水慢慢會變成乳白色,當乳白色的水渾濁時,換水繼續揉搓,直到水變清為止,剩下的就死麵筋了。
3、沉澱
把洗好的面水,放到盆或桶裡面沉澱8小時左右,然後撇掉上面的清水,等待發酵。
4、發酵
用20多度的溫水化開發酵粉(老面水也可)加入面水裡面開始發酵,夏天大約24小時左右,冬天需要適當的加溫,大約72個小時左右,表面有大泡泡為佳,味微酸就差不多了,這裡經驗很重要,注意不要太過了。
5、糍面
把鍋燒熱,用布或刷子蘸油,擦滿鍋底,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了不粘鍋,然後將發酵好的面水倒入鍋中,用木槌慢慢攪動,待面水糊化粘稠時須用力快速攪動,這步比較費力,知道糊化的麵團全部粘到木槌上,用手捏之不粘手為佳,色呈半透明狀即可。
6、擀麵
把糍好的麵團,揪成大小合適的小團,迅速擀成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子,這裡要注意安全,因為剛糍好的麵團很燙,擀的薄厚,也並是說越薄越好,根據自己的口感而定。
7、蒸熟
最後將擀好的皮子放到蒸籠里大火蒸個7-10分鐘就熟了,時間長了就不筋道了,太短就有可能沒熟,經驗很重要。
8、拌制
把蒸好的皮子放涼,切成2里米麵寬的條子,加入擀麵皮特有的調料,一碗美味可口的擀麵皮就做成了。
9、麵筋
麵筋揉搓光滑,醒5分鐘,然後用手纏成小團,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即可。
岐山飲食文化之擀麵皮
八畝溝的擀麵皮。八畝溝村位於縣城北三里外,原名曰“八墓溝”,相傳周文王時期有八大學士先後安葬於此,形成八墓,故起名“八墓溝村”,後將“墓”訛傳為“畝”;八畝溝村自王應錫以來,歷經十多代,皆為岐山擀麵皮盛地,全村少則半數,多的十有八戶做擀麵皮出售,可稱“京粉世家”者二戶有一。
八畝溝村的擀麵皮,工藝嚴謹,質地優良,歷代譽滿縣城。光緒時期,王岐官御京粉名冠西岐,民國年代,王居才御京粉名列同行之首,解放前後,講究邢廣善的御京粉。他們前赴後繼,至今未丟御京粉之鄉美稱。
說起岐山擀麵皮,在唐代就很盛行,說起來與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有關,李淳風是岐山縣鳳鳴鎮北吳邵李家道村人,那時,他在朝廷曾任太史丞和太史令等,李淳風在朝廷做官時,仍留戀著岐山的風俗民情,將八畝溝的擀麵皮手藝傳到京城,李淳風夫人的娘家住在八畝溝村,他的表兄名叫官德,善做各種菜食,製作擀麵皮在當地獨一無二,色味俱全,做的岐山臊子麵面勁湯好喝。唐高宗李世民吃了以後,龍顏大悅,滿朝文武百官,讚不絕口,稱岐山臊子麵和擀麵皮為天下第一美食,立即給官德賞銀百兩;從此,岐山哨子面和擀麵皮成了唐高宗專用食品。朝廷文武百官稱這種食品為“御京粉”,意思是說麵皮是京城皇家專用食品。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後,八畝溝的乾兒父子兩人給皇太后親手製作御京粉,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當時的御京粉要拌臘汁肉,葷素搭配,吃起來很爽口,岐山擀麵皮的特點概括起來有白、薄、光、軟、勁、香六個字的特點,它以獨特的加工方式和濃厚的地方風味,名揚西府,譽滿三秦。